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複習知識點

2021-03-04 08:19:42 字數 1301 閱讀 1099

內容分析:

1、敘事是本文的線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記敘文要素——看雪時間、目的地、人物、事件?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後的更定時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兩個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遇人

2、文中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獨往湖心亭看雪。

3、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獨往湖心亭」與「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況且文章末尾舟子還出現了,是否前後矛盾或讓張岱改改?

答:這裡並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為之。在作者看來,芸芸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賞的情感態度。

5、找出文中乙個能形象概括張岱形象的詞:痴是褒是貶?哪些地方表現出了特別的「痴」?

「痴行」 「是日更定」,「獨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時候,在天寒地凍的天氣裡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異」啊。 「痴景」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痴心」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想象一下張岱如何回答?張岱在湖心亭巧遇兩位金陵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焉得有此雅興之人)

彼此彼此... ①驚喜、愉悅。②惆悵、感傷

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飲酒之前不問姓氏,飲酒之後才問;問卻避而不答姓氏,只說「是金陵人,客此」,問又不提地位官職,這段奇遇,看來,張岱關注心靈情趣溝通,更顯脫俗。

5、結尾「痴」有何含義?作者以舟子的話結尾有何用意?

「痴」是對張岱的確切評價,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痴迷於人與自然的交融,痴迷於世俗之外的閒情雅緻,從中可領略張岱隱世避居的情懷。

用意是點明文章主旨,借舟子的話包含對「痴」的讚賞,對人格品味的肯定,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緒。

6、作者寫自己在夜深人靜,寒氣倍增的「更定」時分,「獨往湖心亭看雪,」,有何用意? 答:用意有三:

①表現作者與流俗迥異的孤懷雅興;

②表現作者冰清玉潔的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

③作者深夜獨往,可能出於不願別人看見,也不願見到別人,蘊含著避世的幽憤。

7、「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句中的「粒」能否改為「個」或「位」。

答:不能。因為整句是作者想象從遠處或高處眺望湖心所看到的依稀可辨的情景;寫人的渺小,更能顯示山水雲天的蒼茫浩渺。

8、文章段意:第一段 ,湖上大雪瀰漫的壯麗之景;第二段 ,湖心亭中我與兩人喝酒聊天。

9、「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麼表達作用?獨字表現出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蘊涵著避世的幽憤,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為「更有痴似相公者」作鋪墊。

湖心亭看雪知識點歸納

1.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採用明朝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答 明思宗朱由檢懷念故國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 答 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作用 為下文 獨往湖心亭看雪 作鋪墊。3 獨往湖心亭看...

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 與山 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導學案 劉翠真教學目標 1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指導學生背誦本文。2 通過反覆朗讀 小組合作交流 教師精講點拔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3 通過對比賞析,體會本文的用詞簡練與白描的寫作手法。二 重點難點 1 重點 體會本文的用詞簡練,指導學生背誦。2 難點 用詞簡練與白描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