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質量,提高效率

2021-03-04 09:45:59 字數 4767 閱讀 8159

質量和效率的關係如何?

傳統的管理觀念是質量和效率成反比,即如果提高質量,勢必需要放慢生產速度,加強質量檢驗和管理的時間,增加檢驗流程、工作人員甚至檢驗裝置投資,穩定或者提高質量的標準要求,自然造成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現代管理觀念卻是完全相反的理論,即提高質量也能提高生產效率。因為質量的提高,能消除因為質量問題造成的後續重修、報廢造成的時間、人力、材料等浪費,也能消除客戶對不合格品的抱怨和索賠等風險運營費用。

通過質量的提高得到的回報,要比提高質量而進行的投入高,在整體上的成本相對降低,所以效率是提公升的。

要辨明質量和效率之間的關係,我們首先要明確質量和效率的定義。質量是事物、產品的優劣程度,針對我們的魚片產品,質量要素表現為外形美觀性,尺寸大小,口感舒適度,魚刺、寄生蟲以及異物的數量多少等等。質量標準是「滿足客戶的需求」的各個要素的指標,這就需要經過原料魚的魚質檢測、開片修整、燈檢模刺、分切操作等工序以及衛生消毒等流程,進行保證各項要素達到規定要求。

而效率是給定投入和技術的條件下,經濟資源沒有浪費,或對經濟資源做了能帶來最大可能性的滿足程度的利用。效率指標在我們公司可以用「噸耗工」來表示,即生產出來的「一次質量合格」產品數量除消耗的人員數量。在既定人員數量的條件下,生產的「一次質量合格」產品數量越高,噸耗工指標就越低。

特別強調的是產品的「一次加工合格能力」,如果各個工序加工的產品需要修理、或者不符合要求不得不報廢,是不能作為效率的評定要素的。

縱觀兩種質量和效率的關係理論,其內在的原理都是把質量和效率兩者相對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罷了,有詩為證:「橫看成嶺側成峰」。「反比理論」著眼於短期的資源投資,同時混淆了「一次質量合格」產品數量和整體產出數量。

如提高質量時,增加了員工的自我檢驗操作,增加了操作時間,同一時間段內,整體產出數量比以前有所降低,於是認為效率下滑。但是如果按照「一次質量合格」產品數量方面進行統一比較的話,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正比理論」則著眼於長期的風險預防財務回報。

假設在質量問題發生的情況下,客戶或者顧客的抱怨索賠以及潛在客戶的喪失造成的損失,足以消耗提高效率而節省的成本。但是這種前瞻性太強的觀念在生產實際操作中很難灌輸給實際操作人員,同時普遍存在的投機心理、缺乏切合實際的質量指導工具和方法也常常使這種觀念猶如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

兩種理論對生產管理的改進都不具有促進作用,因為是建立在質量和效率的對立基礎之上,造成相關職能部門關係的破裂,發生「強者為王」現象的發生,即不同的時間段工作重點發生轉移。如客戶抱怨強烈時,質量部門強制加強質量保證,導致在一段時間內把質量放在第一位而犧牲效率;但質量稍微穩定之後,為了降低成本,而大力提高效率,從而又發生質量下滑的現象。從而,管理人員陷入周而復始、無窮無盡的穩定質量或者提高效率的工作迴圈之中。

有些管理專家建議尋找質量和效率的「最佳結合點」,即在完成質量的條件下效率最高的工作方法。想法雖然很好,但是立足點也是建立在質量和效率兩者對立的基礎之上,也很容易失衡而導致系統崩潰。

我們何不拋棄質量和效率的關係理論,從事實的角度解決質量和效率的問題呢?在實際的生產管理運營中,我們必須既要保證產品質量,還要提公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只有為客戶提供符合要求的合格產品,客戶才願意購買產品,企業才能生存;而效率是企業得以長期發展的血液,只有持續不斷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企業才能夠有足夠的利潤,進行延續發展。

任何顧此失彼的方法和作為,都會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甚至走到乙個極端。因此,質量和效率的管理需要統一起來,即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之上,最大的限度的消除浪費,提高生產效率。

首先,作為管理者要拋卻現有的任何關於質量和效率關係的概念,要認為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絡,既非正相關也非負相關。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可能都很好,有可能都很差,也有很多情況是乙個好,乙個差。像西班牙服裝zara, 能具有在兩周內完成從設計到全世界專賣店展示銷售優質服裝的能力;沃爾瑪超市不但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同時其微笑貼心服務也遍布全球;麥當勞在訂餐60秒內給消費者提供可口的餐飲,這些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是一流的,同時效率方面也是登峰造極的。

再比如中國的移動通訊,通話效果質量不佳,並且服務效率也是差強人意。上述所有的企業現象均表明質量和效率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要管理制度加強,既能保證質量,也能提高效率。

其次,要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先談談保證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概念。在生產產品之初,客戶要求的產品質量標準已經確定下來。

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產品符合客戶的要求。任何沒有達到質量要求的產品都是不合格品,客戶是不會接受的,降價處理或者重修報廢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果銷售給客戶,則是以劣代優,是欺騙客戶、對自己和企業不負責任的表現,最終會喪失客戶的信任而失去市場。

而提高質量是體現產品優勢的途徑,具有比較優勢的可靠優質產品,能吸引顧客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為企業的長期生存和長足發展拓展市場。總的來說,生產過程中需要保證客戶需求的質量標準,穩定固有客戶;產品設計和推廣過程中需要提高質量標準,爭取更多的新客戶。

另外在生產過程之中,針對具體的產品質量要求,需不需要「提高質量標準」呢?我的建議是不需要「提高質量標準」,而是「完成質量標準」即可。如果生產產品質量超出客戶需求,會增加勞動強度和難度,自然會增加成本,而**的產品**是根據客戶本身的質量標準制定的,利潤自然會降低。

如客戶要求產品規格範圍在80克到90克之間,我們為了嚴格要求,控制在82克-88克之間,自然造成加工難度增加。標準過高就像利用鈦合金材料製作馬桶一樣,實際功能沒有改變,只是增加額外的成本費用,純屬浪費。但在實際生產中,我們經常聽到並且說到「提高質量標準」並以此為努力方向,究其原因,是因為生產的產品質量本身沒有達到客戶的質量標準。

如結合上述產品案例,生產的產品存在80克以下也有90克以上的規格,那就說明質量沒有達到要求,出現了「廢品率」。由此,需要降低「廢品率」,使加工的產品符合質量規格要求。而降低「廢品率」是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為了「完成質量標準」而進行的補救措施,進行的根本談不上「提高質量標準」。

請大家思考一下,現在所做的質量工作是為了「完成質量標準」,還是在「提高質量標準」呢?

然後,需要對效率方面加強認識。提高效率目的是節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同時提公升效率以保證質量為前提,決不能為了提高效率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因為這樣提公升的效率本身就是虛假的資料。

效率的提公升是乙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尋找、發現和消除加工過程中發生的消耗資源但不能增值的浪費活動來實現。因此,正如上文談到的觀點,沒有質量和效率的「最佳結合點」。結合我們公司產品的特點,隨著操作員工操作熟練程度也逐步提高,操作手法愈發標準化,質量的認知和處理能力會逐漸提公升。

同時,在培養多技能員工的基礎之上,合理搭配各工序的人員數量,提高靈活性和應用能力,追求工序產能的均衡,減少工序能力差異造成的人員閒置浪費。另外,因為換班工作方式,造成半產品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工序流動,引起後續工序人員的等待;還有產品轉換時候造成的停頓閒置時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停工現象,這些都造成了效率的降低。而通過消除這些浪費來提高效率,和穩定或者提高質量是沒有必然聯絡的。

當然,提高效率的這些活動需要在生產實際過程之中逐步摸索,通過實驗求證,總結寶貴成功經驗,持續完善提高。

再次,需要不斷改善穩定質量和提高效率的方法,避免兩者衝突的現象發生。在提高質量的方法方面,應該多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加強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改進操作流程,灌輸質量意識,加強質量責任感和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增加檢驗工序或者檢驗人員,通過雙重或者多重檢驗降低潛在的質量缺陷。現在優秀公司推行的比較成功的質量管理方法是「全面質量管理」和「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方法」,通過源頭質量控制、過程控制、統計分析手法等工具,提高質量管理意識和質量管理方法,進而穩定並提高了產品質量。

而在生產效率方面,則是通過精益生產管理系統工具,如6s推進專案、工作指導培訓、快速換線、全員裝置維護、流水線工程平衡、生產線布局優化、動作分析改善手法等諸多任務具和方法,促進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舉乙個實際的案例來說明一下。單凍包裝區域,進行小袋包裝有可能發生混裝或者漏裝等質量問題,如何預防呢?有可能我們在小袋包裝之後設定乙個過磅工序,進行重新檢驗,這樣雖然保證了質量,但是明顯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如果能夠不增加工序和人員基礎之上,保證質量是不是更好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發生混裝的原因。在小袋包裝之前有乙個過磅操作人員進行稱重,目的是確保每袋的重量符合標準,並使用小筐進行運轉。

過磅操作人員稱重之後將存有魚塊的小筐放在案板的中間,因為有兩名小袋包裝人員,所以,當一名包裝人員需要工作時,就從中間存放的位置拿取魚筐。因為操作時間的差異,有時候案板上可能會存放了多個魚筐,等待裝袋,正因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魚塊滑落導致混合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把案板分成兩排,每排設定最大存放量為4筐,由過磅操作人員給每排按順序存放魚筐,裝袋人員按順序裝袋,這樣就避免了魚筐相互碰撞的現象發生,也不會造成混裝問題。

如此,工作現場也整頓有序,效率也能提高,同時也保證了質量。

最後,要有乙個明確的共識,提高質量和提高效率是公司所有部門共同的目標,也是多方團隊合作的結果。在根據產品質量標準設計產品的工藝流程時,要結合生產操作的實際情況以及加工特殊性,確定明確的可操作的合理標準。因為生產工藝的特點,在冷凍加工過程中因為物理客觀因素,氣孔產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如果在單凍產品的外觀質量標準方面,如果只是說「不影響美觀」等模稜兩可的話,則對生產操作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難。需要把外觀的具體標準明確化,如單凍產品單個氣孔直徑不能超過0.5厘公尺,一平方厘公尺內小孔不能超過5個,不能有血點等具體的質量衡量指標。

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和客戶進行全面溝通,即使客戶方面沒有明確指出,職能部門也應該根據實際,對標準進行明確化,以便給予生產方面詳細指導。而生產方面需要明確質量標準,確定合理的加工流程和操作手法,保證質量的同時避免過度加工浪費。還需要利用上述的效率改善工具和手法,多多在效率提公升方面進行改善,同時還可以對穩定質量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有時候會發生質量標準太高導致加工難度很大,需要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是否可以進行調整。如果是硬性強制指標,則不得不進行嚴格管控進行提高質量的穩定性了。

總而言之,質量和效率是統一的。在根據客戶需求制定產品標準之後,需要根據公司實際制定詳細的質量指標,生產方面則在提供合格產品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各部門應該團隊合作,統一目標,持續不斷的共同為穩定質量和提高效率而努力。

企業如何提高效率

乙個企業要將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關鍵是提高人力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利用率,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人的勞動生產率,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角度,主要取決以下幾個方面 一 數量調節 人力資源的經濟投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乙個基本途徑。不管是何種企業,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種生產要素的能力必須匹配,人均技...

提高效率的方法

1 明確你的目標 花幾秒鐘的時間來審視你想要達到的目標。看看你現在所做的與之相關工作能不能幫你達到更大的目的。在你的腦中衡量一下實現該目標會給你帶來什麼利益。你的任務能否能給你帶來前進的動力。如果不能的話,你該思考一下既然不能給你帶來前進的動力,愚人愚事 那麼為什麼還將其做為你的首要任務來為之奮鬥呢...

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新教材新教法 低段語文教學 面對新教材,如何才能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學習,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自己在二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 潛心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要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