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管理心理學複習

2021-03-04 09:46:01 字數 4860 閱讀 5021

管理心理學

一. 個性心理與管理

1. 霍桑實驗及其人群關係理論

霍桑實驗:1924-2023年

主要內容:照明試驗;福利試驗;群體試驗;談話試驗;

主要結論:生產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增加生產、提高工校的決定因素;

非正式群體的存在;

人群關係理論:

主要內容:人性假設;決定生產率的關鍵因素;非正式群體的存在;新型領導能力問題;梅約在《工業文明中人的問題》(1933)中提出。認為:

人不是「經濟人」而是社會人,影響人的生產積極性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質因素,而是心理因素;生產效率的高低受勞動環境、工作方法等物質因素的影響,更取決於員工的工作情緒;在正式群體中還存在著非正式群體,它控制著每個成員的行為,並影響整個組織中人們的行為。有侷限性如片面強調以提高工人滿意感作提高工效的主要途徑;過多強調非正式群體;缺乏權變觀點。但是公認的工業社會心理學創始人,管理心理學的先驅性研究;首次把人際關係放在管理的首位,為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奠定理論基礎。

2. 社會知覺:常見的社會知覺偏差型別及在管理中的運用

1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會直接影響到對乙個人的當前評價和對其日後行為的解釋。第一印象的這種作用稱為第一印象效應。如一見鐘情。

2 近因效應(悉心式的批評方式):新近獲得的知覺資訊對人腦中原有的知覺印象起削弱或增強的作用。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3 暈輪效應:對人的知覺中,因知覺物件某種行為或心理品質給知覺者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而阻撓對知覺物件其他行為或心理品質的全面知覺。如情人眼裡出西施。

4 定勢效應:定勢是人從事活動前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這種心理準備狀態會直接影響隨後知覺活動的進行。

心理準備狀態影響知覺活動進行的現象就是定勢效應。如疑鄰竊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5 刻板印象:人們對社會上不同型別的人群或事物形成的較為固定的、概括化的看法。如商人唯利是圖…..職業、年齡、地域、國籍。

6 投射效應:人們把自己的特徵視為他人的特徵的傾向。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 氣質、性格、能力的內涵、型別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

⑴氣質:

1 內涵: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指某個人典型地表現於心理過程的強度、心理過程的速度和穩定性以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特點等動力方面的特點。

2 型別

平衡性:多血質、粘液質不平衡性:膽汁質、抑鬱質

內部:粘液質、抑鬱質外部:膽汁質、多血質運用

3 運用

氣質型別無好壞之分;氣質不能決定乙個人活動的社會價值和成就的高低;

氣質可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氣質可以影響人的情感和行動

⑵性格:

1 內涵:乙個人表現在態度和行為方面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徵

2 型別

3 運用

管理方式及其工作環境會對性格的成熟產生影響;

⑶能力:

1 內涵: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直接影響活動效率的心理特徵

2 型別

3 運用

管理者具備的能力(領導過程劃分):洞察力、思考力、決策力、組織力、影響力、執行力

4. 四種基本人性假設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理解)

①經濟人假設與任務管理

認為人的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私利。

基本觀點是:(1)人性惰(2)多數人胸無大志,缺乏進取心,怕負責任,寧願受人領導(3)多數人的個人目標都與組織目標相矛盾,須用強制、懲罰手段才能迫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目標而工作(4)多數人工作都是為了滿足基本需要,只有用金錢才能使他們努力工作。(5)人大致可分為兩類:

多數人是符合上述設想的人;只有少數人能自我鼓勵、克制情感衝動,這些人應負管理責任。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點是「任務管理」

(2)管理策略是「胡蘿蔔加大棒」

(3)管理制度是少數人管理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實踐:泰勒制

②社會人假設與參與管理

認為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經濟利益對調動工作積極性是次要的,起決定作用的是人與人之間在工作中結成的良好人際關係。

基本觀點是:(1)人受到的主要刺激不是**於金錢,而是**於人對全部社會性需要的滿足,包括良好的社會關係、社會地位和成就等(2)因工作合理化,工作原有意義不復存在,因此人們從工作的社會關係中找樂趣和意義(3)人在群體中所受的影響比在管理中所受的控制對他們的影響更大(4)工人工作效率隨管理者能滿足他們的社會需要程度而改變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措施:

(1)由關心任務轉變為關心人

(2)由重個人轉變為重視人際關係

(3)由重個人獎懲轉變為重視群體獎懲

(4)管理者應由監工轉變為聯絡員

(5)由少數人管理轉變為參與管理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實踐:斯凱倫計畫、日本豐田公司

③自我實現人假設與民主管理

認為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充分地表現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人的積極性才會得到充分發揮。

基本觀點是:(1)人性勤(2)懲罰不是促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手段。人對於自己參與的目標往往能自我控制(3)報酬能激勵人,但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尊重和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4)在適當條件下,多數人不僅能接受任務,且能主動承擔責任(5)多數人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型,但通常情況下只得到部分發揮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點放在工作環境上

(2)管理職能是工作設計師和服務者

(3)獎勵方式分為外在獎勵和內在獎勵

(4)管理制度是民主管理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實踐:阿基里斯實驗

④複雜人假設與權變管理

認為人的動機和需要是複雜的,會因時、因地、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一概而論,因此管理措施也應隨著人的需要和動機的變化而改變。

基本觀點是:(1)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且隨人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每個人的需要不同,需要的層次也因人而異(2)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且會發生相互作用合為統一整體,形成動機模式(3)人在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需要(4)因需要、動機不同,人對不同的管理方式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無適合於任何時間、組織、個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基於此假設的管理措施:

權變管理,即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管理

(1)領導方式隨情境變化而變化

(2)管理者應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靈活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管理方法不能過於簡單化、一般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 群體心理與管理

1. 群體的內涵

內涵:具有以下特徵的一群人,才可以定義為群體

1 各成員相互依賴,在心理上彼此意識到對方

2 各成員間在行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響

3 各成員有「我們同屬於一群」的感受,也即成員彼此間有共同的目標或需求

2. 非正式群體的內涵、特點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

1 內涵:一種沒有正式明文規定的,群體成員沒有固定編制的,其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的,在心理、動機一致的基礎上自發形成的群體。

2 特點:有較強的群體規範性;有較強的凝聚力;有自然形成的領袖式人物;

資訊溝通靈敏;有較強的群體意識,表現為較強的自衛性和排外性;

③運用:管理人員要重視這類組織對員工心理傾向與行為的影響,力爭創造條件,使之與正式群體配合

3. 社會促進、社會干擾、責任分攤、群體惰化、從眾行為等群體行為的內涵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

⑴社會促進:個體的活動由於他人同時參加或有他人在場旁觀而使活動效率得到提高的現象

⑵社會干擾:由於他人在場或有人參加而降低個體活動效率的現象

⑶責任分攤:個體在群體中有時會比他們單獨時有更小的責任感

⑷社會惰化:乙個人在群體中工作不如單獨乙個人工作時更努力

原因:群體責任的擴散;群體成員認為他人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自己也就沒有必要那麼努力;群體共同活動掩蓋了個人活動的價值

如何降低社會惰化程度:設定具有趣味性、號召性、挑戰性的工作任務;宣傳強化團隊精神;激勵策略,團隊激勵與個體激勵有機結合(以群體整體成功為目標的獎勵引導);提供衡量個體努力程度的標準

⑸從眾行為:個體受群體壓力的影響,在知覺、判斷、信仰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與群體大多數成員相一致的現象,稱為從眾行為。

影響因素:個體因素;群體因素;情景因素;

作用:從眾的實質是通過群體來影響和改變個體的觀念和行為。為此,乙個先進或落後的群體就會影響到成員的個人行為。

從眾心理傾向於形成「**一致」。這種壓力容易使人人云亦云,窒息成員的獨創精神。

4. 群體規範的內涵、構成、形成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

1 內涵:群體所確定的,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2 構成:正式的明文規定;非正式的文化、習慣、**等;

3 運用:將良好的群體規範根植於群體成員的內心,能促進組織與社會的良性執行

5. 群體凝聚力的內涵、群體凝聚力與工作效率的關係、增強群體凝聚力的方法

1 內涵:群體成員彼此吸引以及他們分擔群體目標的程度

2 關係:兩者關係主要依賴於群體態度與正式目標的一致性

3 方法:群體規模;群體的地位;群體內部的一致性;群體的領導方式;資訊溝通的程度群體目標的達成;群體內部的獎勵方式;外部壓力;

6. 群體士氣的內涵、增強群體士氣的方法

1 內涵:對某個群體或組織感到滿足,樂意成為該群體中的一員,並協助達成群體目標的態度

2 方法:對組織目標的認同;合理的經濟報酬(能力與貢獻;保健因素;激勵因素)

良好的意見溝通;對工作的滿足度;有優秀的管理人員(權力性影響力:合法權、獎賞權、強制權;非權力性影響力:品格、知識、能力、感情因素);成員間的關係和睦;良好的工作心理環境;獎勵方式得到;

7. 溝通的內涵、常見的溝通障礙及其克服方法

1 內涵:溝通是傳送者通過一定渠道將資訊傳遞給既定物件(接收者)的過程

2 障礙:溝通的個人障礙:語言障礙、信任障礙、情緒障礙(踢貓效應)、認知障礙

溝通的外部障礙:組織層級障礙(扁平式更精準、錐形式)、空間距離障礙、

噪音環境障礙、時間壓力障礙;

③方法:選擇合適的溝通媒介;利用反饋(事前問清楚,事後負責人;定時回頭報告(同級相處時));簡化語言(有重點、善用比喻);主動傾聽;換位思考;

自考管理心理學自考複習筆記

管理心理學 第一篇總論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內容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所謂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過程中 人的心理現象 及其 規律 的一門科學。現代管理學愈來愈認識到,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積極活躍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定義模式 人 人 工作 二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

自考科目 管理心理學複習

管理心理學的內容篇 10個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p2 1 個體心理。2 群體心理。3 組織心理。二 社會知覺的歸因內容 p89 1 心理活動的歸因。2 行為的歸因。3 對人們未來行為的 三 自我管理的內容 p99 1 自我思想管理 首要 2 自我心理管理。3 自我行為管理。四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

管理心理學複習管理心理學複習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及內容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 二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個體心理 群體心理 領導心理和組織心理。1 個體 人性假設 個體的性格 價值觀 知覺 態度 能力 情感,需求,環境對人的影響。2 群體 主要內容 人際關係,溝通團體,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