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與展望

2021-03-03 20:27:27 字數 4953 閱讀 1808

2005-8-22 星期一中國企業人才網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精神,高等院校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又成為素質教育的根本。

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迫切問題。

一、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及特點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內容。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渴望成才,準備獻身事業,報效祖國,積極思考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社會角色,其危機感和使命感明顯增強。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學生在社會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和衝擊下,觀念上、道德上產生了錯位和傾斜,使得青年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

其一、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知識經濟條件下,社會對大學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學生的文明素質卻令人擔憂。一些學生以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強調個人本位,社會、集體次之;在物質和精神關係上,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展,忽視遠大理想和目標,不少人把實現較高經濟收入和安穩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實惠、求實用,從而淡化社會責任感,甚至陷入極端個人主義的泥坑;在索取與奉獻關係上,則一味地強調索取,認為個人貢獻應與社會索取相等價。

還有部分學生在價值觀取向上過於急功近利,敬業意識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範。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很強,希望盡快擺脫社會和**對他們的監護,於是向社會發出「請相信我們」的呼喚。但是由於他們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較差,因此,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不能正確掌握善與惡、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高尚與卑劣、榮譽與恥辱的界限,進而出現了道德觀念淡薄、生活行為失範等現象。

在個人文明舉止方面,有些學生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隨意性。隨意、庸俗被少數學生看作是一種「瀟灑」,而對道德、紀律的蔑視與叛逆卻被看作是有個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體驗、生理要求,面忽視男女雙方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責任,甚至有個別學生對學校嚴令禁止的婚前性行為的做法漠然置之,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

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學生對這一體現大學生責任感與文明程度的規範未加重視,甚至行為失範:考試作弊、損壞公物、隨地吐痰、買飯加塞等現象時有發生。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樂。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高檔化,在現代生活消費意識薰陶下,青年學生也紛紛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檔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時行樂,吃講排場、穿講高檔、玩講多樣、相互攀比、超前消費。

生日及節假日往往成為他們物質消費的慶典,狂歡宴飲、揮灑人生,甚至一些來自邊老山區的學生出現不惜「借錢過好日子」。而對提倡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嗤之以「小農意識」;在學習方面,貪圖安逸,缺乏積極進取向上精神,聲稱「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的所謂「治學原則」;在愛護保護他人成果方面,表現出道義上的缺失,隨意破壞、剽竊事情時有發生。

如上種種現象表明了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仍處於乙個比較低的水平,這與黨和國家對於青年學生高素質的思想要求相差甚遠,與肩負未來的歷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市場經濟體制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是競爭體制有利於促使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促使進取觀念、平等觀念、價值觀念、競爭觀念等新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和強化,從這一方面來說,大學生人生價值取向趨於務實,即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是個人意識的覺醒,值得肯定。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市場經濟體制形成過程中其消極因素也是非常明顯的。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等腐朽醜惡的現象沉渣泛起,並很快成為一些人衡量價值的標準,而社會又未能適時確立更完善的價值標準,導致部分大學生過於關注自身生存狀況和發展條件而削弱了對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學生注重實惠的目標和追求,無不體現了對崇高精神的追求。

另一方面,黨風、社會風氣不正,少數領導幹部以權謀私、****、崇尚奢糜等腐敗之風也極易造成大學生對社會消費產生不平衡心理,榮辱觀發生倒置性變化。一些領域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東西屢禁不止。在這社會負面現象的影響下使部分青年學生走上了躬行踐履的道路。

(二)、學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與管理未能很好地結合,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說理,輕管理;重形式,輕內容的弊端,而過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體系,也因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行為引導和約束。由於較少把大學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選擇能力同具體規範協調起來,不少學生受同鄉、好友感情的驅使,無視學校紀律,參與打架,搞同鄉會,甚至代人考試。

校園中大學生重人情、輕法度的現象也從另一方面加劇了道德文明的偏離。

(三)、家庭教育欠缺和過分溺愛。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也是基礎文明教育的起點,要教育子女成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須從家庭教育開始。然而現實表明,家庭的基礎文明教育是不容樂觀的,一方面由於我國現在仍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還不夠,家長文化程度的偏低,決定了學生接受家庭基礎文明教育是低層次的、不全面的。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後期出生的獨生子女已開始進入大學,由於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過分溺愛。不少學生已習慣以我為中心,「人人為我」視其為理所當然,至於「我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願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師長、敬老愛幼觀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壞習氣養成了。一些家長寧願自己吃苦受累,節衣縮食,也要讓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體體面面上學,對他們有求必應,很少甚至不去過問他們的花費去向,這無疑變相地鼓勵了孩子的高消費,滋生了擺闊氣、講排場的惡習。

(四)、大學生道德心裡的不成熟。不少學生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甚至我們從中還可以觀察到某些兒童時心裡的殘留,如有意試探紀律的邊界,明令禁止的卻偏要去做,不處分到頭不作罷。另外,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學生對日趨多元的道德標準有時尚不能加以正確選擇,面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道德、不文明的現象,不能自覺地去身體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規範,有的大學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脫節。

因此提高大學生文明水準,重視大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大學生道德品質已勢在必行。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培養的內容及途徑

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積極探索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是我們進行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培養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堅持用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國傳統文化是包括哲學、教育、史學、經濟、文學、藝術、宗教、科技為主要內容的中華民族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則是乙個跨越人類生存時空的概念,具有超越歷史階段的綿延特性。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和體現,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型的結晶。

它以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深刻的蘊涵、高遠的意境、恢弘的氣慨,凝聚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體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偉大的精神風貌和氣質,表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現出富於民族特色的理論特質和人文價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這些優秀的道德理論和文化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堅持用這種民族的傳統精神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增強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從而鍛鍊出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的責任。

(二)、加強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多數青年學生在觀念上都能夠認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等公德意識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識行為的體現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水平卻表現的偏低。

在大學的校園裡,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大庭廣眾之下,勾肩搭背,摟摟抱抱;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抽菸喝酒;打架鬥毆;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等。雖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僅是一部分人所為,但是卻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而社會公德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順利進行所必須的,它是一種公共服務行為規範,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這種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總體水平的提高。鑑於此,加強大學生的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首先要提高認識。社會公德要求的文明範疇是最基礎的文明行為,如果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連這些基礎的文明行為都做不到,那將是教育的悲衰。因此,高校必須意識到,公德教育是關係到能否培養合格人才的問題,而人才的素質又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之一。

為此,許多國家對學生的價值觀及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視。英國教育部頒發的道德教育大綱中明確規定:學校必須向學生傳授道德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誠實、信用、尊重別人權利、愛惜他人財物的良好品質。

日本則以其良好的國人素質,讓世人看到了道德教育之成效。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有知識,會做事,更重要是會做人。因此,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學生的基礎文明建設和社會公德教育作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並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其次是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公德教育不僅僅只是喚醒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更重要地是對大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加強管理,包括公德行為方式的選擇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加強管理是為了更好地育人,而優良的育人環境,優良的校風校紀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須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證。

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是養成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只有思想教育而無具體措施,容易流於空對空,文明習慣、優良傳統、優良作風不容易養成。學生懂得應該怎樣做,在行動上卻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強調養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覺的文明行為,學生雖然知道必須這樣做,但在內心裡並不自願,甚至往往形成牴觸、逆反心裡,只有把養成教育和管理結合起來,才能形成自覺的文明風尚和文明習慣。

在日常管理服務中,我們要強調環境對育人成才的影響,在大力加強養成教育的同時,切實加強管理。好的文明行為將得到鞏固,強調管理也是教育,並不是片面強調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過程中加強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強「養成」教育。教育是為了提高自覺性,而管理則是使這種自覺性形成習慣,使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貫徹落實,只有形成文明的習慣,社會公德才能形成。

實踐證明,公德教育就應以社會禮儀常規教育為起點,進行養成教育,使大學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這不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學生做人最基本的條件,決定著大學生能否以乙個文明人的姿態步入社會。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思考

作者 楊維磊徐克明 速讀 下旬 2014年第11期 摘要 高校學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職業誠信,職業忠誠,受到當今社會以及家庭教育的影響,產生了許多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尤其對於剛進入大學的這些學生來說,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須進一步強化學科建設新意識,進一步...

志願服務活動在提公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研究

摘要 志願服務活動是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補充。只有認識和了解志願服務活動在提公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起到的現實意義,才能從根本上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文章旨在對志願服務活動提公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實意義進行研究,以對志願服務活動建設提供思考建議。關鍵詞...

提高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摘要 育人先育德。我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以就業為導向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而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如何,又直接關係到我國產業大軍的素質,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本文通過自身從教以來對中職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刻體會,結合當前中職學校學生思想德育素養的實際情況,提高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需構建乙個對於未成年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