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課程改革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的感悟

2021-03-04 04:33:40 字數 3336 閱讀 7760

教學案例學習

新課改的

感悟高一年級數學組

王明對新課程改革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的感悟

來到曲沃中學工作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我明白在新課改形勢下,我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來不斷提高自己。下面是我這段時間以來工作之中的心得體會。

我在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改革的感悟:

1、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先後召開了「課改的意義」、「課改中教師角色怎樣轉變」的交流會。使全體教師掌握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並依據這些理論進行課堂教學,實施課程改革的教師也實現了舊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語文採取了嘗試「三步」教學法,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動手寫作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然後進入課文的學習(帶著自己碰到的問題),最後可模仿借鑑所學課文內容修改自己的習作。傳統的教師泛泛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

具體做法是:

1、確立乙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乙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才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啟用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 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 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但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總之,隨著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我在班級管理中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感悟: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應追求的理想目標。怎樣才能實現理想中的班級管理模式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班級管理中的人際關係

怎樣才能建構起班級人際關係,而且要達到最優化呢?具體有如下方法:

1、情境薰陶法。情境對班級人際關係的改善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以下問題:加強班級內的學風、班風建設,使班內形成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凝聚能力形成正確的集體**,對協調人際關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實踐鍛鍊法。實踐對學生來說,既包括課堂內也包括課堂外的。首先,在課堂學習中建構集體性學習模式。

受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的影響,儘管有些教育者曾做過相當大努力,力圖打破舊模式,但都跑不出傳統思想的怪圈,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事實證明上述師生關係不利於學生之間的資訊交流,妨礙了人際關係的建構,因而課堂上也應採取集體式學習。

二、班級管理中的公平問題

1、重視班級的社會化功能,忽視了班級的個性化功能。

班級對學生的社會化功能主要表現在按照社會要求對個體的社會同一性的教化、定向和控制,其功能的作用方式是對學生施以環境和教育的外部影響。班級對學生的個性功能表現為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徵、水平及其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以社會化影響為**,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2、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

正式群體通常包括班級學生集體、班級共青團集體和少先隊等負責組織開展全班性的活動,此外還有些興趣小組也屬於正式群體。這個群體目的任務明確,成員穩定,有一定紀律和計畫,經常開展活動。非正式群體是學生自發形成或組織起來的群體,它包括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關係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學生群體。

非正式群體的特點是自發性、相容性、不穩定性和易變性。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共存,對學生身心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但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班主任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的不平等現象,甚至對非正式群體產生了歧視。

班主任應正確對待非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它確有活力,是學生進行學習、娛樂、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彌補正式群體的不同,因而課後每位同學都有過非正式的小群體生活。

當然,非正式群體也有盲同性、消極性。

例如:過分投入非正式群體生活,不關心學業;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允許其他同學加入,不團結同學;有的則迷戀於吃喝玩樂,甚至違法亂紀。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的正確引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如果老師不能正確對待非正式群體,將使他們和正式群體的同學對立,不利於班級管理。因而老師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可偏愛正式群體,非難、歧視和打擊非正式群體,要善於引導他們和正式群體團結起來共同實現共同的目標,為建設好班集體發揮各自的作用。

3、重視優秀學生,忽視差生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不一樣、學習習慣不一樣等差別導致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不一樣,因而有的佔據優勢地位,部分學生處於不利地位。而班主任老師在管理中一般會重視優勢學生,而忽視了處於劣勢的學生,這就出現了教育不公平現象,最終導致班內出現兩極分化。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堅持一致看待原則,不管是何背景,都是我班級中的一員,都應平等對待。

三、班級管理中的資信制度

所謂資信制度,是指在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前提下給班上每個學生的信譽進行計分量化,以此來促進學生自覺、自主地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管理班級。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受教育者向著有信譽的方向發展;二是教育者應培養受教育者自覺愛護自己信譽的良好習慣。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絡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學生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新課程改革中的歷史教學反思

一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現代歷史學習方式的運作以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為先決條件。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學習歷史不再是負擔而是享受。課堂學習已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課外自主安排學習。視歷史老師為良師益友,產生了主動與之對話的強烈願望。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我思考 自由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創新立異,充分尊重學生的...

在教學實踐中對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再思考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以下稱 標準 反映了對數學課程的新認識,既受到歡迎,又在經歷著挑戰。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落實課標理念呢?本人根據教學實踐,闡述新課程在實驗中的問題與思考。1.課程的多樣性與考試的統一性應該取得平衡 高中新課程為不同志向 不同數學需要的學生設定了五種不同的選擇 選擇1 讀完高中準備進...

對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反思

一 重視過程與情感目標,但不能忽視 知識 目標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 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 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