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會議

2021-03-04 09:50:42 字數 3329 閱讀 7555

會議組織注意事項

會議組織流程圖

一、會議籌備

(一)、會議資料準備

1、在具備條件的前提下,將參會人員的資料按每人次準備好,注意區分參會人員的角色(如分成會議主持、參會領導、參會普通人員),資料按照人員角色分別準備。

2、會議資料較多時,需要按照會議議程將會議資料按次序排放,最好裝訂成冊,編好頁碼,方便參會人員閱讀。

3、當參會各人員因角色不同需要不同的資料時,應當按照人員或單位將資料以檔案袋裝好標註資料歸屬人員或單位,方便參會人員領取。

4、若需要給參會人員發放紀念品或禮品等,應當與會議資料一同準備好,置於資料檔案袋中一併發放給參會人員。

(二)、會議通知

會議通知按形式可分為口頭通知和書面通知,其中口頭通知只適用於參會人員較少的非正式會議;書面會議通知需注意以下幾點:

1、**通知:

(1)接會議通知**時,做好會議議題、時間、地點、對方姓名、****等記錄,及時請領導批示,根據處理意見再及時告知參會的人員。咱們有**通知的登記薄,及時填寫好。

(2)下發會議通知時,應該設立記錄本,及時記錄、查閱。

2、正式的書面會議通知應包含:簡要的會議議程說明、參會人員、會議時間、會議地點等。

會議書面通知除具有正規莊重的特點外,也具有備忘和作為會議入場或報到憑證的作用。發會議通知要盡量早些,以便使與會人員接到通知後,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和趕到會場,也便於會務人員安排回程的車、船、機票。有的會議對發通知有規定的時間,如人大常委會議的通知要在報到前1週至2周發出。

當然,一般的會議沒有必要過早發通知,以免情況發生變化而變更會期。做好發通知這項工作,需要在平時打好基礎,不能忽視一些細小、瑣碎的事情。例如領導人、委員、代表們的通訊位址、工作單位、住址等難免發生變化,要注意及時修正。

機關單位內部所發的書面通知,要求當事人簽名,當事人不在,請別人代轉通知,也要求代轉通知人簽名,事後通知人要追蹤落實。

書面會議通知應通過正式途徑傳送給參會人員,如oa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郵箱、**公布等,如有必要可另行**通知參會人員。

(三)、會議議程安排

1、正式會議開始時一般需要解釋會議整體流程,將會議分為幾項內容,如工作匯報階段、討論階段、工作安排階段等。會議流程介紹需要整理成正式文件,作為會議主持的資料裝訂好,一般情況下沒有會議主持人的情況下可有會議組織人員介紹會議流程。

2、安排會議議程時應考慮到會議時間,盡量將會議時段安排在正常工作時段內,如9:00-11:00或者15:

00-17:00,如果是跨天的會議或者占用中晚餐時間的會議需要考慮是否安排餐宿問題。

(四)、會場布置

1、應考慮會議的性質及與會人數的多少。例如在提供資訊的會議裡,如果人數眾多,則以不設桌子的戲院式安排或是設桌子的教室式安排較為理想。在解決問題的會議裡,假如人數不多,則是讓每一位與會者均環繞桌子而坐,這樣可方便每乙個人跟其他的人進行多項溝通。

再如在培訓會議裡,如人數不多,則可令與會者坐在馬蹄型的桌子的外圈,這樣不但便於與會者與主席之間的溝通,而且也便於與會者跟與會者之間的交流。但若人數眾多,則最好是將與會者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各聚在同一桌子周圍。這種安排的好處在於方便分組討論及綜合討論。

2、正式會議一般需要安排好參會人員的坐席並準備好參會人員的銘牌,在會議開始前排好坐席及銘牌。

3、對於安排好坐席的會場,應將會議資料袋在會議前擺放在坐席上。

4、需要用到**放映或者開**會議時,要除錯好會場的投影儀、調音台、幕布、麥克風等器械。

5、注意各項會場的環境因素,例如溫度、燈光等,按照實際情況調整好。

6、會議組織人員應準備好各項會議記錄工具,如相機、攝像機、錄音筆等,以便於在會後做好會議總結工作。

7、除非是較長的會議(超過乙個半小時的會議),否則盡量不要提供茶點,以防與會者分心。

8、會(徽)標:(必須要體現出本次會議的內容)。

9、橫幅(會議的題目、大小、大約提前3-5天製作)。

10、講師的行李包(或筆記本包)注意要放在椅子或其他上面,應避免直接放置在地上,這能反映出服務細節的水平。

(五)、現場安排(人員入場時)

1、會議開始前在會場入口處設立接待處,準備好簽到表,對參會人員簽到;在入口處安排服務人員,明確、清楚的告訴每位進場的人員如何坐?坐到什麼地方?例如:

參會的主要領導坐在那裡?旁聽的人坐那裡?

2、會議資料較少時,可在參會人員簽到時分發給參會人員。

3、講演稿(不做保密的可以為與會代表每人乙份)

4、會議日程安排表

5、鉛筆和紙(或是其他本筆,這些可以和禮物等一同給與會代表)

6、空調的溫度問題,這些應該在會議前進行安排,可以提前進行降溫或公升溫!

7、出入口的門窗注意關閉,安排人員全程負責!

二、會議中

(一)會議記錄

1、安排好專職的會議記錄員,對參會人員的發言進行記錄(特別是討論性質的會議),記錄內容會後留底。

2、安排專人攝影(攝像、錄音),會後留底。

(二)會議服務

1、安排專人(會議組織人員或物業人員)負責茶水服務。

2、舉辦大型會議或**會議時,安排專人負責操作麥克風、調音台、投影儀、**裝置等。

3、著裝(因為除講話人之外,服務人員是唯一走動的人,唯一關注的人,所以一定要注意著裝)如:女性的皮鞋,走動時注意不能發出聲響;動作要輕、慢、柔、避免快、重!

4、主持人也要避免少走動,如有特急的事情,可以通過寫紙條的形式來傳遞。

(三)倒茶

1、外面的領導來你們單位,那外面的領導就是客人,倒茶的時候要先給客人倒茶,然後在給自己單位的領導倒茶;給主席台上公司級領導倒水的順序按進入的順序就可以了(特別安排除外),但如有重要領導在場(如市長或更高階的領導)就要先給領導衝。

2、倒茶的順序要按照職務的高低,比如說參加會議的有單位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那你就應該先給董事長倒茶,然後在是總經理,在輪到副總經理。

3、切記一點,倒茶不能倒滿,這個是很忌諱的,倒滿了有驅客的嫌疑。

4、沖水不能衝著對方,針對沖水的動作,要進行分解:要拿起杯子,不要對著領導沖水,不要擋住領導形象,不能直接在桌面上衝等。

5、沖水的服務人員最好只安排1人,可以避免太多的吸引會場參與者的目光。

6、要保證每乙個人都有水喝,但不要試圖在沖水時每乙個都去衝。對領導、主席台、主持人、特殊人物一定要保證有水,參會者不一定照顧到。

(四)其他

1、參會人員就坐後,提醒全部參會人員關閉手機或調成靜音。

2、會議時間較長時,可適當安排中途休息時間。

三、會議後

(一)整理會議記錄

1、整理好會議中的文字記錄和**、**、音訊記錄,進行備案。

2、完成會議總結材料,材料內容應包括:會議議程各項內容、主要人員發言材料、會議討論內容和總結性結論。

3、整理完成會議總結材料後報領導審批,將審批通過的材料分發至各參會人員遵照執行。

3、重要會議結束後可考慮在網上發布會議相關新聞。

如何組織高效會議

更新日期2011 6 24 16 37 59共有303人瀏覽 作為企業管理者,每週可能約有35 以上的工作時間在開會。可以說,怎樣開乙個高效會議,是老闆們的必修課。高效會議怎麼開 開會,開會,開會!說起開會人人都煩。據統計,全世界每天至少有6000萬個事務性會議,而我國以每日1000萬個會議名列榜首...

如何組織高效會議

會議的 傾向 在會議過程中,應避免 傾向 不守時 不負責 議而不決 不投入 不執行。1 不守時。一旦人沒有到齊,會議就會延長時間,影響的就不是乙個人的時間。2 不負責。大家都是作為收音機來參加會議,你說什麼我聽什麼,不參與討論,也不對議題最終結果負責,這樣的會議成果也不會顯著。3 議而不決。大家討論...

如何組織評審會議

e管理性的評審管理性的評審一般放在里程碑 專案結束後進行。準備的資料報括前期工作的總結,是否按照計畫執行 出現的問題的數目 解決了多少 未解決的問題 是否對後期有影響等。2 評審中應當把握的幾個原則 a評審工作產品,而不是評審生產者評審涉及到別人和自我。如果進行的恰當,可以使所有參與者體會到溫暖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