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課程標準

2021-03-04 08:13:40 字數 3199 閱讀 6776

平羅縣職業教育中心學前教育專業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標準

1.前言

1.1課程定位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是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從事幼兒教師崗位工作的必修課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了解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基本問題,掌握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與社會學習的特點,明確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為正確地設計與實施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提供理論背景,提高學生從事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實踐和研究的專業素養。

本課程應與《幼兒園語言教育指導》、《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指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同時開設,後續課程有:《學前教育學》、《兒童文學》、《幼兒遊戲》等。

1.2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素質教育觀和建構主義教學觀為指導,秉持「能力本位、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以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活動任務要求為依據,以幼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及組織方法為課程內容。本課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組織實施教學,教學過程包括幼兒生活情境→學習知識→問題解決→評價→總結等五個教學環節,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以科學高效、靈活豐富為原則,課程評價採用過程評價,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前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的培養目標。

本課程立足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學前教育崗位職業能力考核標準為知識和技能學習深淺度的衡量依據,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從事幼兒園社會教學所必須的知識、能力的教授,結合操作實訓,使學生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處理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能力和組織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能力,為將來從事幼兒園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依據上述課程目標定位,本課程從幼兒園社會教育概述、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以及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評價這幾方面對課程內容進行規劃與設計,以使課程內容系統化,注重實踐,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技能及其學習要求採取了「能組織乙個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會設計一篇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教案」……的形式進行描述,知識及其學習要求則採取了「能描述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和「能理解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一般要求」……的形式進行描述,即區分了兩個學習層次,「描述」指學生能熟練識記知識點,「理解」指學生把握知識點的內涵及及其關係。以點帶面,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培養幼兒園各項職業能力。

本課程是以幼兒園社會教育為核心內容的一門課程,其教學要以講解、實際案例分析和試講練習為主要方法,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教學可在幼兒園實際教學情境中進行。在學習情境中,建議多讓學生試講練習,實施講練結合教學。

可涉及的專案包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等專案。從練習中理解掌握理論層次的內涵和關係,從練習中檢驗理論的應用性。

每乙個專案的學習都以課本和實際工作場景為載體,以鍛鍊教學工作能力為中心,整合所需相關知識、**、**等,實現學有所用、講練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提高學生教育教學能力。

本課程總課時為54學時。

2.課程目標

●知識:

(1)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含義與範疇,理解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特點;

(2)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3)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

(4)掌握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思路;

(5)掌握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思路;

(6)掌握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思路;

(7)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評價的具體內容、依據,以及具體指標;

●技能:

(1)能根據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選擇相應的社會教育內容;

(2)能正確運用幼兒園社會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組織社會教育;

(3)能按要求設計和組織乙個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

(4)能按要求設計和組織乙個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

(5)能按要求設計和組織乙個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

(6)能全面的評價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

●情感態度:

(1) 熱愛幼兒、關心幼兒、尊重幼兒,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

(2) 塑造幼兒教師角色的行為,提高社會責任感。

3.課程內容和要求

4實施建議

4. 1教材編寫

本課程所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的由於開蓮主編的《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指導》一書。本書編寫符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體系簡明,知識點扼要,語言易懂。此外,在介紹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育教學案例,便於增強學生的職業興趣以及教學能力。

4.2教學方法

(1)課堂教學與訓練

採用講授、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案例分析、試講練習等方法進行教學。如,對於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部分,教師利用**、幻燈、投影、教學**等方法輔助講解,用生動形象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人際交往教育活動的一般要求和設計思路。在理解的基礎上,又採取分組教學,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組內成員一起合作編寫教案、製作教具,然後選派代表上台來試講練習,講完後及**課,採用自評和他評相結合,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技能。

(2)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多採用課例分析,結合相應型別的教案、優質課**等,或者帶領學生到附近幼兒園去看課、評課等,了解幼兒園的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過程。並讓學生自己編寫教案、準備教具,上台來試講練習,加強自身體會,既使學生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的能力。

4.3課程資源和教學條件

本課程的教學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條件主要有教室、多**、掛圖等裝置,主要學習場景包括教室和幼兒園等。

4.4評價方法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目的在於了解考生對本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特別著重考察考生將所學的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的能力。考核分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進行:

(1)平時考核:佔學期總評的40%,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主要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水平和程度;對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和問題的態度等進行評價。

主要依據是學生的聽課情況、在小組和全班討論時是否積極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與其他同學相互協作,以及模擬教學活動的講解和組織情況等。

(2)期末考核: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以百分制評分,佔學科總成績的60%。主要檢查學生對本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綜合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題型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案例分析題和論述題。最後,綜合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計算出本學科的總評成績。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

送審稿2010版,36稿 為落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 2020 規範和引導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造就一支師德高尚 業務精湛 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特制定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 教師教育課程包括教師教育機構為培養和培訓幼兒園 小學和中學教師所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 學科專業課程...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

附件 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深化教師教育改革,規範和引導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特制定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 試行 教師教育課程廣義上包括教師教育機構為培養和培訓幼兒園 小學和中學教師所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 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類課程。本課程標準專指教育類課程。教師教育課程標準體現國...

社會教育反思

7月5日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 十年課改 進展 問題與審思 課堂反思星河幼兒園鄭小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中提出,社會教育領導的目標是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於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人,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