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半截蠟燭

2021-03-04 04:32:09 字數 4884 閱讀 6871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任延煥《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乙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事,讚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課前,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這三個環節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公升趨勢的。危險越大,時間越緊迫,敵人越**,才能越顯出伯諾德夫人一家的處境,才可以顯出他們一家的勇敢機智,才真正顯出他們一家的愛國,才使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上課前,我仿照本文所述找來半截蠟燭(也插上小金屬管,內藏一紙條)並在課堂上同步點燃,為了渲染氣氛,我還用簡筆畫畫出乙個「超級大炸彈」,有一根「導火索」,並根據課文程序及時用簡筆畫畫出「半截蠟燭」——不斷變短的半截蠟燭。

師創設情境:「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這情報也許是自己部隊的作戰計畫,也許是敵人的又乙個陰謀行動。

現在,蠟燭已經被敵人點燃!」

師引讀:萬一蠟燭── 生齊讀: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

師引讀:這樣── 生齊讀: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師: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便圍繞著這半截蠟燭打響了──引導學生潛心讀文悟情,深入體會人物的心情,並適時地讓學生表演,並不斷指導朗讀,讓人物形象走出文字,走進學生的心靈,把愛國深植於腦海中。

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隨著教學程序一次又一次地把蠟燭畫短——和課堂上點燃的蠟燭相呼應。並把「超級大炸彈」的「導火索」不斷變短,使學生深深感受越來越緊張的局面。

師:面對險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辦法與敵人周旋。看起來方法不一樣,但「不一樣」中是否也有著某些「一樣」呢?默讀課文,仔細想想。

生:他們的目標一樣,就是保住蠟燭。

生:他們一家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師追問:怎麼一樣?

生:他們當時心裡都很著急。

生:課文中說兩個孩子「臉色蒼白」,「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這些都可以看出他們當時心裡很緊張。

師:他們的緊張心情表現在神情舉止上了嗎?

默讀課文,口頭填空。

出示:「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伯諾德夫人把蠟燭吹熄。

在鬥爭的最後時刻,傑克___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___地坐待著。

小女兒杰奎琳___地對德國人說完,得到同意後,____地端起燭台上樓去了。 學生口頭填空。

師:看看他們三人的表現,有一樣的地方嗎?

生:他們都表現得很鎮定,不慌不忙。

師:請選擇乙個人物說說。

生:兒子傑克的表現給我的印象最深。讀第5自然段描寫傑克的句子傑克在自己的計謀沒有實現的情況下,能夠隨機應變。

儘管厄運即將來臨,可他仍是那樣「從容」,「默默地坐待著」,一點都沒有反常的表現。

生:我特別欣賞小女兒杰奎琳。在當時那樣緊張的情況下,她小小的年紀竟然表現得如此機智。

師:請大家「瞻前顧後」,聯絡第7自然段想想,得到的體會會更深。大家一齊讀第7自然段。生讀讀到這兒,你在想什麼?

生:我想說,好險啊!

生:我終於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師:就請你們帶著自己的這些想法再讀。

課堂上「由扶到放」、「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為人;談談對傑克、杰奎琳的了解。在閱讀中,鼓勵學生談內心體驗的理解,成為真正的讀者。 當然,教學中有些學生還是在把握人物的情感時語言還是顯得蒼白,不夠豐富、深入。

抓空白處深入體會

——《白楊》教學反思

中心莊小學任延煥

《白楊》一課,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課堂片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你對白楊樹的了解。

生:我知道白楊樹非常直。哪需要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

師:是從爸爸的介紹中了解到的嗎?

(出示句子: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請大家讀讀。生自由讀。

師:請默讀1-3自然段,畫出詞句體會一下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生:它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幾乎沒有什麼生命存在。

生:那裡天地是渾黃的,經常飛沙走石,狂風四起。

師出示**,這裡常年乾旱,並經常有沙塵暴出現,風沙一起,遮天蔽日,可謂是生命的禁區。可就在這大戈壁上,卻有一點綠色,那就是高大挺拔的白楊。請同學再來讀爸爸的介紹。

生讀,師再次(出示句子: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 】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大家想象一下,白楊樹還可能生長在哪兒?請試著填進去,說給大家聽。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城市街道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公路兩旁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我們的校園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沙漠邊緣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祖國邊疆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師:是的。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山區還是戈壁,哪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不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大家對白楊還有哪些認識?

生:它很堅強,不怕任何災害。

師為學生引讀前半句,學生接讀後半句。

遮天蔽日的風沙來了,它還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滔滔不絕的洪水來了,它還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持續數月的乾旱來了,它還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拳頭大小的冰雹來了,它還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白楊樹的性格是這樣的堅強,生命力是這樣頑強,讓我們讀一讀並背誦下來。

生齊背師:爸爸僅僅是介紹白楊樹嗎?

生答不是,他還在表白自己的心。師請大家再次讀,說說你的們的理解。

生:爸爸的心也想孝敬自己的父母,但更堅定扎根邊疆的心。

生: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長大成為邊疆建設者。

生:爸爸還想更多的人像白楊樹一樣,哪需要,就去哪成為棟樑之才。

師再次讓學生背誦爸爸的話。生深情背誦。

反思:這節課,最讓我感悟到的是抓空白處深入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多讀善思,假若思而無路,視覺、知覺接受的資訊向中樞神經的傳遞就會受到障礙,老師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主要內容之後,便直奔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話)、難點,引疑激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後按照「形象——特徵——象徵意義」的思路引導學生在讀中生疑,深思、釋疑,逐步完成認識由表及裡的過渡。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抓空白處」讓學生想象、攻破重難點,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逐步認識到「爸爸」的「心」。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想象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任延煥案例片段:

師: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乙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認他是乙個很天真單純的孩子。

師:能說說你從課文的什麼地方體會得到的嗎?

生:他對做的夢很感興趣,夢中的情景記得那樣清楚。從夢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愛的,所以夢才是那樣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這樣的夢,就以為自己有飛行的天賦,很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說明了她的天真了。他還把夢講給同學聽。

師:你怎麼知道他把自己的夢講給同學聽呢?

生:因為課文中寫著,「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也會在夢中飛騰。」「終於」和「弄明白」說明他一定跟夥伴說過自己的夢了。

師:你說的還真有道理!有時這裡不光能感受到她的天真,誰來讀一讀這一段,看看我們還能感受到什麼呢?

生:(讀)

生:我覺得她還是個愛**的孩子。你們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樣來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條魚,都會翻來覆去的看個仔細。

生:我覺得他是個善於想象的孩子。他從地圖聯想到了人的變化過程,並且,都把每個階段分了時間,正好折合成九個月

師:那麼還從哪看出他還愛**呢?

生:從問老師為什麼會飛翔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愛**。

師:請大家練習讀一讀這個部分,看能不能把「我」的特點讀出來。(指名讀後,請同學評議)

生:我覺得讀出了「我」和小夥伴愛**的特點,尤其是問老師的話,讀出了追問的語氣,使我們好像看到了「我」和小夥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個小小的建議,以為是追問,是不是問話讀的急迫一點,這樣就更能體現他們的特點了。

師: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分角色再讀一讀吧!

師:通過我們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和想象的孩子,難道他有那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了!

分析與反思:

《童年的發現》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候的乙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講述了作者童年時候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本課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了剛才的閱讀訓練,就如同有了階梯,從表層的「發現」,到內在的特點;從淺顯的「天真」,到深層的「善於**、熱愛學習」,通過邊讀邊悟,既把握了課文內容,又感受了人物的特點,從而產生對人物的敬佩之情,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橋》教學反思

中心莊小學任延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時,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強化閱讀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及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在教學中逐步地實施師生之間互動評價,通過豐富的課堂閱讀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地關注自我,認識自我。於是,我在教學《橋》這一課時,注重了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和他的大黑騾子 教學反思 杏花泉中心小學陳春花 小語課堂應該是兒童的語文課堂,教師的教學行為都應該本著 一切為了學生的學,一切有利於學生的學,一切促進學生的學 教學成果的呈現都必須指向學生的學,落腳到學生的學,促進學生的學。教,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一種傳授知識 技能的行為,因此,我校的 以學定教,練在課...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了 半截蠟燭 現在再細細的品味,我覺得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整個課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打破以往的教師牽鼻式引領學生 文字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以乙個核心的問題展開交流,教學中我沒有任何的引導,重在學生自主的交流,將自己的理解感受更好的表達出來。可喜的是本班的學生在小組匯報時都非常積極 主動,人物...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了 半截蠟燭 現在再細細的品味,我覺得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整個課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打破以往的教師牽鼻式引領學生 文字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以乙個核心的問題展開交流,教學中我沒有任何的引導,重在學生自主的交流,將自己的理解感受更好的表達出來。可喜的是本班的學生在小組匯報時都非常積極 主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