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心理學自考

2021-03-04 09:38:38 字數 4838 閱讀 1118

1、麥格雷的x理論與y理論:美國心理學家麥格雷在《管理理論x或y的抉擇——企業的人性面》。

2、雪恩的人性假設理論:經紀人假設(唯利人),社會人假設,自動人假設,複雜人假設。

3、學校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問題:激勵與挫傷的關係問題。

4、學校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驗法,個案法。

5、雙因素理論:赫茨伯格,全稱為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理論。

6、期望理論:弗魯姆,激勵是人們對行動將取得的結果的期望與想象到的那種結果的效價的結合。

7、公平理論:亞當斯,主要觀點有公平感,消除不公平感,揭示了人們公平心態的激勵功能。

8、歸因理論中的協變理論的三個變數:人,情景,刺激物。

9、需要:由未滿足的慾望,要求或由剝奪引起的人的內部緊張狀態,特徵:物件性,歷史性,動力性。

10、阿爾德弗將需要分為生存需要,關係需要,成長需要,簡稱erg需要。

11、麥克萊蘭將需要分為成就需要,權利需要,合群需要。

12、直接工作動機:與工作本身相聯絡的,是人們從工作中獲得感受,從而滿足有關需要的動機。

13、間接工作動機:不與工作本身相聯絡,而與和工作有關的事物相聯絡,是人們獲得工作之外的附加物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動機。

14、態度的成分:認知,情感,意向。

15、態度的性質:物件性,社會性,內在性,永續性,工具性。

16、認知理論的平衡理論:由海德創立,著重分析由乙個認知主體與兩個態度物件之間的三角關係。

17、實屬群體與參照群體:以個體歸屬為根據分的,實屬群體是指個體歸屬的群體,參照群體是指個人實際上沒有參加但接受其規範的群體。

18、暗示的種類:直接暗示,間接暗示,自動暗示,反暗示。

19、人際關係的基礎:一人們的需要為基礎。

20、學校人際關係的特點:教育性(教育內容,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純潔性,階段性(任何學生在校學習都有一定的期限,隨著直接交往的結束或減少,師生同學之間的心裡距離開始變大)。

21、人際吸引的種類:接近吸引,相似吸引,互補吸引,才能吸引,儀表吸引,得失吸引。

22、得失吸引的影響表現形式:一直肯定,一直否定,先否定後肯定,先肯定後否定。

23、人際溝通的主要型別: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和平行溝通,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

24、學校領導體制的發展階段:家長制領導體制,硬專家領導體制,軟專家領導體制,集團式領導體制。

25、管理方格理論的五種典型的形態:平庸型領導,任務型領導,俱樂部型領導,中間型領導,團隊型領導。

26、員工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採取的適當的溝通方式:面對初步成熟階段的員工,應採取任務行為和關係行為均高的領導方式,即說服式,當員工進入比較成熟階段時,應採取低任務低關係的領導方式,即授權式。

27、教師成熟的構成要素:職業意識,職業感情,職業行為。

28、心理指導的主要原則:教育原則,平等原則,保密原則。

29、常用的矯正問題行為的技術:塑造,消退,強化不相容的反應,模仿,懲罰,刺激控制。

30、哈爾平與克羅夫的六種學校氛圍:開放氛圍,自主氛圍,控制氛圍,隨意氛圍,家長氛圍,封閉氛圍。

31、解決學校組織衝突的策略:協商策略,仲裁策略,裁定策略。

32、態度形成於改變的三階段:服從階段,同化階段,內化階段。

33、激勵:是一種引起需要,激發動機,指導行為以有效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

34、觀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畫,有重點地觀察和研究他人的行為,並把結果按時間次序作系統記錄,分析和整理,寫出報告的研究方法。

35、測驗法:採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量儀器測量被試者有關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

36、全程激勵:激勵活動按照激勵本身的心理過程和管理活動過程進行,形成相對完整的週期,使激勵過**正成為工作過程的伴侶。

37、全素激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激勵手段鼓舞師生員工。

38、挫傷:人們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自感無法克服的障礙而產生的情緒。

39、自我挫傷:人們無意或有意對自己實施傷害的行為,如過度自我抱怨,詛咒等。

40、動機:激勵和維持人的行動,並將行動導向某一目標,一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內部動因或動力。

41、雙趨衝突:兩個並存的目標對主體有相等的吸引力或相同強度的驅力,以致主體無法抉擇而產生心理衝突。

42、雙避衝突:兩件事物同時對主體產生影響甚至威脅,而主體無法兼避所形成的心理衝突。

43、趨避衝突:主體對同一事物同時具有趨近與迴避動機,以致進退兩難所形成的心理衝突。

44、心境:使人的其他體驗都感染上情緒色彩的,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

45、激情:強烈的,暴風雨般的,激動而短促的情緒狀態。

46、應激: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引起的情緒狀態。

47、狹義群體: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而組織起來的,按照一定規範相互作用,共同生活的一些人。廣義群體,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的集合。

48、首因效應:在認識群體成員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第一印象極大影響後續認識活動的現象。

49、近因效應:認識物件留下的最有印象影響人們對他的認識的心理效應。

50、暈輪效應:認識者形成了乙個人某個方向好的或壞的印象後據之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特徵的心理效應。

51、定型效應:刻板效應,人們以對某一類人的固定形象為根據評價和判斷他人的心理效應。

52、模仿:可分為自發的模仿(無意識的)和自覺的模仿(有意識的)。

53、暗示:暗示者不明確表示要對方接受自己的影響,而用某種方式使對方接受影響的行為。

54、自動暗示:即自我暗示,因暗示**於受暗示者本身而得名。

55、間接暗示:暗示者憑藉一定中介將刺激間接提供給受暗示者,使之迅速而無意識地接受的一種暗示。

56、從眾:在群體壓力的影響下,主題放棄個人意見而與大家保持一致的行為。

57、群體規範:群體約定俗稱的約束成員的行為的標準。

58、群體壓力:群體成員與群體多數人的意見,行動吧一致時主觀想象或感受到的一種心理壓力。

59、群體凝聚力:又稱群體內聚力,是群體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群體成員之間的吸引力,以及群體成員對群體的滿意程度。

60、接近吸引:空間上的接近引起的吸引。相似吸引:因人們有一些類似因素引起的吸引。互補吸引:因雙方的個性特點等呈互相補充的狀態引起的吸引。

61、影響力: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的能力。權利影響力包括傳統因素,職位因素,資歷因素。自然性影響力又稱非權力性影響力,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識因素。

62、教師素質: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和有關素養。

63、塑造:誘導學生的目標行為,並通過逐步提高獎勵標準等措施使之鞏固下來的技術。

64、消退:廢除可使問題行為維持下去的一切獎勵從而減少出現這類行為的頻率的矯正技術。

65、問題行為:有較輕的消極意義的相對穩定的行為。

66、懲罰:通過剝奪某權利或其他途徑使物件獲得痛苦體驗,從而放棄問題行為的矯正技術。

67、組織:作為名詞的組織是指以權,責,利維繫社會成員實體,作為動詞的組織是協調組織成員之間,組織成員與財,物,時空等之間關係的過程。

68、學校組織氛圍:一所學校區別於另一所些小的以系列心理特徵,主要包括學校組成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社會信念和社會標準等。

69、組織變革:組織按照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結構與行為,增強活力與效率,以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

70、衝突:處在互動中的個體或群體意識到自己的利益被他人制約時在認識,感情,行為上呈現的失衡反應。

71、目標衝突:個體或組織意識到所選擇的目標與預期的不一致時所產生的緊張不安的狀態。

72、認知衝突:個體或者個體之間在觀念和思想不一致時產生的衝突。

73、情感衝突:個體或個體之間在情感體驗不一致時產生的衝突。

74、領導:對群體或個人施加心理影響,使之努力實現組織目標並與環境保持一致的過程。

75、問題行為自我矯正:又稱問題行為自我管理,是通過啟發學生的自覺性,增強其自制力,讓其管理自己的行為,從而減少問題行為的矯正技術。

1、全員激勵即動員全體師生員工參與激勵,形成他勵,自勵,互勵統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勵下受,單向而行,管理者一元激勵的局面。

2、全素激勵要注意:要進行名副其實的物激勵,要把淨勝禮記的顯性因素與隱性因素統一起來發揮作用,要充分認識活動的特殊價值。

3、挫傷理論主要有:精神分析學派挫傷理論,挫傷——侵犯理論,攻擊線索理論,abc理論。

4、影響挫傷的挫傷主體的主觀原因:認識能力不強,不良個性品質作祟。挫傷客體的主觀原因:認識判斷,抱負水平,挫傷忍受力。

5、挫傷的調治策略:預防策略,調治策略(情緒發洩,角色扮演,積極勸誡,善用獎罰)

6、教師需要的主要特點:物質需要的樸實型,發展需要的穩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強烈性,社會交往需要的突出性。

7、在管理中怎樣利用需要:樹立正確的需要價值觀,改變把需喲分為低階與高階的不科學的認識;把握分寸,恰到好處地滿足需要;重點發揮主導需要的作用;加強正面導向,化解需要衝突。

8、動機產生的主觀原因:興趣,價值觀念,抱負水準。

9、感情的功能:動力功能,啟智功能,健身功能,訊號功能。

10、感情的動力功能:感情對於人們的行動的推動或阻礙作用。

11、態度的成分:認知,感情,一向成分。

12、態度的表現形式:語言表現,感情表現,行為表現。

13、群體形成的階段:形成,動盪,規範,運用階段。

14、群體的功能:滿足需要,達到目標,分享資訊,建立認同。

15、群特的規範作用:維繫群體,統一群體成員認識,引導行為。

16、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內部:群體成員的魅力,群體領導者與普通成員的關係,群體成員的協作,外部因素:外部的挑戰性壓力,外部的破壞性壓力,群體的社會地位。

17、學校群體成員的情景心理變化:社會助長與社會顧問傾向,社會標準化傾向,責任分攤。

18、非正式群體形成的心理基礎:心理基礎(情趣相投,經驗相似,共同目標),時空基礎。

19、學校非正式群體對個人的作用:補償作用,控制作用,同化作用,激勵作用。可能對組織帶來的消極作用:抵制變革,傳播謠言,結群謀私。

20、人際關係的形態:親密形態,互利形態,勉強形態,衝突形態。

自考管理心理學講解管理心理學緒論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緒論 本章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處於次要地位。從題型來講包括單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 簡答題為主。第一節管理與心理 一 管理的概述 1 管理的概念 管理與人類勞動 群體活動 社會活動同步,是人類協作勞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有目的 有計畫 有組織 有領導的活動方式。管理是組織與團體活動不可缺少的...

自考管理心理學講解管理心理學緒論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緒論 本章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處於次要地位。從題型來講包括單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 簡答題為主。第一節管理與心理 一 管理的概述 1 管理的概念 管理與人類勞動 群體活動 社會活動同步,是人類協作勞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有目的 有計畫 有組織 有領導的活動方式。管理是組織與團體活動不可缺少的...

自考管理心理學自考複習筆記

管理心理學 第一篇總論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內容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所謂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過程中 人的心理現象 及其 規律 的一門科學。現代管理學愈來愈認識到,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積極活躍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定義模式 人 人 工作 二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