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市意象後感

2021-03-04 01:14:31 字數 2791 閱讀 3818

讀《城市意象》心得體會

我真正開始閱讀凱文.林奇(lynch.k)的《城市意象》是現在,也就是我上研究生的第一學期。

早就聽說過這書影響力很大而且對於城市規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於自己現在才開始拜讀的確有些慚愧,但也充滿崇敬之意。

《城市意象》是一本有關城市意象研究的著作。他認為無論哪座城市城市,無論它景象如何美麗或醜陋,都能給人們帶來心理的歡樂。城市在人們的記憶中或者印象中始終是部分的、片斷的,城市的發展也是由一系列連續的片斷組成的。

在不同的條件、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人群來說都有一些比較集中的認識渠道。通過這些比較集中的標識物,認識他們心中的城市是什麼樣的。 凱文.

林奇在書中對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他說:「乙個可讀的城市,它的街區、標誌或是道路,應該容易認明,進而組成乙個完整的形態」。林奇將對城市意象中物質形態研究的內容歸納為五種元素——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和標誌物,這五個要素在城市研究領域有較大的影響。

在此我先引用書中對這五要素的定義來簡要介紹下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

1道路道路是觀察者的習慣、偶然或潛在的移動通道,它可能是機動車車道、步行道、長途幹線、隧道或者是鐵路線,對許多人來說,它是意象的主導元素。人們正是在道路上的移動的同時觀察著城市,其它的環境元素也是沿著道路展開布局,因此與之密切相關的。

2 邊界邊界是線性要素,但觀察者並沒有把它與道路同等使用或對待,它是兩個部分的分界線,是連續過程中的線性中斷,比如海岸、鐵路線的分割,開發用地邊界、圍牆等等,是一種橫向的參照,而不是座標軸。

3 區域區域是城市中等以上的分割槽,是二維平面,觀察者從心理上有進入的感覺,因為某些共同的能夠被識別的特徵。這些特徵通常是從內部可以確認,從外部也能看到並可以用來作為參照。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數人都是使用區域來組織自己的城市意象的,不同之處是人們是把道路還是把區域放在主導位置上,因人而異。

4 節點節點是城市中觀察者能夠由此進入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點,是人們往來行程的集中焦點。它首先是連線點,交通線路中的休息站、道路交叉或匯聚點,從一種結構向另一種結構的轉換處,也可以是簡單的聚集點,比如乙個廣場,公園等。

5 標誌物標誌物是另一型別的點狀參照物,觀察者只是位於其外部,而並未進入其中。標誌物通常是個簡單的有形物體。比如建築、標誌、店鋪、山體,也可以是許多可能元素中挑選出來的乙個突出元素。

看完凱文.林奇對於城市意象五要素的介紹後,我開始在自己腦海中回憶自己曾經、現在呆過的城市,有沒有使我記憶猶新的東西,像是不是有某些道路設計的很有特色或者說很有人情味,有沒有哪個景觀帶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好像記不起來了,有沒有哪個城市節點是該城市的標誌物啊。這時我想到自己呆過四年的南昌——江西省會城市。

記憶最深的,那就是南昌八一廣場上的八一起義紀念碑,它有著清晰形式,與周圍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佔據著突出的空間位置,同時對周圍建築的高度起著控制引導作用,使得周圍街道的天際線也呈現出比較和諧的狀態。

但對於周邊的道路來說,去過八一廣場一帶的人依然很難比較準確地描述這一地區的道路關係。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廣場北路線最清晰的一條。其他的道路在人們的腦海中比較模糊。

對於初次來廣場的人來說,即使手中拿著地圖,人們還是會感到迷茫,感覺這條路可以走,而對旁邊一條能不能走呢?

即便是在同一條路上,人們也會對之的印象產生很大的不同。典型的八一大道,北京西路,勝利路等。人們往往只對勝利路步行街有標誌性的印象,而對其他道路大多都不甚了解,甚至不知道它通向也能通向勝利路步行街。

跨越了區,在每一段都沉陷出不同的街區形態,兩旁的建築立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人們對它的整體概念很不清楚。但是,在道路形態極其相似的地區,人們對環境的意象依然是很模糊的,很容易將街道想混淆。

凱文.林奇十分強調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網狀空間體系。他認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網狀關係,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確的方向,或者說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選擇方向和目標。

在這一過程中,對道路的長度和距離,人們是通過道路兩旁的要素比較而感知的。人們對自己已經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條不斷變化的景觀道路上行走,在相對意義上不覺得路很長,而且有預期感,所謂「移步異景」的心理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的確在現在的城市中,往往只注重個別標誌物的建立,或者主要商業街道的建設,硬生生的把城市內部的聯絡阻斷了,其實組成城市良好意象的根本應該是五大意象元素的共同發展聯絡,如書中說道的,「區域由節點組成,有邊界限定範圍,通過道路在其間穿行,並四處散布一些標誌物,元素之間有規律的相互重疊穿插。」同時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現代城市,在千城一面的影響下,往往缺乏對自己文化的保護利用,我想說的是,我們在對城市要素的塑造時能不能多考慮下我們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從中獲取一些元素,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我想我們的城市意象除了變得更加和諧外,還會變得更加有特色。

這是我對讀凱文.林奇(lynch.k)的《城市意象》一書中有關城市五要素的體會。除此外該書還有一些粗糙的體會。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不同的哈姆雷特,而我們就是要總結出人們心中具有共通的意象,隨之放大,研究整理,城市意象法,提供了設計者與使用者溝通更為明確的依據,使之了解使用者對環境的認識,感受和評價,為設計的人性化提供了前提。

林奇的在分析波士頓、澤西城、洛杉磯三個城市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是:人能夠適應環境,並從身邊的材料中提取出環境的結構和個性。筆者很同意這個觀點,人們總是何以適應環境,沙漠裡也有人能夠生活,校園環境不好也有這麼多人在生活著。

反過來分析,雖然人們能夠適應不好的環境,但是這些環境同時作用於人,它會對人的行為習慣和公共活動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城市意象作為城市特色的組成,雖然它不是唯一的城市特色,但它是城市特色的重要部分。城市,應該是具有可讀性的,應該是可意象性的,獨特而不尋常。這種城市的環境給人以美感,有高度連續的形態,由許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連線,可以逐漸被了解。

林奇通過城市意象來分析城市空間解構,作為乙個學生,應該也有自己的思考。怎樣創造符合人的心理特徵的城市意象,怎樣創造適合人生存的城市空間,怎樣改善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好影響的環境……

讀《爾雅》後感

爾雅 是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它本是一部以解釋五經的訓詁為主,通釋群書語義的訓詁彙編。唐代以後列入 十三經 爾雅 最早著錄於 漢書 藝文志 但未載作者姓名。歐陽修 詩本義 爾雅 非聖人之書,考其文理,乃是秦漢之間學詩者纂集說詩,博...

讀《活著》後感

利用了一周睡前的時間又重讀了一遍余華老師的 活著 余華老師用他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福貴,艱難的近乎殘忍的人生,福貴用他那悲劇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與活著的意義。年輕時的福貴是紈絝 不羈公子哥兒,從家財萬貫到輸光所有的家產,到送走了身邊乙個又乙個親人,孤苦的走完一生的他,艱難的選...

讀《爾雅》後感

爾雅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由於春秋戰國到西漢的幾百年間,語言文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已經不大能看懂古書,需要有專門的人來講解。而當時統治者希望通過儒家學說來鞏固自己的統治,這就促使很多經學家紛紛給先秦遺留下來的儒家經典做註解。之後有人把各種典籍彙編在一起,並按各種體例分類。爾雅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