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

2021-03-04 09:40:37 字數 2209 閱讀 3531

讀老子的《道德經》有感

通讀了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共有81章。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縱觀整部道德經,我個人認為老子寫道德經的重點是下部德經。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的觸動。

乙個特別強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處的智慧型高度和對自然的領悟及對人類社會關係的巨集觀視角。對事物發展的辯證和轉化能給出融入自然規律的基本解剖。道德經使人能夠更好的接近於自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有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

例如:在現實中,每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追求人生理想,必須要付出勤奮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這是因為"天不負有心人",這是符合人生天道的。但是,功成之後也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不要過。

這樣才能自保,安享幸福,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所處現代都市,面對金錢美色,時有衝動,會給人造成巨大的損失。

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讀了道德經之後,我認為人們需要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布,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

倘若自己先亂,必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例如:在管理工作中,如果發生幹群矛盾的時候,要冷靜處理事情,避免急躁,常施恩惠,多做善事,像水一樣柔韌、流暢、潤物無聲,化解矛盾於無形之中,這樣就能避免很多的幹群矛盾。

三、"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無為可使人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思想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

例如:和同事相處,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人,要包容。還有就是自己要有能容人和事的心胸,才能成就大事。

四、「大道至簡」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

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乙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老子有大智慧型,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 避開難的和大的,大道至簡。提公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

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例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工作之中,要注意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注重管理的細節,有了量的積累,那麼才能有質的飛躍。

還有就是,我們給老師布置的教學工作,不是越複雜越好,有時候往往是越簡單越容易操作,才能保障教師能夠順利的完成上級布置的教學任務。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之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2023年9月9日

道德經讀後感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乙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在現實和一些...

道德經讀後感

形而上,下之統一觀鄧華強 道德經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會,有車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會,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會之以為用。三十年 人生,忽得頓悟 笛孔非笛 是也!少頃,又打了個問號,真是這樣嗎?上古之人偶對竹管截幾吹氣發聲,初創早期樂器。單一氣口竹管為哨,以其僅有乙個單元振動與調節系統者也...

道德經讀後感

我不得不說自己從未完整地看過一遍老子的 道德經 卻對老子所說 上善若水 有著共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說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夠滋潤萬物卻又不與萬物相爭,而停留在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 低窪處 所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