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職業能力複習題

2021-03-04 07:34:27 字數 4904 閱讀 7882

注意:1、 案例題:除說明運用的是什麼理論(要答出這個理論的詳細條目)外,還要說明案例中的哪個部分運用的該理論中的哪個條目。

2、 論述題一定要展開。

3、 聯絡實際的一定要聯絡實際!

4、 有的設計題我沒有時間弄,過兩天一定能加上。

5、 本內容也可訪問

的**空間日誌。

名詞解釋:

[說明:

1、能記的就記住;

2、記不住的,至少要能記住紅色字,到考試時自己擴充套件

3、注意:藍色字部分是注釋。]

1.1教師職業能力:是教師以順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務為特徵的職業活動能力。(p1)

1.2職業威望:是一種職業與其他職業的相對地位。是所有社會成員根據個人的職業給予他的敬意程度。(p7)

1.3智慧型技能:是人運用語言、符號、規則、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p11)

1.4動作技能:是人的通過某種特定動作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如閱讀、書寫、演講、繪圖、舞蹈、唱歌、體育活動技能等,按照動作要求完成任務的能力就是動作技能。(p12)

2.1教學能力: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具體地說,包括教學認知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組織研究性學習的能力。(p22)

2.2教學認知能力:主要是指對各教學要素,如學生及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領會、分析、判斷能力。

主要表現為:領會課程標準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學生能力。(p23)

2.3教學設計能力:是指教師課前對各種教學要素,如學生及教學目標、內容、策略、方法、環境等進行詳細的計畫和安排能力。

主要包括教學目標設計能力、教學內容整合能力、教學策略設計能力、編寫教案能力。(p23)

2.4教學實施能力: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教學方案、解決具體教學問題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的能力。主要包括課堂調控能力、實施教案能力、教學應變能力。(p24)

2.5教學反思能力:是指教師為了成功實現教學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支援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能力。(p24)

2.6組織研究性學習能力:主要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完成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和任務的能力。(p24)

2.7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種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程式及其實施措施。(p34)

3.1德育能力:也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3.2第一印象:是指教師對學生最初的認識和感受,也稱「最初印象」,心理學上稱為「首因效應」。

3.3暈輪效應是指人對某事或某人好與不好的知覺印象會擴大到其他方面。(注:暈輪效應包括「光環效應」和「掃帚星效應」)

3.4現象—本質法,這種方法就是直接觀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表現,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對學生有個較客觀的評價。

3.5效應—本體法,這種方法就是從分析事物間的相互聯絡開始,抓住事物變化後產生的效應,由認識事物變化後所產生的效應來認識事物本體。

3.6說服教育法,它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提高思想道德認識的一種方法。

3.7榜樣示範法,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優良品質、模範行為去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方法。

3.8實際鍛鍊法,它是教師有目的、有計畫地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活動,以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方法。

3.9品德評價法,它是教師根據德育目標的要求,對學生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進行評價,給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方法。

3.10自我教育法,它是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積極進取心,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務,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方法。

4.1教師的管理能力: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管理、學生體育與衛生管理、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班集體管理以及依法從教等幾方面能力的總稱。

4.2自學輔導:是一種特殊的個別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或者有專門的自學教材或軟體,或者是教師選定某個章節內容,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堂自學完成學習任務。

這些都需要教師有相應的能力,保證學生按教學計畫完成學習任務。

4.3單元輔導:是乙個單元的課程結束後,面向全體學生所做的輔導。

4.4教育基本法:是國家教育的根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23年)是我國教育基本法,是我國一切教育立法的依據,也是我國一切教育實踐的根本法律依據。《教育法》對我國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機構設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力與義務、教育與社會關係、教育投入與條件保障、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

4.5教育部門法:是根據教育基本法制定的關於某一部門教育的法律。

5.1教師科研:教師用科學研究的態度、程式和方法解決自身工作中的問題,以期提高教育質量並提高自身職業能力的活動。103

5.2課題就是問題,或者是理論研究中應該解決的問題,或者說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5.3調查法是通過問卷、訪談收集資料的方法。

5.4行動研究是泛指以實踐中的實踐者為研究主體,以實踐者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課題,在實踐中並為了實踐所作的研究工作。

5.5觀察法是通過感官感知物件收集資料的方法。

6.1資訊就是用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影象、聲音、情景、表情、狀態等方式傳遞的內容。

6.2資訊能力就是對資訊的獲取、理解、分析、加工、處理、傳遞、運用能力。

6.3資訊獲取能力是指教師能在資訊資源中及時、快速、準確收集到有用資訊的能力。

6.4資訊檢索是指從眾多的資訊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資訊全過程。

6.5資訊檢索系統是根據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的規則對資訊進行整理、組織、儲存,以供使用者檢索的系統,這裡主要指檢索工具。

6.6手工檢索簡稱手檢,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檢索工具來檢索資訊資料的一種檢索手段。

6.7計算機檢索簡稱機檢,是利用計算機檢索系統,從儲存在計算機裡的大量資料中檢索出所需要資訊的一種檢索手段。

7.1教師的書面語言:主要指教師書寫出來的語言,即用書寫形式表達的語言。157

7.2手勢語言:是指教師運用手做各種姿勢來表達意思。166

7.3體態語言: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來傳遞資訊、表達情感、表明態度的非語言的特定身體姿勢。167

7.4暗示:是影響人的心理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手段達到,是接受暗示者對暗示內容的知覺和接納。171

8.1教師的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與他人在思想、行動上的溝通與協調能力。176

8.2教師的協調能力指教師根據交往情境和交往物件的變化,能夠適時地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能力。176

9.1教育機智是指教師面對特定的學生行為或特定事件,通過敏銳地觀察準確地把握行為和事件的實質,果斷迅速作出決策並付諸實施能力。201

10.1教師角色:就是社會對從事教師職業的人的行為所賦予的期望或規範要求,反映了社會對教師責任的期待。220

10.2教師角色認知能力:是指教師在意識水平上對其所應表現的行為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表現出的認識和理解能力。221

11.1心理調適能力:是指能根據形勢和環境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自信心強,意志堅定,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的心理適應能力。(p241)

11.2壓力:是因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導致的緊張、焦慮感。(p241)

12.1教師的自我提高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思想、業務、人格等方面不斷趨於發展和完善的能力。271

12.2教師的學習能力:是指教師為適應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需要不斷吸取有關知識和資訊的能力。271

第一章教師職業能力及其形成與發展

一、單選題:

1.關於人的智慧型結構,加德納認為,人有( 八個半智慧型 )。

2.描述教師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心境狀態變化的理論是( 心境論 )。

二、簡答題或多選題

1.教師職業能力功能有哪些:(1)完善個人修養;(2)提高職業威望;(3)增強職業信心;(4)提高工作效率;(5)保證工作質量。

2.中等學校教師應具有哪些教育工作任務能力:(1)教學能力;(2)教育能力;(3)管理能力;(4)科研能力;

3.關注論的內容是什麼:關注論描述的是一名教師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心理焦慮,但也可以體現教師職業能力成長歷程的某些特點。按關注論的說法,職業能力發展過程可分為:

⑴關注他人階段;⑵關注自己階段;⑶關注教學階段;⑷關注學生階段。

4.角色認知論的內容是什麼:角色認知論描述的是一名教師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角色自我認知特點,也體現了教師職業能力成長歷程的某些特點,按角色認知論的說法,職業能力發展過程可分為:

⑴角色感性認知階段;⑵角色自我中心認知階段;⑶角色比較認知階段;⑷群體角色認知階段。

5.心境論的內容是什麼:心境論描述的是一名教師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心境狀態的變化。

(1)受挫與平靜——參加工作初期,常常會遭遇挫折,由此會體會到自身職業技能水平的侷限性。

(2)穩定與自信——隨著職業能力的提高,面對工作時心態會逐步平穩,信心開始建立起來,這時期是職業生涯的**時刻,最富有進取心和創造性。

(3)保守與低落——職業高峰期過去後,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肯定與尊重,應付工作能力自覺有餘,會逐漸失去進去心,安於現狀,得過且過。

(4)抱怨與退出——職業生涯晚期,抱怨情緒多起來,抱怨自己體力精力不濟,抱怨環境的不如意等,直到終結職業生活,告老還家。

6.典型行為論的內容是什麼:典型行為論描述的是一名教師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典型行為。

(1)準備與模仿——上任新手的典型行為。

(2)積極上進——已有幾年教齡的教師的典型行為。

(3)熟練應變——大約有十年左右教齡的教師的典型行為。

(4)反思與革新——成為專家型教師的典型行為。

(5)墨守成規——教師職業生涯晚期的典型行為。

(6)退縮與退出——教師職業生涯結束時期的典型行為。

三、論述

1、試述加德納多元智慧型理論。(必須要記住第條)

加德納用分類學方法對人的智慧型做出了闡述,即「多元智慧型」結構理論。「八個半智慧型」型別是核心內容。

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型理論是語言智慧型、邏輯—數學智慧型、**智慧型、身體運動智慧型、空間智慧型、人際智慧型、博物智慧型、自我認知智慧型和存在的智慧型(加德納稱「存在的智慧型」是「半個智慧型」——意即還不能肯定)。

「八個半智慧型」源於遺傳,人人都有,是人人共有的能力。

教師職業能力複習題

第一章 教師職業能力及其形成與發展 一 教師職業能力是教師以順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務為特徵的執業活動能力。二 教師職業能力的特徵 實踐性,是職業能力最基本的特徵。穩定性。發展性。差異性。三 教師職業能力的功能 1 完善個人修養。2 提高職業威望。3 增強職業信心。4 提高工作效率。5 保證工作質...

《教師職業能力》複習題

1 教師職業能力 單 是教師以順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務為特徵的職業活動能力。前面還提到的關於教師的提法 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職業能力 教師技能,教育技藝,教育技巧,教育藝術。2 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師職業能力區別與聯絡 簡 辯 教師專業能力是在教師職業準備階段,在師範教育專業獲得的能力,學術性 系統性...

教師職業能力複習題

第一章教師職業能力及其形成與發展 1 教師職業能力 單 是教師以順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務 教師職業能力為特徵的職業活動能力前面還提到的關於教師的提法 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職業能力 教師前面還提到的關於教師的提法技能,教育技藝,教育技巧,教育藝術。2 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師職業能力區別與聯絡教師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