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有感

2021-09-07 19:11:44 字數 876 閱讀 8556

《道德經》的大名自是從小就如雷貫耳,但真的把書買來看,還是在看了電視劇集【仙劍奇俠傳】之後,在仙劍中,看著那些蜀山大俠每施乙個法術就念道一句道德經,就覺得好帥好好玩, 後來在書店看到就買了一本。

第一次看道這本書,其實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這本道家第一寶典這麼著也應該是一本厚好幾寸,重十來斤的大部頭。拿到手才發現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來一萬字都不到,翻開來看,雖然有譯文,卻還是像天書一般,晦澀難懂。

不過雖然一開始不能看懂什麼,讀起來卻有一股抑揚頓挫的美感。就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如「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總覺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氣。

就覺得好像讀完一句就能放出乙個法術似的。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為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

現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

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乙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一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一無所有,其實卻意味著∞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一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占有什麼,才能隨時拿起什麼。當0做為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

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靈動,就像畫畫留白一樣,一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麼,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麼,在於它隱含了什麼,同樣,一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乙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通過自己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若是每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

讀道德經有感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 道德經 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 發展 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 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 博大精深 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 道德經 的理解主要是講求 無為 尊重規律 第一段 道可道,...

讀道德經有感

老子用一段高深莫測的話來開始道德經,給人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 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這句話正好概括了道德經中所含的道是無,用語言能表達出來的道不能算是真正上的道它不是一...

讀《道德經》有感

道德經 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棄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後來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無為 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