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過程系統化重要問題解讀

2021-03-04 02:03:23 字數 5111 閱讀 2825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中若干重要問題解讀

——姜大源研究員的講座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第一章工作過程導向——工作過程系統化

校企合作如果說是辦學的模式,工學結合如果是人才培養模式,那麼工作過程系統化很可能是在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情況下乙個具體的課程模式。我經常說,可以沒有專業,但絕對不能沒有課程;可以沒有教材,但絕對不可能沒有課程;課程的組合就是專業,教材是沒有的,拿教材教書的老師肯定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用課程教書的老師才是最有水平的老師。所以,課程始終是教育的核心,教師要圍繞著課程,而硬體建設也要圍繞著課程,所以我們始終把課程看成是教育,包括這一次第一批準備驗收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是課程在起作用,我們說傳統的學科體系,我們現在覺得不對,不是說學科體系不好,而是說它不適合職業教育。

第一節概念解讀

什麼是工作過程導向,工作過程系統化。為什麼我們高職認可它了,為什麼我們以前做的案例課程、模組課程、專案課程、cbe能力本位,為什麼都沒有最終成為我們寫進國家精品課程評審的標準?為什麼大家都認可這個東西?

這肯定有它的道理。

一、課程開發將解決的兩個問題

(一)課程內容選擇的標準

1、職業課程的選擇標準是什麼?職業課程的標準叫做理論知識夠用為度,適度夠用就是我們的標準。但這僅僅是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這是乙個口語的表達,這不是乙個科學化的表達。

理論知識夠用為度,適度夠用不是乙個標準。雙證融通——是我們所說的標準,,這是對的。但是如果以職業資格作為標準的話,那就意味著職業教育課程將永遠滯後於職業的發展,因為先有職業才有資格,資格總是滯後於職業的發展。

那麼我們現在退一萬步,我們起碼還有職業資格作為我們課程選擇的標準,乙個看到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退一萬步,把職業資格作為乙個標準,雖然不是乙個很好的標準,但是可以作為標準。

2、職業資格所規定的知識能力怎麼去講呢?我們都是學科體系培養出來的,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學科知識系統把所需要的東西串起來,結果我們永遠跳脫不了學科體系的束縛。我們曾經學過加拿大cb製造業,學到了許多分析了很多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知識點、技能點,最後又用學科知識串起來了。

為什麼加拿大的cb能力本位思想很好,為什麼課程終究沒有成為我們職業教育,包括高等職業教育開發所的依據,關鍵是我們不知道怎麼排序。所以排序的問題實際上是乙個知識結構和重構的問題。排序的好壞實際上是當今社會創新的乙個主題,排得好就是創新!

說到排序問題,我想到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的排序問題。204個國家和地區入場怎麼排?前28屆全是用英文本母排的,第29屆用漢字筆畫排,就這乙個改革,在全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濃墨重彩,讓世界都知道還有其他排序依然是成功的。

這就是乙個創新,是史上從來沒有的。排序的問題是選擇乙個參照系的問題上出現變化,就可能帶來很多本質的變化。而我們的課程之所以在今天採取工作過程系統化,就是按照工作過程來進行排序的,而不是按照學科知識來排序的乙個突破。

但在講排序之前,當然要講課程內容選擇的一些標準。我們依然說,理論知識夠用為度,不是乙個科學的表達,那什麼是科學的表達呢?請大家看職業教學研究新論。

世界上人類的智力可以大致分成兩大類,大家如果按照多元智慧型是7種到9種智慧型綜合整合的結果。大概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一種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

邏輯思維是抽象的,形象思維是具體思維。教學理論和實踐證明,思維的型別不一樣,智力的型別也不一樣,對知識的獲取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以邏輯思維為主的人,它是一種線性思維,是單項的;但以形象思維為主,它的思維是面性思維,這是錢學森說的,我稱之為體性思維。

那意味著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人他考慮問題,學習一門知識,掌握一門知識,總是對兩維或三維空間,平面和立體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當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人,他在掌握一門知識,應用一門知識的時候,總是要跟一定的環境和背景聯絡在一起,離開這個環境和背景它很難掌握和應用這門知識;他不像邏輯思維的人,善於借助符號系統,它善於用符號組織概念,用概念組織原理、定理去推,我們以形象為主,它不可能像錢學森那樣,他可以在沒有任何情景下,可以在數學的空間放飛自己的思維。

以邏輯思維為主的人,他善於用符號去思考,他更多地接受的是所謂成熟性的知識。而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人不善於用符號思考,他是排斥符號的,他們更多的主要指向是過程式的指示。所謂成熟性的知識是一對符號系統,當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階段的時候,我們通過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篩選不屬於邏輯思維的人,因此我們整個一套管理系統,我們的評價制度,我們的課程,我們的教學都是針對那些善於用符號去思維的人所制定、開發的。

當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後,我們所接受的學生物件很可能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人,他們是排斥符號的。但我們不懂,我們認為是學生笨。「我們的學生接受不了符號、接受不了原理,他就是笨」我們的普遍思維就是這樣。

我們認識不到,只有思維型別,而絕非智力水平。在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的情況下,我們面對的學生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開發這些具有形象思維為主的人的潛能、個性。我們把這些他們不願意接受的符號系統的課程、教材去給他灌輸,然後一言以蔽之學生越來越笨。

職業教育的另一重任是承載培養具有另類智力特點的青少年,所以職業教育不僅僅是滿足社會需求,承載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而且職業教育承載著滿足個性需求的重任,是培養具有另類智力特點又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青少年的成才的教育。

因此,我認為不是形象思維低於邏輯思維,而是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型別。世界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人大概佔60%-70%,邏輯思維為主的人只佔20%-30%。所以,我們如何去思考所謂的職業教育,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我們應該做一些改革:

邏輯思維為主的人,他掌握成熟性的知識包括兩類:一類是事實概念的知識;一類是理解和論證的知識。什麼是事實概念?符號——符號組成的原理定理。

第一類知識講:是什麼的知識;第二類知識講:為什麼的知識。

所以成熟性的知識是講是什麼和為什麼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寫成幾百本專著,幾千本教材,它存放在圖書館裡的書架上。我們傳統的教育企圖把圖書館裡書架上的知識搬到學生腦子裡,拷貝複製,然後用這種考試的標準來考他掌握這個書架上的知識了沒有。這是知識的搬家,是沒有用的。

所以成熟性的知識是很容易編碼、很容易量化、很容易符號化,很容易寫成白紙黑字,很容易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叫成熟性知識。它是可以脫離個別存在的顯性的知識。職業教育不是,它關注的是過程性的知識。

那很多大的學會教育學者說:今年的教育學都寫的程式性的知識,您為什麼寫過程,是不是寫錯了?我說程式和過程是有區別的,有的甚至程式很清楚,但是過程並不很清楚,過程更多的涵蓋了程式。

翟志剛在神七上天之前,他在地平面上練了多少次的開倉的程式,他絕對清楚第一步是什麼,因為他練習了無數遍,但是在開倉的過程當中出現了火災的報警,翟志剛打了3次都沒開啟,因為過程是不清楚。所以程式是清楚的,過程並不清楚,而過程當中對每乙個人所經歷的過程,所出現的創新的東西,是在程式中是無法表達出來的。當然一旦被系統化的時候,它就成為新的程式所必須關注的東西,我想搞經濟類的更多是這樣,因為經濟程式和過程更有關係,所以過程性的知識也包括兩類:

一類是所謂的經驗的知識——怎樣做的知識;一類是所謂的策略的知識——怎樣做更好的知識。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老師,經過同樣學習報告的過程,經過同樣工作的過程,我們每個人所獲得的經驗和策略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課程如何做到使每個人在機會同樣的過程當中,最大限度獲得的經驗,最大限度獲得的策略,這就是我們課程要做的事情。

不是把圖書館裡書架上存放的那些顯性的符號搬過來給學生。我們強調的是在符號中如何通過運用使學生獲得經驗、獲得策略。我們希望這個過程更加豐富。

在這樣乙個過程當中,每個人都會有創新,這個創新的東西不是用文字能夠表達出來的。這些無法用文字,甚至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知識是最具有創新性的。

我為什麼要說過程或者程式呢?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工作當中,很多的知識是無法表達出來的。例如:

乙個長期在水輪機旁邊工作的工人聽見葉片轉動的聲音說這個水輪機要修了,人家說為什麼,人家說聲音不對,人家說什麼聲音,就那個聲音,你能描述出來嗎?這就是職業教育的特點,非常重要。每乙個人經歷同樣乙個職業工作過程,為什麼有的人有長進?

有的人沒有長進?這就是因為在過程當中有的人不會善於發現,如果你是拷貝圖書館裡的知識,你就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工作是這樣,生活當中同樣是這樣。

我們職業教育什麼樣的課程能夠把職業攻讀過程當中,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什麼樣的課程能夠做到這點,顯然肯定是工作過程導向。我剛才也說對了,別的用文字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說不出來的。所以在生活當中會碰到的,如何通過我們的教學設計表達出來。

我們經常說的蛇出動,雞上樹,癩**遍地爬,地上水位下降了,要**了,很多的現象,是無法在課程中事先描述出來的。但是這個課程在執行、實施的過程當中就會湧現,這些東西就會慢慢豐富你的課程發展。

所以相對於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乙個是學科體系,乙個是行動體系。那麼什麼叫做理論知識夠用為度?

我認為以過程知識為主,以成熟性知識為輔;或者說以經驗的策略為主,以事實概念理解論證的知識為輔。

(1)職業定位——教育層次中的教育型別

我們要積極認識到職業教育的定位,精心地把握職業教育的定位。我在今年寫的第一辯,內心與層次辯,高職姓什麼?高職和中職都姓職,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的培養目標,我們的課程,我們的評價體系不能跟著清華大學,因為別人可以取代我們,只有我們辦出人家不能取代的東西,我們才能生存。

只有我們的課程,我們的評價標準,別人不可替代,我們才能生存,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強調我們姓職,是清華大學、普通本科不能取代,我們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強調型別,強調姓職是職業教育的生存權。

(2)高職姓高

前面說高職和中職都姓職,具有同樣的規律和特點。高職和中職的區別:我們長期說「高」和「中」就是在於知識上,理論上,學歷教育就是我們的理論高度,廣度、深度高於中職,所以我們是高職。

也許這是乙個結果,但這絕對不是我們的初衷。也就是說不能本末倒置,高職高在什麼地方?我認為高職和中職的區別在於經驗層面和策略層面。

什麼是高技能人才?就是經驗層面人,經濟型人才。中職解決經驗型,高職解決策略層面技能,策略是對經驗的系統化和結構化。

我們長期認為高職不能做技能型人才,要做技術應用性人才,我們有意無意地在貶低技能啊。我說高職未來的發展空間絕對不是就知識而論道,就理論而論道,反而是就技能而論道,很可能是高職未來發展的廣闊空間。因為辦學工作過程複雜程度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策略層面的人才才能解決。

乙個國家的工業化,從勞動密集走向技術密集是第一次工業化;以低端和中端的製造業為主,從技術密集走向知識密集實現第二次工業化;我們中國只是處在第一次工業化中期的初期,裝備製造業依然是中國積累的財富的乙個主要因素,本質的都解決不了。在這樣情況下,我們需要大量經驗層面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職在我們中國依然成為很主要的乙個領域,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當奈米技術、微系統技術、光電技術、生物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東部地區已經初見端倪,長三角和珠三角,勞動密集遇到了黑色的春季,大量企業倒閉,勞動密集不行了,很可能經驗層面的技術人才不行了,需要大量策略層面型,而策略層面型人才就是靠高職學生。

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研究

根據北京 上海等15個城市建設規劃統計,預計到2015年,我國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將達到20多條,線路總長1700公里,建設投資規模將達6000億元,籌建軌道交通的城市近40個。以長春為例,從2002年長春輕軌作為中國大路第一條輕軌線路執行以來,至今輕軌執行里程達32公里,預計到2050年,長春軌道...

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評價體系的思考

工作過程是企業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並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乙個完整工作程式,是乙個綜合的時刻處於運動狀態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工作過程是隱性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的整合,是與具體的工作情境直接相關,能夠直接指導實際工作的顯性知識,是以實踐經驗 技能和理論為基礎,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是以...

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摘要 實踐教學作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乙個重要環節,其形式和內容能否與職業工作銜接尤其重要。但現實中的實踐教學安排,由於不同課程是不同老師上課,很難構成完整體系,這嚴重影響實踐效果。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圍繞職業活動這個主線,把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相銜接,引入職業工作情境教學,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