如何當好一線主管

2021-03-03 21:51:41 字數 4622 閱讀 6786

為什麼要學習本課程?一線主管,既是主宰企業、影響企業最重要的群體,也常常是阻礙企業、拖垮企業最重要的群體。由於在管理體系中的特殊位置,主管常常處於尷尬局面:

決策層批評太同情員工,不執行命令;員工批評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作為一線主管,如何處理好自己、員工和組織之間的關係,如何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做出業績,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課程中,狄老師將結合眾多一線主管的實戰經驗與現代管理技能,客觀剖析其角色定位,幫助一線管理者全面提公升管理技能,從而走出尷尬的困境。

學習目標: ☆ 認知一線主管的角色定位☆ 認知管理迴圈與管理職能☆ 掌握具體的管理技巧與技能☆ 全面提公升一線管理能力

學習物件:☆ 企業一線主管☆ 期望成為一線主管的職業人士☆ 作為一線主管教練的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目錄:

第一講如何當好一線主管導論1.認識一線主管2.主管的八大誤區3.管理者的困境4.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結構

第二講主管的角色定位(上)1.主管的角色定位2.管理的層次和技能(一)

第三講主管的角色定位(下)1.管理的層次和技能(二)2.主管的常見病症3.管理的兩難現象

第四講管理的職能和管理迴圈

1.管理的職能和迴圈概述2.計畫3.執行4.控制5.案例研討

第五講時間效率管理1.時間效率管理存在的問題2.時間管理的發展歷程3.時間效率管理的方法4.時間管理法則

第六講員工激勵技巧1.羅森塔期望定律2.激勵理論的原理3.期望領導法4.有效的激勵技巧

第七講有效溝通技巧1.溝通的模式分析2.克服溝通障礙3.同理心溝通技巧4.工作溝通技巧

第1講如何當好一線主管導論

【本講重點】認識一線主管課程約定主管的八大誤區管理者的困境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結構

認識一線主管本課程的主題是如何當好一線主管。那麼,什麼是一線主管呢?

1.一線主管的定義主管泛指企業的管理層,其主要職能是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轉換成企業的經營成果。主管在整體上可分為高層、中層、一線等不同層級的主管。

所謂一線主管,就是指在企業管理中直接面對員工的那一層的主管。一般情況下,除去高層和中層主管之外,根據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各企業都會有許多一線主管,例如分組長、班組長、櫃組長等。

2.一線主管的業務特點一線主管的工作業務截然不同於本企業的其他人員,要在乙個開放系統裡工作,同時在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行動是根據不同情況的動態來決定的。他的管理問題非常現實,也非常複雜,因為他不但要直接面對上層的領導,還要面對下層的員工,所以經常會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處於兩難的境地。

3.做好一線主管需要注意的五個方面主管的角色定位主管應明晰自己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具體的職責是什麼,應該努力避免哪些行為。 管理迴圈和管理職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該遵循哪些步驟去完成工作任務,在這些步驟當中,主管經常會犯的錯誤有哪些,在哪些地方會容易出現管理上的障礙。

時間和效能管理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努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解開不少主管整天忙忙碌碌,卻始終沒有太多成就感的困惑。 員工激勵技巧討論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激勵,從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除了加薪、晉公升職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激勵員工的手段。 有效溝通技巧溝通的障礙無所不在,如何克服溝通障礙,如何與上級、下級進行溝通,如何去用同理心的方式與他人做深入的溝通。

課程約定在正式學習如何當好一線主管之前,我們首先要做一些課程的約定:

1.空杯心態

很多主管可能已有多年的管理經驗,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會出現輕視理論的漠視心理。但學習是為了不斷提公升和成長,只有把杯子裡的水全部倒空,才能夠裝進新的東西。所以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空杯心態非常重要。

2.五歲心智

在課程當中會有很多的案例,這就需要您在保持生理年齡的同時,不斷地降低心理年齡,降低到五歲的心智為最佳,這樣更有利於您以一種放鬆的心情和積極思考的狀態,而不是在心裡對所學內容採取抵抗的態度,從而阻礙您的學習和成長。

3.知行合一

學習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了解了什麼,而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將所掌握的各種理論落實到實際的管理行動中去,這才是學習的目的所在。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通過學習不斷地進步,推動個人、企業的不斷成長,進而走向成功。

圖1-1 團隊規則示意圖

【自檢】

請您判斷下面的圖案並回答問題。

在下面的bingo圖中有25格,每一格中都寫有一些特徵、愛好,或者特殊的經歷,請讓您的部門、團隊或者您所處的某個團體中的人做以下活動(最好是多於25人聚在一起時):

讓每個人分別將具有某種特徵、愛好或是經歷的人找出,讓他在相應的格內簽字,乙個格內只能籤乙個人的名字,您也可以寫自己的名字,整個圖裡面乙個人的名字只能出現一次。將規則向大家宣讀一次後開始(也可以根據情況允許參加者對規則提問,總數不能超過三次,然後開始),將尋找和填寫的整個活動限定在五分鐘內。

評分標準:類似五子棋,5個成一行,連成一條線就計1分,橫線、豎線、斜線均可。

活動結束後,看看是否有人能夠得到5分以上(可承諾高分者有相應獎勵)。如果沒有人或者很少有人得到較高分數,請您組織大家思考一下不能得高分的原因何在,然後聯絡自己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與大家提出的原因相似的不足之處。

見參***1-1

圖1-2 讓我認識您(bingo圖)

主管的八大誤區

中國的主管在進行實際工作時,經常會走進以下的八大誤區,給工作的進展、績效的提高帶來很大的困難:

1.急於行動、疏於計畫

乙個不善於做計畫,但能夠認真執行領導所交代任務的員工還可以算是合格的員工;但是不會做計畫,對團隊下一步工作任務心中無數的主管絕對不是乙個合格的主管。而主管和一般員工的最大區別正在於:主管需要對團隊的工作、領導所布置的任務進行分析和計畫。

2.目標模糊、計畫不周

很多主管對於工作的目標往往不是十分明確,或是理解上存在偏差,這種目標的模糊必然會導致計畫的不周,工作實際操作的可行性、針對性、實效性都會相應地大打折扣。

3.只顧做事、不重績效

衡量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並非是工作的努力程度,而在於工作取得的績效究竟有多少,工作沒有取得應有的績效,企業也就無從得以進步和發展。不少主管對這一點往往認識不清,過分依賴勤勞的工作態度,而沒有以獲取更多的績效為目的,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採用各種靈活的工作方式。

4.行為過程、控制不力

一些主管在管理工作中,對員工的行為動作和細節作業等工作過程缺乏有力的控制,如制定標準動作、標準工時,進行現場走動管理和看板管理等,控制了過程控制了作業標準和行為細節,就控制了品質,控制了結果和績效。品質是控制出來的而非檢驗出來的。

5.缺乏訓練、自然淘汰

不少主管誤認為員工的工作技能是慢慢適應,自然而然就會無師自通的,缺乏必要的職前崗位訓練和在職訓練,所謂輔導也是一通說教。如果員工不能自學成材,主管就採用自然淘汰法進行「洗人」,重新招聘一批人。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技巧是大多數主管的通病。

6.效能低下、急事急辦

有些主管過於追求工作的速度和時效,急於求成,急事急辦,卻沒有輔以科學合理的方法,沒有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重要和有價值的工作任務上,分不清工作的輕重緩急,迷失在雜務和瑣碎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結果造成了工作的效能低下。

7.不善協作、溝通障礙

不少主管個人工作能力很強,但卻不善於與他人分工協作,尤其是與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作,往往困難更大。不少主管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小團體的利益為中心。即使在不得不和別人或別的部門進行交流時,也往往存在著各種溝通的障礙,不能積極主動地展開交流,結果被一些只需要簡單的溝通、協作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捆住了手腳,影響了整體的企業績效。

8.歸罪於外、推卸責任

工作進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很多人都傾向於將責任推諉於他人,卻很少檢討自己。所以很多企業、職能部門在開會釐清問題責任的時候,便很容易出現爭吵,導致內耗。而作為乙個卓越或合格的主管應該歸因於內,遇到問題首先反省自身,而不是先找別人的責任。

管理者的困境

1.主管的重要性

主宰、影響企業發展最重要的群體是主管,而阻礙和拖垮企業最重要的群體同樣也是主管。如果說企業決策層是一幢房子的大樑,那麼主管就是隱沒在房體裡面,看不見的立柱。如果立柱不能承重,即使是大廈也會坍塌。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決策層更為重要的,就是各個層級的主管。

2.主管的兩難境地

主管總是處在一種兩難的困境之中:決策層會批評主管太同情員工,不能充分地執行命令,從而出色地完成任務;屬下的員工則會埋怨主管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創績效,而不體恤下屬。因此,如何把自己置於恰當的位置,協調處理好自身、員工和組織之間複雜的企業管理關係,並實現企業目標,正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結構

國際上通常將主管的管理技能分為三大單元:

1.自我管理就是管理者的自我修煉和學習提公升,通常包括主管自身的角色定位、心智修煉、職業化技能、職涯規劃、創新思維、壓力管理等,以及時間和效能的管理。自我管理體現的是主管的「影響力」。

2.工作管理所謂工作管理就是及時、準確、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目標管理、有效溝通、績效評估、制度管理等內容都屬於工作管理的範疇之內。

工作管理是剛性的、嚴格的、一絲不苟以績效為準的,也稱為管理科學,體現的是主管的「執行力」。

3.人員管理工作任務是通過人力資源,也就是員工來完成的,所以團隊建設、人力資源的運用和管理也就成為主管的一項重要任務。21世紀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表面的業務指標的競爭,更多的是員工隊伍的競爭。

能否訓練出一支優秀、有戰鬥力的員工隊伍,是衡量一名管理者是否優秀的標準。因此主管必須要了解相關的領導藝術。人員管理包含員工激勵、員工培育和團隊建設等,人員管理其實是人力資源管理,是柔性的、彈性的、因人而異、以人為本的,也稱為領導藝術,體現的是主管的「領導力」。

管理者在工作管理中是嚴格的、痛苦的,在人員管理中是幸福的、快樂的,所以說管理者的管理過程其實是「痛並快樂著」,你認為呢?

如何當好一線主管

生產一線主管,就是指在企業管理中直接面對員工的主管。一般情況下,除去高層和中層主管之外,根據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各企業都會有許多一線主管,例如分組長 班組長 櫃組長等。生產一線主管責任 領導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組織實施並監督 檢查生產質量體系的執行 隨時掌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態,協調各部門之間的...

如何當好一線主管考題

學習課程 如何當好一線主管 單選題1.下列有關人際距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回答 正確 1.a 通常的氣泡半徑都在0.5公尺左右 2.b 社交過程中,正常的人際距離是1.2 2.4公尺 3.c 人際距離是特殊的溝通媒介 4.d 私人空間內不能容許他人進入 2.在 營銷管理 一書中將管理職能分作分析 計...

如何當好一線主管7 232

課程意義 課程物件 課程目標 課程提綱 課程描述 講師介紹 課程筆記 一線主管,既是主宰企業 影響企業最重要的群體,也常常是阻礙企業 拖垮企業最重要的群體。由於在管理體系中的特殊位置,主管常常處於尷尬局面 決策層批評太同情員工,不執行命令 員工批評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作為一線主管,如何處理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