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性散文知識點講解及訓練

2021-03-04 01:22:59 字數 2906 閱讀 5647

一、散文的特點。(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3)語言優美凝練,富有文采。

二、散文的分類。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敘事性散文。此類散文又可分為兩類:①敘事散文。偏重對事件的敘述。②寫人散文。偏重於記人。

(二)以寫景狀物或抒情為主的抒情性散文。

(三)哲理散文,也叫議論性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此類散文可歸入議**中)

三、對敘事性散文考查有:

1、理清記敘要素,人稱、順序、線索。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相關段落的內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形象)。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歸納作品的主題思想

5、聯絡作品的思想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感悟。

6、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7、理解重點詞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語言特色及表達技巧。

四、敘事性散文知識點的講解。

(一)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1、一篇文章中六要素可能不會同時出現。

2、文章在交代時間、地點時有兩種方式:(1)直接交代。(2)間接交代。所謂「間接交代」,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穿著打扮或自然景物的變化、特徵等,將時間、地點表示出來。

(二)記敘中的人稱和作用。(出於文章需要,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人稱出現。)

1、第一人稱(我、我們):便於直接抒發感情,可以使讀者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2、第二人稱(你、您、你們):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便於感情交流,如同作者和讀者對話,讀起來給人一種親切感。它貫穿在第一或三人稱中,不會單獨出現在一篇文章中。

(注意:有時當需要表達作者非常激動、痛恨等感情時,文章會突然改變為第二人稱,這時,容易感染讀者。)

3、第三人稱(他、她、它、它們、他們、她們、人名):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反映生活較為自然、靈活。

(三)記敘的順序和作用。

1、順敘。

(1)概念: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在答題時可寫時間順序)

(2)作用:使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但容易平鋪直敘,枯燥無味。

2、倒敘。

(1)概念:把事件的結果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邊寫,然後再按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進行敘述。

(2)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

(1)概念:在敘述中,暫時中斷敘述線索,插入一些(與中心事件)相關的內容,然後繼續進行原來的敘述。

(2)作用:對主要情節起到補充的作用,使文章的內容更充實、人物形象更豐滿,中心更突出。還可以使文章避免因為平鋪直敘造成的枯燥無味。

(四)記敘的線索。記敘類文章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實物為線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乙個具體的實物貫穿全文,將各種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圍,以此來展開故事情節。

2、以人物為線索。有的記敘文,按人物動作行為的變化、思想性格的發展、人生歷程的見聞來組織材料,把人物作為文章的線索。

3、以事件為線索。情節通常包括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線索。

4、以時間為線索。有的文章是以時間的推移來組織材料的,時間就成為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

5、以地點為線索。有的文章是以地點的轉換來安排層次的,地點就是敘事的線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線索。有一些散文沒有中心事件和具體的故事情節,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為線索來組織材料的,這一類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記敘的線索。

(五)文章中的主要、次要人物。

1、判斷主要、次要人物的依據:看作者通過誰來表現文章的中心。

2、次要人物對主要人物起到襯托的作用。

(六)文章的詳寫、略寫。

1、詳略是與文章的中心有關的。敘事性的文章都很講究詳略的配合,而這種配合是由表現中心決定的。與中心的聯絡緊密的要詳細,無多大關係的要略寫。

2、詳細、略寫的作用。詳細的材料能給人深刻的印象,能使中心表達得更明確、更突出;略寫的材料或者使敘事更完整,或者使前後連貫,使文章內容更豐富等。

3、詳細、略寫和中心的關係。分析文章的選材與材料的詳略安排情況,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傾向。即看看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個事來寫,為什麼對此詳寫對彼略寫,這件事表現了什麼等等。

(七)怎樣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常用的方法有: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按「總→分→總、總→分、分→總」的結構形式來劃分。

(八)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路。

1、理清思路。

(1)把握線索:①注意標題,不少文章的標題就是線索;②注意反覆出現的詞語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議論句,抒情議論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條感情線索。

(2)疏理脈絡:注意表示時間、空間、人物、事件變化的詞句。敘事散文常按時間、空間、人物、事件、作者的認識和感情的發展來組織文章的結構。

2、把握文段主要內容。

(1)注意開頭結尾句:文段開頭句有時起總該段內容的作用,文段結尾句有時起總結該段內容的作用。

(2)注意過渡句(段):段落間的過渡句(段)對段落內容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3、確定文章的中心。

(1)看標題,有的文章的標題很鮮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據標題確定中心。所以也可以根據中心擬寫標題。

(2)看注釋,注釋有時會交代作者思想、寫作背景及寫作動機等,文章的中心往往與這些背景有關。

(3)看過渡句(段),文章的過渡句(段)對文章內容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

(4)看開頭結尾句,文章開頭句有時起總領全文的作用,結尾句起總結全文的作用。

(5)看抒情議論句,敘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這些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

(6)看反覆出現句(段),為了使自己所要表達的感情更強烈、觀點更鮮明,作者有意採用反覆這一手法來強化所要表達的感情、觀點,從而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散文閱讀知識點及考點

一般應兩方面去分析 1.內容上,應從句子表現的句意和與主題的關係上分析考慮。2.結構上,應從總領全文 承上啟下 前後照應 為下文作鋪墊 推動情節發展 點題 總結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六 感悟拓展 語文課程標準 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從中獲得對自然 社會 人生的有益啟示 對作品的...

比例線段及相似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講解 一 比例線段 1.線段的比 如果選用同一長度單位量得兩條線段a,b的長度分別是m,n,那麼就說這兩條線段的比是a b m n,或寫成 其中a叫做比的前項 b叫做比的後項。2.成比例線段 在四條線段中,如果其中兩條線段的比等於另外兩條線段的比,那麼這四條線段叫做成比例線段,簡稱比例線段 3...

實數知識點及經典例題講解內含同步練習

實數習題集 知識要點 1 實數分類 2 相反數 互為相反數 4 倒數 互為倒數沒有倒數.5 平方根,立方根 若6 數軸的概念與畫法.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 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及數軸比較實數大小的方法.課前熱身 1 36的平方根是 的算術平方根是 2 8的立方根是 3 的相反數是 絕對值等於的數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