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體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及案例

2021-03-04 04:36:41 字數 1708 閱讀 5609

一、 在活動體驗中激發學習興趣

在幾何入門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體驗讓他們發現問題,引發他們積極思考。教師把學生引入到與所提問題有關的情境中,促使學生急於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產生強烈的學習內驅力,形成理想的教學氛圍。學生在濃厚的興趣和慾望中學習幾何,並通過**、發現、思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最後獲得問題的圓滿解決。

案例一:三角形的中線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為大家表演乙個雜技,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用筆尖頂住三角形紙板,另乙隻手旋轉紙板,此時紙版飛快並平穩地旋轉著。

教師:請大家也來試一試,號嗎?

學生紛紛嘗試起來,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

教師:為什麼失敗?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嗎?

教師詳細地講解原理,學生豁然開朗。

教師帶領大家動手操作,折折畫畫,讓學生充分理解三角形中線的定義,找出了三角形中線的一般規律;然後讓學生再做一次用筆尖頂三角形紙板的實驗,這一次大部分都成功了,大家笑逐顏開,心花怒放。

教師適時作出歸納:此實驗成功的關鍵是找到三角形三條中線的交點,及三角形的重心。

二、 在活動體驗中理解幾何概念

幾何概念是進行判斷、推理的基礎。幾何概念的形成可以千變萬化,但如果沒有理解其根本和實質,那麼形式的每一種變化都會給學生帶來新的思維障礙。在幾何教學中我們常發現,一些學生對幾何概念的本質屬性認識不深刻,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種情況的出現,表明學生在學生中並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幾何概念。有些幾何概念如果能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學生也許會茅塞頓開。長期以來幾何概念教學是幾何入門教學的難點。

筆者在幾何概念教學中,試圖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從學生動手操作的角度去實施概念的形成。

案例二:圓的定義

取一根繩子,把它的一端用圖釘固定在畫板上,另一端縛一支鉛筆,然後拉緊繩子,並使它繞固定的一端旋轉一周,那麼鉛筆在畫板上也會畫出乙個圓來。

由於學生對圓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如一輪紅日、十五的月亮、茶杯的底面等,因此常常將圓與圓面混淆在一起。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對上述實物進行了抽象,他們明白了圓其實是一條封閉曲線,而不是生活當中的乙個圓面,因而加深了對圓的定義的理解。這種在活動體驗基礎上的心智能力發展模式,適應了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

三、 在活動體驗中發現幾何定理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數學原理的教學大都是直接展示給學生,而忽略了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意無意地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這種壓縮或省略學生的思維過程,直接讓他們得出結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如果忽視學生知識的發生過程,削弱學生從感知到概括的過程,急於得出自己的教學結論,那麼結果勢必是學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與概括之間的思維斷層。

這樣的做法無法保證教學的質量,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

案例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請學生剪乙個等腰三角形(如圖),沿過頂點 a且垂直bc的直線對折,使b與c重合,學生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由於∠b與∠c的兩邊分別重合,得出∠b=∠c,驗證了「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2)由於∠bad與∠cad重合,得出ad是∠bac的平分線。

(3)由於bd與dc重合,得出ad是△abc的中線。

(4)由於∠adb=∠adc,且∠adb+∠adc=180°,得出ad是 △abc的bc邊上的高線。

上述活動體驗,直觀、形象、生動地驗證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能啟發學生證明此定理時運用輔助線作法,幫助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並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輔助線進行一題多解。這樣讓學生動手探索,自己發現得出的結論就會印象深刻,從而加深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

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一般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 教師利用評價的結果可以明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 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狀況,從而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計畫與教...

課堂反思在教學中的作用

伴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大部份教師在課的準備和設計方面比較重視,注重最大限度的強化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 自主學習 的習慣,大力倡導 質疑 的學習精神,可在課堂教學的反思和總結方面卻有較大空白。著名的孫啟民老師曾經在 說反思 一文中這樣說道 反思是中小學教師獲...

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摘要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學生都在不同程度的接受新事物。他們無論從身體還是知識都處於迅速發展 日臻成熟的時期,他們需要情感的滋潤,也需要情感的宣洩。作為一線的教師,應該注意把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關鍵詞 情感提高培養激發 作為乙個教師,我總認為,只要自己精通業務,勤奮工作,對教學認真負責,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