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民俗介紹

2023-02-07 18:57:02 字數 1340 閱讀 8700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壓歲錢/祭祖/送財神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乙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

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

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

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中國春節民俗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 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 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臘月二十七 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 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有趣的江蘇春節民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 掛年畫 守歲 舞獅子 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 掘元寶 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 元寶茶 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 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

春節民俗調查報告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 迎春日 也叫 掃塵日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 掃房 南方叫 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按民間的說法 因 塵 與 陳 諧音,新春掃塵有 除陳布新 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 窮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