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壓強教學反思

2021-03-04 09:50:03 字數 3741 閱讀 7724

周笑瑩在學習《大氣的壓強》第一課時的時候,我進行了大量的演示實驗,同時學生也進行了自主**實驗,從而感受和認識大氣壓的存在。整節課基本是按照所設想的進行,達成了教學目標。對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受很深,既有收穫的愉悅又有些許遺憾。

雖然我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大氣中,但大氣壓強的存在卻難以感受到,怎樣讓學生通過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確實存在呢?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需要突破的重要環節。大氣壓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大氣壓強的只是也是初中科學學習的重要內容。

所以我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創設了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學生用老師提供的簡單器具、自主**設計實驗,對於初二的學生,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已經比較成熟,通過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也能建立理性思維,同時感受到生活處處有科學。在學生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動手、認真思考並且很有創新意識,有的實驗是我們老師都沒有想到的。尤其一些平時學習主動性很差的同學,也積極參與實驗過程,做到成功之處,滿心歡喜的向其他同學展示,向老師展示。

每當有學生興沖沖地向我展示他的實驗,看到他那滿心期待的目光,我都忍不住會表揚他,鼓勵他。看到他們獲得知識,取得成功的興奮勁,我感受到每位學生都有求知的慾望,都渴望成功,我深為平時忽略了他們的這種情感而羞愧。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如果能將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保持下去,不斷激發他們的潛能,同時塑造他們具有良好的品質,這將會有多重要。

在學生進行自主**實驗之後,我安排了學生在全班展示實驗並解釋實驗的內容。目的是給學生乙個展示的舞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我叫了四名學生到前面展示。

第一名學生平時很調皮,成績也不好,但有表現慾望,近來也有進步,期望這次機會對他有激勵作用;第二名叫的是上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表現慾不強、性格內向的一名學生,他展示的實驗很有新意,我想通過這次機會提高他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第三名學生成績很好,邏輯思維較強,他展示了實驗,描述了實驗現象,並試圖用受力分析方法來解釋,這對一名初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思維訓練,我對他的表現進行了認可和鼓勵,期望對他有很好的引導作用。第四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她的思維有些確實是其他同學不能企及的,但是也有些低階的錯誤,都一一加以指正。

課上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是留下了遺憾,但我同時感覺也是收穫。

一:實驗過程中學生除了完成我布置的實驗之外,還會進行一些與本節課無關的實驗。當然,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這就要求我在課堂組織能力中發揮更高的水平。

比如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學生不能隨便動自己手裡的實驗器材,如要進行自己的實驗,可在完成學習任務有空餘的時間的時候再進行。

二:可能是由於我對學生能力的把握不夠準確,學生在用語言描述實驗現象的時候很不準確,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有話說不出來。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學生除了科學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制定相應的計畫,加以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環節中來。

三:課堂時間把握不是很好,學生實驗時間稍長,導致後來的學生思維拓展部分草草收場。

四:課堂檢測部分題目過於簡單,沒有拉開層次。雖然按照課標的要求達成了目標,但對於少數同學可以再進一步提高拓展他們的思維。

我然為這次課很可貴,也引發了我的思考?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是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 可是現在又很多學生都感到學習科學是負擔,對科學沒有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為何呢?是否我們平時的教學方式沒有跟上課程發展、學生思維的節奏?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能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學生本身的情感需要,發展需要,我們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

《大氣的壓強》教案

一、教學背景

《大氣的壓強》是初中科學第三冊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對於大氣,學生是熟悉的,但對於大氣產生的壓強學生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學生往往習慣於用氣體所具有的特點來**大氣壓,容易產生理解誤區,成為學生學習的思維障礙。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發現本節課對於學生的要求主要在於感受大氣壓的存在和能對一些現象進行解釋,所以我對該部分內容進行了**式的教學設計,總體思路是:教師提供情景,讓學生去感受大氣壓的存在,和液體內部的壓強進行對比得出大氣內部壓強的特點,感受大氣壓的大小,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形成過程。毫無疑問,這是一節思維含量較高的**課。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了解大氣壓的存在及其產生原因

(2)能舉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並能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象

(3)了解大氣壓的特點

(4)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說出測量大氣壓的工具:水銀氣壓計和空盒氣壓計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實驗設計、評價及解釋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敢於實踐的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及樂於合作的態度。

三、教學過程

《大氣壓強》是初中科學第三冊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是繼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之後的又一重要內容,由於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能力要求較高,因此,用傳統的接受式教學很難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對該部分內容進行**式教學設計,但因為大氣壓強的**需液體壓強公式的支撐,所以在課上我採取讓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來自己得出大氣壓強的特點。

課一開始,我讓學生做了兩個實驗。

實驗1獎給學生一瓶瓶口塞有塞子的可樂喝,學生需費很大的勁才能吸上來。

實驗2遞給學生第二瓶礦泉水(事先在底部戳有小孔),學生剛一開啟,水就從瓶底湧了出來。

這兩個實驗很快就把學生帶入了課堂,並在學生的討論聲中引入課題——大氣壓強。並說明什麼是大氣壓強,即說明大氣壓產生的原因。

進一步明確大氣壓的存在,並且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考慮到現象的出現就應該伴隨著相應的解釋,所以將本節課的另乙個重點——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象也在這幾個實驗中體現出來。於是,設計了乙個**,橫向依次是實驗,方法,現象和解釋。總共設計了四個實驗,前兩個主要是教師自己的演示實驗,意在給學生乙個仿效作用;後兩個為學生自己的動手實驗。

**一實驗一:覆杯實驗,往燒杯中加滿水,將塑料薄片覆蓋其上,將杯子倒轉過來,看到的現象是塑料薄片並未下落。解釋:在盛滿水的燒杯中沒有大氣壓,所以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塑料薄片並不下落

實驗二:大小試管實驗

在大試管中加滿水,將小試管套入大試管中,將其倒置

解釋:大試管中沒有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管上公升

發給學生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燒杯,水桶和吸盤,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證實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三:

實驗四:

小結:大量的事實證明,大氣內部存在壓強

二、氣體內部壓強特點

利用前一章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液體內部的壓強特點,讓學生自主的**氣體內部壓強的特點,並通過小組討論能用實際現象證明自己的猜想。

學生1認為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在同一高度在各個方向都相等

學生2認為氣體內部的壓強和高度有關,高度越大,壓強越小。

學生3認為氣體內部的壓強和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我讓學生例舉現象證實剛才這些學生的說法。

學生4說:「覆杯實驗能說明大氣壓強是朝上的,將吸盤分別吸在桌子上,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或是教室後面的黑板上能說明大氣壓強是朝下,朝左或朝右的。

另兩個猜想並沒得到學生的證實。

小結: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於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這個壓強會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隨著大氣密度的減小而減小。

三、大氣壓有多大

介紹馬德堡半球實驗的史實,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並且此實驗還能說明什麼問題。

(兩位學生合作實驗)讓學生用抽氣機將馬德堡半球抽成接近真空,讓這兩位同學往相反的方向拉馬德堡半球,拉不開,則逐次增加兩邊的學生數,直到兩邊各為五人時,拉開。我卻只輕輕鬆動了活塞,就輕鬆地將兩個半球拉開了。這使學生很驚奇,也對巨大的大氣壓強有了感性的認識。

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指出托里拆利是歷史上第乙個測出大氣壓強的科學家。

通過多**的資料說明拖里拆利實驗的裝置,現象,結果。

介紹常用的氣壓計(空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並比較這兩種氣壓計的優點,介紹標準大氣壓的測量和數值。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

大氣壓強 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與液體的模擬,引出大氣壓強的課題。由於氣體的特殊存在形式 看不見 摸不著,所以大氣壓強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過一系列新奇 有趣的實驗,讓他們感受到大氣壓的真實存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等於大氣壓強值應是本節的難點。教材通過介紹...

《大氣的壓強》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 科學 八年級上第二章第3節 大氣的壓強 中的第一課時,本節課的重點是感知和了解大氣壓的存在及大小,並能舉出相關的生活例項。不僅與上一章液體和固體的壓強內容構成壓強的系統知識,還為本章降水及氣候等的學習打下基礎,體現了課程引導學生領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聯絡的價值。但由於大氣看...

2 3 2 大氣的壓強

2.3 2 大氣的壓強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大氣壓的存在,並能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象 2 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3 能說出氣體和液體的流速和壓強的關係,並能用這一關係解釋有關現象。2 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 觀察和分析思考的能力。3 情感目標 1 建立對大氣壓的重要性的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