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譯註後的一點感想

2021-03-04 02:16:34 字數 1449 閱讀 4610

10小學教育黎泳珊

孔孟之道都主張「仁」,孟子也像孔子一樣到處遊學,並經常為一些君王宣揚仁政,我個人覺得還是很佩服他的耐心和志向的。但是據《史記》記載,由於當時的君王不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所以他不再過問世務,以著作的方式,闡發儒家學說,寫成了《孟子》一書。這樣看來,其實孟子有一腔志向,但是遇到困難了,別人不服他了,他也便就沒有了那股衝勁了,顯得有點消極。

為什麼後世人所稱道的孔孟之道在當時為什麼都不太受君王青睞呢?我看完了《孟子譯註》後,最大的乙個感覺就是孟子去到**,說什麼都會和「仁」扯上關係。確實讓我有點審美疲勞了。

在《梁魏王上》這篇譯註中,梁魏王問孟子能給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孟子說只有仁義,何必說利。孟子還提到,倘若不顧義而看重利,那不奪取全部是不會滿足的。重仁的人從來不會遺棄他的親族,重義的人從來不會不顧他的君主。

那時候,魏國衰落,求強之心比較急切,因此梁魏王一見面就問孟子獲利的問題。那時候戰國紛攘,根源在於「利」,所以孟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仁義」。其實,我覺得他看問題還是比較透徹的,對於當時的魏國來說,確實有必要以「仁」淡定下來。

但是,一來就跟乙個求強心切的君主說不必說利,顯然也有點太急於宣揚他的主張,而沒考慮到被勸說者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在譯註中,最終還是沒看到梁魏王有明顯被說服的依據。所以,啟發了我,如果以後遇到比較急躁的學生,我可能不會先急著給他灌輸我的主張,而是先順應他,在深入淺出,慢慢給他講道理,這樣可能會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再者,在我認為,每個國家都需要為自己的國家謀求利益或捍衛利益,而不是一味說「仁」就萬事大吉。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的看,我們國家外交的最根本依據是國家的根本利益。不能為國家謀求到利益,沒有一定的國力,是無法空口說「仁」的。

除了孟子的主張外,我也從譯註中觀察著他的為人。覺得他雖然滿口仁義道德,但是很明顯自己有點自視清高,有點自負的傾向。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夫子神色上似乎有不高興的樣子。前些日子我曾聽夫子說:『君子不埋怨上天,不責怪他人。』」

孟子說:「那時是那時,現在是現在。每五百年必定有稱王天下的人興起,其間必定有著名於世的賢人。

周興起一來已有七百多年,從年數上說已經超過了,以時勢而論也該有聖賢出現了。上天大概還不想安撫治理天下,如果想安撫治理天下,當今之世除了問我還會是誰呢?我為什麼不高興呢?

」從這段,看出孟子其實有點言行不一的嫌疑,那時是那時,這樣的話顯然是被人發現錯誤了,覺得面子有點過不去了才說出的話。但從中可見孟子志向遠大,一心想當個聖賢,所以到處傳播他的政治思想,但是無奈沒多少君主賞識他,他自己的態度也有點消極了。但是消極之餘似乎還是有點心有不甘,還不是徹底地消極了。

所以一旦被別人揭穿,自己便有點怨天尤人的感覺。其實,老師作為乙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這種前後矛盾,那時是那時這樣的話,真的很忌諱說出口。學生會覺得老師說話不算話,明明自己言行不一,卻不肯承認錯誤反而是理直氣壯地說道理,我認為這個說道效果微乎其微,難以服眾。

綜上所述,我覺得孟子「仁義」的主張很符合和諧社會的要求,但是不能過分強調而忽略了其他對社會安定作貢獻的因素。另外,孟子作為一位號稱「亞聖」的聖賢,顯然也存在自負的心理。

關於讀書的一點感想

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曾經學過一篇課文,談到書籍,作者寫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怎樣在有限的生命中獲得盡可能多的各種體驗,這就需要借助書籍。在書中,記錄著人們的智慧型成果,敘述著人們的經驗教訓,包含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承載了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通過書籍,快捷 便利地獲取我們所需要的資訊,豐富我們的知識...

作為女兒的一點感想

其實,對於父親的一席話我還是感觸蠻深的,尤其是 你真的覺得你有那個能力嗎?當時就把我問懵了。我想,我真的有那個能力嗎?我真的能夠在畢業之後考上公務員嗎?我茫然了。我承認,對於那些名牌大學,我是不能夠企及的,學歷沒有那麼高的水平。當靜靜的時候我會想,當我邁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會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

讀紅樓的一點感受

初讀紅樓是高一的時候,此前在老師那兒聽過,作文裡看過,同學們談過,說是寶黛的戀愛史。看完之後,覺著中國的古代女性是很悲哀的,有一才女曰黛玉,姿色過人,但是他是不快樂的,他父母早亡,身世可憐。其實大觀園的女子都不曾完全享受天倫之樂。史湘雲自不必說,寶姐姐沒有父親,迎春那父親沒有也罷,探春與母親不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