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活動案例大班

2021-03-04 09:24:15 字數 5574 閱讀 9851

(大班)

活動名稱:安全標誌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並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

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誌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誌符號,通過遊戲方式輕鬆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誌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誌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誌、警告標誌和指令標誌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誌。

對目標的分析: 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於孩子的發展。

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誌》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誌,按照標誌的要求來規範自身行為或影響**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建立「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乙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三、活動過程

總述: 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 基本流程:

以「棋」導題→標誌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誌特徵、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製作標誌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遊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誌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誌的符號、名稱和意義。

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誌的特徵與含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誌的規範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

如:指令標誌、警告標誌、禁止標誌等。 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

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分述: 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匯出學習內容:

安全標誌。 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 「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誌的棋盤,繼而通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誌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誌」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 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

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誌,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誌分成三類,你想怎麼分?之後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誌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徵,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採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誌有什麼特徵?

(2)在**見到過這些標誌?

(3)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誌的名稱?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誌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幼兒聯絡生活經驗進行回憶,並借助於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

第三層:本過程採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 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的把類標誌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誌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合幼兒交流程序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

當心火災(應怎麼辦?)、當心觸電標誌(應該怎麼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

)、必須戴防護手套(什麼地方,什麼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通過生活經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誌。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現一類標誌的共同特徵,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並記憶一類標誌的規範名稱並初步理解一類標誌的概念如:

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誌,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誌。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誌叫警告標誌。這類紅色圓環、中間有一斜槓,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誌,那這一類禁止的標誌,他們有乙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誌。

禁止標誌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通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誌規範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誌上規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作為乙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層: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絡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並製作一些安全標誌。在幼兒設計製作標誌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

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 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採用遊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誌棋」,對所學的安全標誌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後,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並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複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誌的知識,並與起始部分相前後呼應,形成乙個完整的教學鏈。

活動名稱:有趣的名片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源於孩子們的一次對話。記得在發放幼兒接送卡時,許多孩子圍在一起交流,對接送卡上的**、名字、班級等資訊津津樂道,這時候騏騏說:「我家裡有一種卡片和接送卡差不多,明天我就帶給你們看!

」第二天,騏騏真的從家裡帶來了一本名片夾,裡面全是他媽媽收集的各種名片。班上的小朋友都非常好奇。接下來的幾天,又有不少小朋友將家裡的名片也帶到了班上。

大家饒有興致地看著,比較著……看著孩子們對小小的名片這麼感興趣,我就嘗試設計了這節社會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名片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2.初步學習交換名片的相關禮儀。

3.嘗試為自己製作個性化名片。

4.樂意與同伴交換名片,體驗與同伴交往的快樂。

如何使目標達成最優化?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怎樣的方式去實現目標?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通過幾次的試教以及今天活動的呈現,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三、活動過程

1. 發放名片,重細節處理

活動一開始,我從介紹自己入手,丟擲:「你們了解桑老師嗎?」這樣乙個開放性的問題,孩子們正無從回答的時候,我巧妙地從名片盒裡取出我自己的名片分發給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感覺到老師是非常尊重他們的。

在孩子接名片、保管名片環節不經意間滲透名片禮儀教育,讓孩子模擬**雙手接過名片並致謝、小心保管名片。孩子們非常興奮,他們紛紛在名片上尋找關於老師的各種資訊,而且能充分遷移現有的生活經驗,回答出關於**、**號碼等資訊,並能大聲地表達。看得出,幼兒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2. 層層揭秘,重鞏固鋪墊

通過名片了解老師之後,我用講故事的形式過渡到下乙個環節。小朋友在故事中感受到名片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也產生了了解猴子醫生名片的興趣。在引導幼兒看猴子醫生名片的時候,我巧妙利用大班幼兒喜歡猜想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層層揭秘」中進一步鞏固了對名片的了解。

3. ***呈現,重拓展延伸

接下來的環節,通過追問:「你見過誰的名片?他為什麼要用名片?

」幼兒能夠充分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作答。考慮到幼兒平日所見的大多是比較普通的名片,因此我的***裡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名片讓幼兒在欣賞中知道了名片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進一步開闊了幼兒視野,拓展了知識面。

4.嘗試製作,重理解提公升

呈現的各類名片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名片的強烈願望,我順勢提出三個問題「你想做什麼形狀的名片?想在名片上寫上什麼內容?怎麼知道是你呢?

」讓幼兒對自己設計製作名片進行大膽的設想。我為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各種形狀的彩色卡紙,讓幼兒自主選擇,自主設計、美化,孩子們能有意識地將自己的自畫像、家庭**號碼資訊填寫於名片上,並能進行簡單的裝飾。

5.互換名片,重情感體驗

在幼兒製作完名片後,我讓幼兒和好朋友交換名片,並練習說簡單的對話,在說一說,換一換的過程中體驗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認識你呀真高興》的旋律將活動推向高潮,同時也使得這種美好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教學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想對於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仍將繼續。我堅信,只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多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契機,一定會讓孩子擁有乙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活動名稱:開齋節

二、活動目標

1.教授幼兒開齋節是回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的知識,並初步了解回族的風俗習慣。

2.通過集體「拜年」,感知開齋節中的基本禮儀,體驗做「回家」小客人的愉快心情。

三、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花兒與少年》,回族美食掛圖1張、兒歌《開齋節》。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創設情境,自然引入「做客」的話題。

提問:(1)今天,馬奶奶做了油香、饊子、油果、麻花、粉湯和蓋碗茶(邊說在掛圖上指示出具體**),她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好吃的食物呢?因為馬上要過開齋節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

提示:開齋節是回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是回族人的新年。

(2)開齋節是回族的新年,馬奶奶家準備了那麼多好吃的,我們一起到她家拜年好嗎?那我們應該怎麼拜年呢?

2.教師**兒歌《開齋節》,請幼兒認真傾聽回族人是如何招待客人的,並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熟悉回族開齋節基本的待客禮儀。

提問:(1)做客時,應該怎樣敲門?(需輕重適中的敲門)

(2)去回族朋友家做客,應如何問好?(色目倆)

(3)主人給客人遞茶水時,應如何接?(雙手接)

(4)主人準備的食物怎麼樣?(美食多,香噴噴。)

3.邀請幼兒開啟幼兒用書,再次觀察**中的小朋友都是怎麼待客的,並組織幼兒兩人一組練習回族開齋節的待客禮儀。

4.情境遊戲:「到馬奶奶家做客」。

「叮鈴鈴」,教師接到**後告訴幼兒:小朋友們,開齋節到了,馬奶奶邀請我們去她家過節。走,我們現在就去馬奶奶家做客吧。

提示:(1)****《花兒與少年》,配班教師扮演「馬奶奶」在家迎接客人,主班老師帶領幼兒在教室走兩圈後來到了馬奶奶家。

(2)主班教師帶領幼兒輕輕敲門,「馬奶奶」做開門動作後,客人與主人用回語「色目倆」互相問好。

大班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

3 節日問候 小朋友們打 時真有禮貌。問候語言真好聽,還等爺爺奶奶先掛 你再掛,奶奶聽了真高興。三 鞏固並拓展 禮儀的經驗。1.提問 打 時還需要注意哪些禮儀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三個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如果是不對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呢?2.依次出示 晚上十點,小紅哭鬧著要給夢夢打 提問 小紅這樣做對嗎...

社會教育反思

7月5日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 十年課改 進展 問題與審思 課堂反思星河幼兒園鄭小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中提出,社會教育領導的目標是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於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人,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

社會教育文篇

人本位的教育與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論 一 教育目的概述 一 教育目的的含義 所謂 目的 乃是人對於他所希望達成或獲得的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上的設定。人類實踐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之一就在於有無目的性。馬克思曾經說過 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