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讀書月讀書心得 19

2021-09-07 19:12:56 字數 2548 閱讀 4836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龐大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藉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梭,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舞會、戰爭、宴席,他可以用極精煉的話語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樸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託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乙個人物,包括那些並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如《三國演義》、《西遊記》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

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中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自身特點有關。

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婚後,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傑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麼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能夠站在乙個客觀的高度,從客觀上描述並觀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為任何主觀因素來刻意創造。表面上看,這種旁觀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過冷峻,但如果往深處挖掘,你便會發現,托爾斯泰其實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為深沉的感情和悲憫。也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他可以客觀地評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

記得高爾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說:「您可知道,在您的戲中,我覺得您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您對待他們像雪,像風雪一樣的冷。」可就是《萬尼亞舅舅》這部戲卻使高爾基感動得哭了。

讀《戰爭與和平》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執行的道理、人生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乙個學習的榜樣。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

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里**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

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乙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裡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

「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

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

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侷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

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侷限性,那是不值一提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乙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公尺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這就和我國古代大思想家老子所提倡的「無為而治」不約而同。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

《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藉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

「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

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在我看來,這一切的一切是多麼的神奇和不可思議。就此要擱筆了,只是想用這淺薄的文字但卻真摯的情感去記住和體會《戰爭與和平》帶給我的溫暖。

09級化學(1)班

假期讀書月讀書心得13

期盼很久的 感動中國2013頒獎典禮 終於在2013年2月19日晚於 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了。在 過程中,幾度眼眶濕潤。榮獲這項榮譽的人,有的是為了國家事業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結束,令人敬佩 有的是為拯救別人的生命而捐獻出自己器官的小孩 有的是為他人無私的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成就了不平凡人生,感...

假期讀書月心得

看了之後,我頗有感觸。首先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教育意義,人老了日子真不好過,我們都有老的一天,所以要善待周圍的每一位老人,更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人活著就有因果報應,現在的付出等你老了也會有回報。其次 這是一部喚起愛的書,情節裡體現了不同年代 不同家庭對代生活中很現實的一些問題而做出的不同表現。作為年輕人...

假期讀書心得

微課程的理念是 用 再造教育,人性化學習 資訊化教學前移。它可以定義為 雲計算 環境下,以單位課時的教學活動為研究物件,以三大模組 導學一體 為基本模式的教學方法。在這三大模組中的教師與學生,已經不再是 教 與 學 的行為主體,而是分別成為 導 與 學 的行為主體。教師行為一般發生在學生行為之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