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讀後感

2021-03-03 20:27:29 字數 2405 閱讀 1474

**群體的暴力——《烏合之眾》讀後感

《烏合之眾》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的經典名著,首次出版於2023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大眾心理學的開山之作。結合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歷史,作者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個人聚集成群體時的心理變化,指出個人在群體中會喪失理性,沒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傳染,變得極端、狂熱,不能容忍對立意見,因人多勢眾產生的力量感會讓他失去自控,甚至變得肆無忌憚。

這本書算不上嚴格意義的學術作品,因為勒龐充分發揮了其高於常人的洞察力,通過自身敏銳的直覺感受去描繪群體心理的圖景。正因為他擺脫了中規中矩的學術論述,反而使得這本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勒龐帶著保守主義和精英主義的立場,入木三分的剖析著群體心理的特點和作用機制。

一、群體的道德

在作者眼中群體具有這樣一些共同的特點:衝動、易變、急躁、易受暗示、輕信、誇張、單純、偏執、專橫和保守。通過這些詞藻的描繪,讓讀者看到了群體潛藏著巨大的破壞力,似乎群體像一群脫了韁的野馬,或者是一股從山頭湧出的洪水,隨時可以摧毀和吞噬周圍的一切。

在此基礎上,作為人們共同生活的準則與規範的道德,似乎與群體沒有了半毛錢的關係,但是作者從另一層面論述了群體的道德,即當把捨己為人、自我犧牲、不計名利、獻身精神和對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內容時,則我們可以得出群體經常會表現出很高的道德境界的結論。二戰時期的日本,軍國主義甚囂塵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武士道精神貫徹人心,這些都說明,群體在墜入瘋狂的瞬間,所彰顯的道德境界有多麼的「崇高」。

二、群體與領袖

勒龐認為,群體的精神力量轉換為實踐力量的過程離不開領袖的引導。領袖是這樣一種人,他們經常感情用事,而缺乏理性思維;他們缺少自我保護的本能,孜孜以求的唯一回報就是以身殉職;他們具有某種精神信仰,無論這種信仰是宗教的、政治的或社會的,也無論這信仰的物件是一本書、乙個人或一種觀念,他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信仰去讓信眾的靈魂裡喚起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讓乙個人變得完全受自己的夢想奴役。 最為重要的是,強大而持久的意志力可能是領袖們的共同品質,這是一種極為罕見、極為強大的品質,它足以征服一切。

印度聖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美國的馬丁路德金,他們都有著自己堅定的信仰,並且信仰一旦明確,就會為之奮鬥一生,孜孜以求燃燒自我,他們的慷慨赴義,照亮了群體的內心,讓一種理念最終演變成一場持久而激烈的運動。

此外,勒龐還提到了領袖煽動群體常用的動員手段:斷言法、重複法和傳染法。勒龐指出「做出簡潔有力的斷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證據,是讓某種觀念進入群眾頭腦最可靠的辦法之一」。

「2023年世界末日論」之所以一度讓人恐慌,正是由於世界末日限定日期的斷言具有潛移默化**力。重複法一言以概之就是,「謬論重複一千遍,也會成為真理」。傳染法實際上道出了群體中的個人具有盲從的特點,周圍的人的一致看法和行為,很難讓人獨善其身,更談不上標新立異了。

三、群體的暴力

其實群體分類有很多種,有同質的,有異質的,同質中又有按身份分的,按階層分的,按經濟地位分的,而在異質群體中,最突出的群體,無疑是街頭群體,通過某一事件,群體在街頭聚集,這裡面有商販,有流氓,有學生,有普通市民,有工薪階層,有公務人員,凡此種種,芸芸眾生。街頭群體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購買」釣魚島後,國內出現的反日遊行隊伍了,島國日本的囂張氣焰,點燃了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這些熱情最終轉變為持續的抵制日貨,以及接二連三的街頭反日遊行活動。國民表達愛國情緒本無可厚非,但是卻發生了遊行隊伍失控,打砸搶燒的惡性事件,更有甚者,毆打重傷日系車主。

這些暴力行為的產生可以說具有某種必然性,一方面,中國國民本身就缺少遊行的實踐,除了中國在國際上與他國衝突時表達愛國主義情感外,基本上不會有其他原因,所以中國國民開展遊行的機會並不多,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2023年,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就是群體行為容易引發暴力事件的邏輯了,特別是像街頭群體這樣的異質性群體,當人們高喊「反日**」的口號時,人群的情緒變得激昂,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他們急切的需要找到乙個情緒的發洩口,日資商場,日本品牌商店以及最常見的日產汽車,自然成了人們理想的發洩物。當人群蜂擁砸向日系轎車時,他們並不會去考慮,車子的主人是自己的同胞,甚至於警察的阻止都被看成了對日本袒護的漢奸行為,群體的狂熱與不寬容暴露無疑。

除了實體的街頭群體外,還存在乙個虛擬的「街頭群體」,他們**於日益繁榮的網路社會,資訊科技的發展,不斷加快著資訊交換的頻率,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路,網路連線各個地區的人,為不同的人群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在網路社會似乎永遠只有兩類人,一類就是不會使用網路的人,另一類就是懂得使用網路的人,前者是瀕危物種,後者則彰顯出日益強大的影響力。最近幾年,因為網路而引發的社會公共事件層出不窮,不斷考驗著社會公眾的神經。以至於產生了乙個新型名詞:

網路****件。網路****件的破壞性,往往不是身體上的,也不是財產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名譽上的,它的顯著特點表現在,對待公共權力的極度不信任,對待公務人員的極度不寬容上。當處於風口浪尖上,某些**試圖通過網路來澄清事實的做法,結果卻是引發新一輪的口誅筆伐,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的確,網路社會為普通民眾參與公共事務,討**共話題,提供了乙個廣闊的空間,但是,我們也應該警惕,在複雜多變的網路社會,如何去預防「網路群體暴力」的發生。

2023年10月28日

烏合之眾感想

在政治以及社會領域,服從多數人的利益 是堅定不移的標準。自然,對於維持相對公平且正義的社會體系而言,這是經由殘酷爭鬥後共同達成並遵守的契約。受過現民主教育的人們往往會對輕視大眾 醜化大眾的觀點產生與生俱來的排斥。那些質疑大眾力量的觀點無疑成為眾矢之的,然而勒龐卻勇敢的站了出來 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

讀《烏合之眾》有感

從未像這樣閱讀一本書,懷著尊敬和懷疑,就像與一位智者的對話和博弈,有來有回的招式,不敢鬆懈半分。因為這本書開創了大眾心理學的概念,也是心理學中的經典著作。可是它距離我們一百多年,當時的心理學才剛萌芽,概念還很模糊。作者也囿於當時的一些觀念提出的很多觀點都讀起來有待商榷的。關於這點,羅伯特 莫頓在前言...

古斯塔夫 勒龐《烏合之眾 大眾心理研究》讀後感

古斯塔夫 勒龐 烏合之眾 大眾心理研究 讀後感 古斯塔夫 勒龐 烏合之眾 大眾心理研究 讀後感原創 jackyroylo 翻譯 馮克利 出版社 編譯出版社 其實幾年前就在羅輯思維裡聽到過這本書的推薦。當時沒有太在意,只是印象裡知道這個是寫大眾心理學的。最近和同事一起出差的時候發現他包裡有這本書,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