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電力市場調研報告2019

2021-03-04 09:43:55 字數 5201 閱讀 6228

一、2023年經濟形勢回顧

(一)安徽經濟簡述及巨集觀政策影響

安徽地處中國東西部過渡地帶,兼得沿海和內陸雙重有利條件,作為我國對外開放中承東啟西的橋梁地位越來越明顯。安徽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其中煤、鐵、銅、硫鐵礦等二十多種重要礦產儲量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發展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以馬鞍山為重點的鋼鐵工業,以安慶為基地的石油化工工業,以銅陵為中心的有色金屬工業和淮南、淮北兩大煤炭基地在全國均占有重要地位。安徽也是中國的農業大省。有耕地433萬公頃,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加上多樣的地貌形態和區域型別,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糧食、棉花、油料、茶葉、水果、藥材和畜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十位。目前安徽正在全力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資源大省向加工業大省;人口大省向經濟大省的跨越。已形成皖北經濟圈、皖江示範區和合肥經濟圈;產業結構如下,一產(14.

1%),二產(52.1%),三產(33.8%),處於工業化程序中第二階段的初期。

自2023年起安徽省經濟總量就已邁入萬億元大關,成為全國第十四個萬億經濟大省。

與東部地區相比,安徽煤炭、有色、鋼鐵、水泥等高能耗行業比重仍然較高,這些產業的生產過程具有明顯的高消耗、高排放特點,重化型的產業結構使安徽面臨更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安徽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可持續性發展,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皖江示範區規劃提出,重點建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船舶製造、工程機械、電器裝置、水泥裝置、冶金裝置、環保裝置、軌道交通關鍵部件等一批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

裝備製造業這一工業化「引擎」的高速運轉,必將大大帶動安徽經濟發展,預計安徽2023年經濟受大環境影響,增長率將較今年放緩,但不會過度下降。

(二)經濟執行現狀

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有9個市增速在13%以上。從區域看,上半年皖北地區、皖江示範區和合肥經濟圈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1.4、4455.

1、2451.6億元,分別增長12.7%、14.

4%和14.8%。二季度後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各市經濟回落,三大區域經濟增速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皖江示範區降11.

1個百分點。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我省今年三季度的增長速度可能低於二季度,四季度gdp增速或連續下降,預計2023年全省經濟增速約保持12%左右,高於全國預期9.5%。

未來的巨集觀政策可能會採取以穩為主,偏緊的財政政策不會進一步加劇,明年是否微調、如何微調則要視當時的情況決定。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如果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不再發生顯著變化,國內不出現大範圍的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重大問題,2023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gdp增長預計將達到9.2%。

1、經濟執行的特點

根據7月份的情況來看,工業生產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多數行業增長穩定,部分重點行業增勢不減。統計分類的37個行業有36個行業保持增長。其中,有23個行業增加值增幅超過20%,佔總數的62.

16%;有5個行業增加值增幅超過40%。機械、輕工、紡織、建材、石化等行業增加值增幅仍然保持20%以上,有力的拉動全省工業的發展。截止至7月份安徽省累計實現增加值達到3773.

89億元,同比增長20.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增加值增幅排位居全國第8,中部第2,分別比上半年前移了一位。

(2)重點產品生產平穩,一些重要產品增勢良好。全省重點監測的43種產品有36種產量保持增長,佔總數的83.72%;有1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幅超過30%。

其中,洗衣機、冰箱、空調、彩電同比分別增長39.0%、54.1%、43.

1%和128.7%,產銷兩旺的勢頭明顯。工業品產銷銜接也比較好,產銷率達到了98.

2%,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

(3)各地保持全面增長,重點地區增勢十分強勁。全省17個市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有12個市的增速達到或超過21.1%的全省平均水平,佔總數的70.

6%。其中,合肥、蕪湖同比分別增長25.6%、23.

4%,成為拉動全省增長的主力。

(4)經濟效益繼續提高,發展勢頭依然良好。1-6月份,統計分類的37個行業有35個實現盈利,實現利潤同比增長的行業達到32個,增幅在50%以上的有14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稅907.

3億元,同比增長35.3%,增幅較一季度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其中實現利潤490.06億元,同比增長48.4%。

月均實現利潤從一季度的74.44億元,逐漸上公升到上半年月均81.68億元,企業盈利能力呈加速上公升態勢。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也達到了293.4%,較一季度提高13.8個百分點,創出了歷史新高。

(5)投資依然保持強勁增長。上半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在30%以上,有14市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淮南、馬鞍山分別達40.8%和40.

4%,位列全省前兩位。從區域來看,上半年皖北地區、皖江示範區和合肥經濟圈分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3、4106和2316.2億元,增幅依次為37.

7%、36%和34.7%。隨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不斷推進,江南、江北集中區建設全面啟動,皖江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推動整個區域投資加快增長,增速同比提高近1個百分點。

截止至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7647.17億元,同比增長32.1%,高於全國7.

1個百分點。

2、經濟執行中的突出矛盾

從目前的情況看,能源原材料****,銀根緊縮,融資困難,市場不旺的問題依然突出,加之人民幣公升值,出口難度加大,使工業生產面臨重重壓力。特別是近期美國債務危機、歐債危機進一步放緩了西方經濟的復甦步伐,正在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其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後期工業生產的我負面影響還有許多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觀察。

(三)區域內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安徽經濟現已到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省gdp已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投資年增長30%以上,財政年增長30%以上。產業基礎與綜合配套能力不斷增強。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公升,產業化和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園區對要素集聚效應逐步呈現,已形成冶金、汽車及零部件、建材、家電、化工等優勢產業群。機械、電氣製造、農產品加工、化工、鋼鐵、電力、汽車、有色、煤炭等行業年銷售收入已超過千億,產業綜合配套能力邁上新台階。

皖江城市帶與長三角已經形成產業發展共生圈,加工產品50%以上為長三角配套,汽車、家電等產業所需要零部件70%來自長三角,經濟增長穩定性趨強。安徽擁有合肥國家科技創新試點市、服務外包市、蕪湖全國動漫基地、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有利於高起點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公升級,培育新增長點。

二、2023年發電量**

(一) 安徽電力市場供、需情況

1.用電情況

三季度,在國家及省內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巨集觀政策推動下,安徽省電力生產和消費總體上保持同比增長。但受8、9月間全省各地多陰雨天氣的影響,用電增速減緩,且8月份用電量出現負增長。三季度全省統調用電量300.

65億千瓦時,日均用電量32679.3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46%。

1-9月份,全省統調用電量830.40億千瓦時,日均用電量30420.5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

60%。

表1 2023年三季度全省統調用電量分月增長情況

單位:億千瓦時、萬千瓦、%

1-9月份,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915.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9%。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10.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3%;第二產業用電量666.

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00%;第三產業用電量92.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

1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47.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1%。

三季度,全省平均用電負荷率為88.87%,同比增加0.44個百分點;最大用電負荷達到1991.

75萬千瓦(出現在7月29日),同比增長6.46%;最大日用電量達到41486.96萬千瓦時(出現在8月16日),同比增長3.

27%。

1-9月份,全省平均用電負荷率為87.76%,同比增加0.46個百分點;最大用電負荷達到1991.

75萬千瓦(出現在7月29日),同比增長6.46%;最大日用電量達到41486.96萬千瓦時(出現在8月16日),同比增長3.

27%。

從各地市統呼叫電情況來看,三季度,宿州、亳州、六安、安慶、池州、蕪湖、宣城、黃山地區增幅超過10%;其他地區增幅低於10%。 1-9月份,黃山地區增幅超過30%;亳州、六安、蕪湖地區增幅超過20%;宿州、阜陽、蚌埠、滁州、合肥、安慶、池州、宣城地區增幅超過10%;其他地區增幅低於10%。

2.發電情況

三季度,全省統調發電量達到295.94億千瓦時,日均發電量32167.5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

34%。其中火電發電量29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

72%;水電發電量3.41億千瓦時,同比降低25.09%,風電發電量0.

557億千瓦時。1-9月份,全省統調發電量達到820.90億千瓦時,日均發電量30070.

7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77%。其中火電發電量811.

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8%;水電發電量8.19億千瓦時,同比降低30.

16%,風電發電量1.419億千瓦時。

表3 2023年三季度全省統調發電量分月增長情況

單位:億千瓦時、%

三季度,全省統調最大日發電量39967.29萬千瓦時(出現在8月16日),同比增長0.86%。

最大發電出力1903.19萬千瓦(出現在7月25日),同比增長8.02%;最小發電出力1025.

24萬千瓦(出現在9月13日),同比增長31.71%。

1-9月份,全省統調最大日發電量39967.29萬千瓦時(出現在8月16日),同比增長0.86%。

最大發電出力1903.19萬千瓦(出現在7月25日),同比增長8.02%;最小發電出力690.

19萬千瓦(出現在2月6日),同比增長1.23%。

(二)區域裝機增長情況(各類裝機)

三季度,我省統調口徑新增顧橋電廠#1、2機投產。截至2023年9月底,我省統調累計裝機容量2097.26萬千瓦(不包括已關停統調公用機組容量275.

4萬千瓦),其中火電2022.05萬千瓦(佔96.41%),水電55.

41萬千瓦(佔2.64%), 風電19.8萬千瓦(佔0.

94%);100萬級容量105萬千瓦(佔5.01%),60萬級容量948萬千瓦(佔45.20%),30萬級容量750萬千瓦(佔35.

76%),12~20萬級容量131.05萬千瓦(佔6.25%),10萬以下容量163.

21萬千瓦(佔7.78%)。

1. (三)各項交易完成情況

1.網間交易

1-9月份,我省跨省雙邊送出交易組織情況如下:長期交易33.10億千瓦時,平均電價428.

00元/mwh;短期交易9.17億千瓦時,平均電價465.54元/mwh;實時交易0.

386億千瓦時,平均電價519.31元/mwh。

電力市場調研分析

供電企業營銷策略的制定 電力營銷策略是企業在分析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基礎上,在一定的電力營銷 戰略指導下制定的有關營銷活動的原則和方法,包括電力目標市場和電力營銷組 合的選擇兩個部分。所謂電力目標市場,就是企業在電力市場細分基礎上擬投其 所好或為其服務的 具有相似需要的客戶 群 在電力目標市場確定後,...

市場調研報告

瀋陽葡萄酒市場調研報告 學校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專業 市場營銷 班級 7408501 姓名 郝爽 學號 200704085007 瀋陽葡萄酒市場調研報告 一.調研目的 1 初步了解樣本市場主要大型商場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場現狀,分析武漢市場甜型葡萄酒的整體情況。2 收集樣本市場主...

市場調研報告

中國移動市場調查報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對電信服務行業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現如今無線網路的出現,更加的方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了緊跟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優化中國移動各項業務以滿足廣大人民對更高服務的需求。自中國開辦移動通訊業務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有力支援下,中國行動通訊在網路建設與優化 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