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厭學心理情緒的開題報告

2021-03-04 07:17:46 字數 3042 閱讀 3862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國外的研究——未搜尋到世界討論「厭學(be weary with school,be disguted with school, dislike of school)」的資料,相關資料是「逃學(truancy)」、「輟學(dropout)」和「拒絕上學(school refusal)」的研究。已占有代表性的逃學原因、干預策略的研究包括:peter kooranan 的研究認為逃學行為與學校和班級內的社會相互影響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

barbara sammer 在25個逃學者之間進行了對比研究,他們對四個維度(家庭、友誼模式和興趣愛好、對待學校的行為、認知因素)做了分析認為,逃學的最大原因是厭倦和討厭學校和老師。henry kinherly的研究中發現父母親的教育、放學後無人監管等於逃學有顯著相關。

國內研究

就研究內容而言,一般都比較傾向於針對厭學問題的現狀、原因和對策的綜合研究,他們在這三者的研究中均有所見長於其中乙個方面。周晶晶等在《中學生厭學心理的調查研究》中描述了學生厭學的某些行為特徵,調查了高中生的厭學比例,發現有相當大比例的學生厭學與教師和現存教育制度相關;符秋韻揭示了農村中小學生厭學率隨年級上公升並且達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多項較大樣本的調查研究結果都印證了,我國不少地區中小學生有四成以上是厭學者,通稱為「差生」。

蘭靖、張念蒙的《**輟學論》所界定的**輟學學生群中實際上還包括了仍有學籍但心不在焉的「準輟學生」或「學困生」,兩個群體相加,厭學者的人數規模超過七成,而且隨年級增高而不斷蔓延,初二是厭學學生人數劇增的高危年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師大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學生普遍厭學」,因「喜歡學習」而上學的小學生僅有8.4%,中學生10.

4%,高中生4.3%!劉銀元的研究表明,學生厭學實際上是對以學校課堂為傳播環境的、以教科書為主要載體的社會主流文化的消極態度的表現,社會上的官本位文化、大眾商業文化、嚴厲的學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樂主義價值觀等助長了學生的厭學心理與行為。

另有研究則表明,農村學生的不利的家境、所處的地區社會經濟發達水平和文化環境是其厭學的深刻社會根源,農村初中生大面積厭學既是一種必然,也是一場教育—社會悲劇。方雙虎關於農村初中學生樂學與厭學的對照研究表明,學生的樂學與厭學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優劣,厭學現象的產生並不能歸為智力水平的差異。著眼於對學生主觀根源的一些研究則表明,厭學學生常表現出敏感、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易疲勞、抑鬱、焦慮、稚氣、表達自身感覺困難、注意力不集中、不安全感、繼發情緒紊亂、過分的行為障礙、人際關係緊張等個性缺陷和人格障礙,女生更為突出。

有人提出「用行為主義方法糾正學生的厭學行為」,有人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視角的對策更有利於克服厭學情緒;有人倡導借鑑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學經驗,有人認為需要從網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挑戰中尋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也有人認為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四、本項研究的立足點:

(一)中小學生厭學的事實真相觀察與調查研究

(所有學校參加統一組織的調研,包括問卷調查和專題訪談)

厭學的學生有多大的群體規模、分布狀況、心理生態或厭學的程度、可能的後果。

(二)中小學厭學問題的學校內外根源研究

(具備不同研究基礎的學校自選其中任何一項或多項)

校外的因素(工業化、城鎮化、城鄉社會經濟文化變遷、資訊化、社會民主化、全社會的教育價值觀、學生個體或群體的具體生存狀況、生存發展資源競爭、等等)

校內的因素(教師專業因素、師生交往倫理關係因素、課程與知識資源因素、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因素、學校制度文化因素、學生個體學習習慣與能力因素,等等)。

五、理論框架和實驗設計

1.研究物件重慶市中選出農村小學和中學各兩所(璧山縣內)、城市小學和中學各兩所。(沙坪壩區內)

2.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另外尋求豐富的圖書資料和各種報刊雜誌、先進的網路設施,能為課題的研究提供參考資料,電腦、影印機等裝置能為課題組處理調查材料等提供方便,能為課題研究提供需要的時間和條件。

(二)研究方法:1、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用動態的的發展的眼光考查、把握學生已的厭學情緒的來龍去脈,找到厭學情緒產生的癥結。

2、組織力量通過創設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改進各學科的教學方法、加強向家長傳授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的運用,對厭學學生進行輔導和矯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3、在實驗教師的分析與研究中,重視心理方法和多學科方法技術的綜合運用,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厭學情緒預防方法,並且具有可推廣的價值。

研究方法: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案例分析法、實驗總結法。

六、預期成果:

(一)、準備階段:(2023年7月1日——8月30日)組建研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的計畫、實施、監測、指導等工作。建立課題研究工作匯報制度,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研究進展情況。

(二)、摸底調研階段:(2023年9月1日——11月1日)對選出的四所學校運用上述的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案例分析法、實驗總結法進行研究,及時記錄資料,回報成果

(三)、研究階段:(2023年12月——2023年12月)對摸底調查階段得出的研究結果,進行資料處理,討論研究。比較得出一下幾個方面的結果:

厭學的學生有多大的群體規模、分布狀況、心理生態或厭學的程度、可能的後果。中小學厭學問題的學校內外根源研究。人性論、社會學、文化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視角的學理研究與反思。

(四)、成果驗收階段:(2023年1月——3月)

(1)整理所有的課題資料,撰寫最終成果**,做好結題的申請準備工作。

(2)申請結題驗收和研究成果的鑑定。

七、實驗可能存在的困難及對策

困惑:1、我們心理學理論基礎差,研究能力不強。

2、厭學研究的少,有深度的理論支撐少。

3、厭學心理科學性的測試的量規制定和操作較難,特別是對測試資料的綜合分析更難,不利於研究中規律性結果的發現。

對策:1、多多向老師尋求幫助,學習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研究能力。

2、拓寬資料**,增加研究方法和研究力度,創新性的進行研究,並尋找新的理論支援

3、將厭學心理科學性的測試的量規制定和操作簡單化,盡量從容易分析與操作的方面進行處理,規律的總結保持細節與全域性的統一,盡量得出科學的、有意義的結果。

八、經費預算

1、調查問卷:**卷50份,修訂卷500份共計55元

2、去調查學生家的車費。其它學校3次每次往返車費30元共去4人,共計300元

一共合計:355 元

中學生厭學情緒團體心理輔導

目的 激發厭學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物件 中學的厭學學生十人左右 學生自願報名,心理老師經過全面的了解,以組建同質性團體輔導小組的原則篩選確定 指導者 心理輔導教師 時間 每次50分鐘,第 一 二 三次之間的間隔各為一周,第 三 四 五次之間的間隔各為兩周。活動過程 第一次活動 學海相識 目的 ...

學生厭學心理輔導

內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現象的原因,並提出矯正厭學心理的方法。筆者認為它對解決學生厭學問題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關鍵詞 學生厭學心理輔導 在我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著厭學心理。厭學心理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心態。厭學心理產生與發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他...

小學生厭學情緒矯正的嘗試

學大昌平校區徐德金 厭學,實則是指小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的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的情緒和冷漠的態度,並且在客觀行為上表現為不願意努力,怕苦畏難,沒有強烈的進取心。相信長期奔波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一定深有同感 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最讓人棘手的莫過於轉化學生的厭學情緒。筆者也時常聆聽老師和家長們的感嘆 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