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加強哪幾類文章的寫作

2021-03-04 02:04:57 字數 1809 閱讀 7035

教師不是作家,無須進行文學創作。當然,如果擅於文學創作,也大可將這一特長充分發揮,遠的如朱自清、葉聖陶,近的如寫了暢銷書《甄嬛傳》的流瀲紫和校園作家丁立梅,他們通過書寫,將自己的人生演繹得無比精彩。因此,作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要養成一種書寫的習慣,要加強以下幾類文章的寫作。

一、教學輔導稿

教師的一生要教好多本教材,同一本教材往往還要教好多遍。有道是,熟能生巧。教師一遍又一遍地跟不同的學生講某篇課文,講某一本書,理應對這些課文、教材爛熟於心。

所以,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針對課文和教材,寫一寫闡釋性的、鑑賞性的、**性的、拓展性的教學輔導稿。習慣於思考、**的教師,每教一篇課文,每上一節課,都會有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無疑都是極好的教學輔導稿的寫作素材。教師一旦養成了寫教學輔導稿的習慣,客觀上將不斷加深其對教育教學中各種問題的深入思考。

幾年下來,其教育教學能力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公升。因此,教師萬萬不可小視了教學輔導稿的寫作,它是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極為有效的途徑。

二、指導學生學習的案例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育家葉聖陶的這些名言告訴我們,學某篇課文、某一類課文應該掌握些什麼,應該怎麼學,做教師的應該了然於心,教師正是要通過這乙個個例子,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德國藝術家讓·拉辛說:上帝如果乙隻手拿著現成的真理,乙隻手拿著尋求真理的方法,我寧願選擇尋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現成的真理。

教學也是這樣的道理。比如,教師在教學生閱讀敘事類文章時,應讓學生掌握閱讀要領,即把握記敘的要素、理解記敘的中心、理清記敘的順序。掌握了這些規律性的閱讀技巧,學生才能將其推而廣之,在閱讀同類文章時,才會輕而易舉。

作為教師,有了這種駕馭教材的能力,就可以寫出一篇篇富有指導性的學案。

三、下水作文

葉聖陶說:『下水』是從游泳方面借過來的,教游泳當然要講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諳水性,跳下水去遊幾陣給學的人看,對學的人好處更多。語文教師如果自己經常動筆寫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麼,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

經常動動筆,用比喻的說法就是『下水』。作為教師,不能把寫下水文當成負擔,相反,要敦促自己多寫下水作文。可以肯定的是,語文教師能夠不時地下水,跟學生一同寫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一,它可以讓教師永遠有一顆年輕鮮活的心,並能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寫作素養。第二,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慾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第三,它可以讓教師的作文指導更具針對性,避免作文指導中普遍存在的泛泛而談的現象。

第四,它代表著一種正能量,能讓教師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四、教育日記和生活隨筆

在《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具備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記。

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樹立寫作這類文章的理念,並將其作為自己教學生涯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日誌、隨筆是對教育教學生活的記錄,沒有固定的格式,沒有內容的限制,沒有字數的要求。

這是一項沒有難度的工作,因此教師應堅持寫教育日記、生活隨筆。

五、研討性的**

每一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都有著寫研討性**的豐富素材,但多數教師因為望而生畏而放棄思考。其實,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教師,不宜把撰寫**想象得高不可攀,而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從小處入手,把對某篇課文美點和疑難點的思考、對一類課文教法的思考、對教材選文恰當與否的思考、對某種教育理念的思考、對教材建設的想法等,以**的形式書寫出來。教師只要肯思索、勤**,靈感就會頻繁地造訪你。

如果教師能終其一生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養成寫上面幾類文章的習慣,那麼,教師何愁語文素養得不到提高?何愁教學研究能力得不到提高?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教師,應該靜下心來,沉潛於課堂教學之中,就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展開由淺入深、鍥而不捨的研究。

年輕教員應加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員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 各個要素 各個環節進行再思考 再認識 再優化的一種思維實踐活動,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 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年輕教員來說,只有明確了反思的目的,掌握了反思的基本知識,才能有的放矢,改進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自身素質 促進學生學習。作為...

土地復墾應加強資質管理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周連碧 國土資源網 2009年1月8日13 30 非常高興能參加 土地復墾規定 頒布20周年的紀念座談會。我自上世紀80年代畢業分配到北京礦冶總院後,就開始起草土地復墾技術標準,1995年開始頒布,當時確實掀起了乙個高潮。後來我們又參加了中澳土地復墾的合作專案,19...

教師應如何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

三 善於學習,專業成長,學會做事 教育從根本上講不是一門科學技術,而是一門 與孩子交往的藝術,學習是教師成長不竭的動力,教師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 提煉 訓練 多發現 多描寫 多總結,才能成為乙個積累個人化知識的教師,才會成為乙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教師的勞動是一種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成功的完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