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知識疏理

2022-04-24 14:51:02 字數 3028 閱讀 6115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餘拏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字宗子,號陶庵,明末清初文學家,另著有《西湖夢尋》。山陰人,明亡後不仕。

2、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主要指隨筆、雜感等短小的文章,形式比較活潑,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從朝代上看,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清小品。

二、解詞

1、更定:定,完了,結束。更定:指初更以後。晚上八點左右。

2、湖中人鳥聲俱絕消失

3、餘拏一小舟今作「拿」,牽引

4、擁毳衣爐火鳥獸的細毛

5、是日:這一天

6、霧凇:水汽凝成的冰花

7、沆碭:嚴寒天氣,空中白茫茫的空氣

8、強飲:痛飲。強,盡力

9、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還。

10、三大白:指酒杯

11、客此:客居

12、及下船:等到

三、問答題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

答: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

作用: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2.作者去湖心亭看雪,為什麼選擇「更定」時分去?這能表現出作者一種什麼心境?

答:此時遊人已經散去,環境安靜。

表現作者追求一種淡泊寧靜、超脫世俗的心境。

3、 「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獨」字的表達效果

(1)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

(2)充分體現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谷的生活方式,表現了他孤高自賞、自命清高、潔身自好,不與俗人為伍的孤獨。

(3)暗示作者的「痴」,為下文埋下伏筆。

4、本文採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來寫景?寫景時採用了怎樣的順序?

答:採用白描手法來寫西湖雪景。

採用了從整體到區域性的描寫順序。在整體描寫中,又採用了由上到下的順序;在區域性描寫部分,又採用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的順序。

5、「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此句中的量詞在表達上有什麼妙處?

(1)極富形象性和層次感,有遠近、有高低、有濃淡、有疏密、有大小,展現出乙個微妙而靈動的意境。

(2)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蒼莽的自然進行對比。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滄海一粟之感慨。

6.找出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並用精彩語言描繪這幅雪景圖。

答: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冰花一片瀰漫,天、雲、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冰花一片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見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點,我的船像一片飄在湖中的芥葉一樣,船上的人像兩三粒小小的公尺粒罷了。

7、「強飲三大白而別」「拉餘同飲」兩句中「強」和「拉」二字表現出人物什麼感情?

答:「強」表現作者的喜悅和豪爽心情;「拉」表現客人的喜悅心情。

8、文章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後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文章末尾又出現了舟子,這是不是矛盾?

答:不矛盾。在作者看來,芸芸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猶如不存在,這樣寫突出自己與舟子的志趣不同,表現作者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9、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餘嗎?為什麼?(寫湖心亭巧遇的情節的作用?)

答:不多餘,這是闢出另一境界,給人以一種欣逢知己的驚喜。也是「看雪」行動的延伸。能夠真實地體現作者喜極而悲的情緒變化。

10、「痴」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寫出作者什麼心情?

答: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和清高孤傲的情懷。

11、文中舟子用「痴」評價相公,從文章內容來看,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的「痴」?

「痴」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1)a、「是日更定」說明時間之早。

b、「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說明這是冬季最冷的時候,而且大雪連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麼聲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靜,沒什麼好看的,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的「痴」。

c、「獨往湖心亭看雪」說明張岱是獨自一人在這麼冷的天,這麼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見他的「痴」。

(2)表達作者幽遠脫俗的閒情雅緻和清高孤傲的個性。

12、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作用?

答:(1)舟子說「痴」體現了俗人之見。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痴」字的讚賞,作者的確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痴迷於世俗之外的雅情雅緻。

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穫頗大,印象極深。

(2)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景,痴人不止「我」乙個,側面烘托了作者清高孤傲的性格及超凡脫俗的志趣。

13、由本文的意境,你聯想到了哪首古詩?請你完整地默寫下來。並說說兩篇作品借相似的雪景抒發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答:(1)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湖心亭看雪》借西湖雪景,表達張岱清高自賞的感情和幽深的故國之思。《江雪》借寒江雪景,表達柳宗元遺世獨立的孤傲和懷才不遇的孤獨。

14、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常把「痴」理解為一種執著的追求達到了渾然忘我的那種最高境界。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文人、痴人,你能舉出幾個嗎?你怎樣理解他們的「痴」?

答:①陶淵明看不慣官場黑暗,歸隱田園;②杜甫憂國憂民,茅屋破漏仍想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③劉禹錫身居陋室,仍安貧樂道,獨守高潔傲岸的節操。④周敦頤鍾愛蓮花,以蓮明志,表達自己的潔身自好、不慕名利。

⑤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開篇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他們不跟世俗往來而又有自己獨立的操守,具有遺世獨立、超然物外的情操品質。他們的這份「痴」,是一種執迷,一種態度,一種情操。是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是不隨俗流的生活方式,是超然物外的雅情雅趣。

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 與山 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導學案 劉翠真教學目標 1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指導學生背誦本文。2 通過反覆朗讀 小組合作交流 教師精講點拔的方法,解決疑難問題。3 通過對比賞析,體會本文的用詞簡練與白描的寫作手法。二 重點難點 1 重點 體會本文的用詞簡練,指導學生背誦。2 難點 用詞簡練與白描的寫...

湖心亭看雪

主備 楊俊娥審閱 八語班級姓名 教師寄語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課前熱身 知識貴在積累 白描與渲染 烘托 白描,就是用平實的手法來描述。李煜擅長用此手法描寫自己心境,比如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就是直白地說自己心思很亂,滋味不好受,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