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數學教學反思24小時計時法 人教版新課標 教育

2023-02-01 20:36:05 字數 4434 閱讀 6311

教師範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採用範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覆傾聽,在反覆傾聽中體驗、品味。 多年來的教學體驗,使我深深認識到在24時計時法的教學中,常常遇到同學們普遍存在著認識上模糊、應用上糊塗,以至在時間的計算問題上無從下手,不知所措。

於是我就反覆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了這方面的問題,最終從中摸索到一套比較成熟的講授方法。這套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能夠使同學們聽得懂、記得牢,應用起來得心應手,很快地完成了這部分的教學任務。

今特藉此機會以奉獻給大部分的年青的同行們,以期達到與大家交流互助。

宋以後,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

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

「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於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後,對於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

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24時計時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是我們作為教師的首先要明確這個課題的重要性,從而知道在整個「時間」的教學中把「24時計時法」放在教材的最後,足以證明它的重要和難度。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使同學們真正認識到社會上的很多行業,如郵電、交通、廣播等許多部門都用的是「24時計時法」的時間。而且今後會普遍運用以達社會化。

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的教學中,必須逐步解決以下幾個相關聯的問題: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

「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並非由「老」而形容「師」。

「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於《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

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於傳播知識。 一、通過直觀教學務必使同學們理清「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根本聯絡和區別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這是乙個最基本的問題。兩種計時的方法在說法上雖然不同,但是歸結起來就是同乙個鐘面的兩種讀法(兩種用法)。

無論哪一種用法,可都離不開鐘面上的那12個數字。12時計時法(也叫普通計時法)是社會上傳統的用時方法,它和24時計時法相比較,無非是重複讀一次那12個數字,結果就出現了兩個1時,兩個2時,兩個3時,……兩個12時。例如:

鐘面上的1時,當天的午夜有乙個1時,它是新的一天的開始,到了中午仍有個1時等。而24時計時法,雖然用的也是鐘面上的那12個數字,但和12時計時法的讀時方法不同。也就是說鐘面上的12個數字不重複讀,而是出現連續的讀用方法。

例如:從午夜的1時一直讀到中午的12時後,下面的1時就直接讀作13時,那麼1時後面的2時就續讀作14時……,讀到午夜的12時時就讀作24時,這就是24時計時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時。

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週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並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索、環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積累40多則材料。如果學生的腦海裡有了眾多的鮮活生動的材料,寫起文章來還用亂翻參考書嗎? 通過黑板上的鐘面,使同學們產生對家裡的鐘面的聯想。

通過老師的反覆對照讀法,使同學們也能很好區別這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內在聯絡,從而為下面的實際計算打下堅定的基礎。有了概念,同時,也就有了有計算的基礎,這就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完成的第一階段。務必引起老師的重視。

二、以「求列車執行時間」為代表,推出諸如此類的簡易計算公式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講清24時計時法的概念之後,就要進入實際的計算的教學。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往往存在著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在實際的計算中總是糊里糊塗的。例如:

一列火車10:22從首都北京發車,19:29到達瀋陽。

求列車的執行時間。還有,一場演唱會從8:30開始到14:

30結束,求演唱會演出的時間等。諸如此類的計算舉不勝數,要是見一題就給講一次怎樣的計算,那就麻煩太大了。所以凡屬這類的計算問題,都可以概括出乙個簡易的公式,讓同學們像應用其它的公式一樣,輕鬆地把數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

那就是:結束時間-開始時間=運動時間。這個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蓋了很多問題的時間計算。

對於同學們來說,在老師的啟發下是很容易接受的,運用起來也頗為方便。關鍵是公式中的運動時間這個概念要讓同學們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運動時間,接近的有飛機、輪船、汽車、電單車、自行車等等,有些事物雖不接近行走,但也是執行的事物,有如:比賽、會議、義務勞動、演唱會等也都可看作執行的事物,只要有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就可以代入這個公式中求出執行時間。

在掌握了這個公式以後,有關的執行時間的計算就徹底的解決了。如:19:

29--10:22=9:07,這個9:

07就是火車在北京和瀋陽之間的執行時間。又如:14:

30-8:30=6:00,這個6:

00就是演唱會的「執行時間」,同學們運用這個公式解決實際的時間計算問題,就非常的靈活和得心應手了,這樣一來,實際的教學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時也縮短了教學的過程和時間。

三、另乙個關鍵的問題是還要使同學們認真掌握實際的計算技能

這是所說的計算技能主要是豎式的計算(筆算)。列豎式時必須使同學們會進行時間單位的換算,也就是時間的單位時與分的借位和進製問題。雖然同學們把1時等於60分,60分等於1時背記的很熟,但在豎式中的具體計算時,必須使同學們知道,分與分之間,時與時之間都是借一當十,夠十進一,可是時與分之間的借位和進製卻是借一當60時夠60進一。

例如:19:20中20分不夠減去30分,得從前面的9時中借一,但借一時就等於60分,原來分的十位上是2,現在就是8減下面的3,結果原來時十位上的9只剩下8去減下去的0。

因此得出 19:20 這樣的結果。又如 8:

45中的45分加上25分等於70分,但不能寫成70就完事了,應拿出60分向前面的時位上進一,而得出到8:45,而不應該寫成11:70,以上這樣的換算技能十分的重要,我們務必給同學們講明白,寫清楚,免留後患。

四、列車執行時間跨越兩天或多天的分段計算方法

該問題也是乙個難度較大的問題,但實際上也是乙個引伸問題。通過上面執行時間求作的簡易公式的教學,只要同學們對於求當天的執行時間熟煉了,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也都能較順利的通過的。但是也會遇到個別的(少部分)同學產生糊塗和混亂。

這也是整個教學中的難點部分。例如:一列火車從北京出發的時間是18:

00,到達上海的時間是第二天8:25,求這列火車的區間執行時間。對於有些同學似乎無從下手,不知所措。

但當我們講出靈活的計算方法和步驟時,也就使他們不再感到困難了。也就是說,從今天的18:00到晚上的24:

00屬今天的執行時間,用24:00減去18:00等於6:

00,這6:00就是今天的執行時間,所不易看出的是24:00,它是乙個不明顯的數字,但這個數字很關鍵,它是兩天的分界線,計算時必須用到它。

今天的執行時間求出後,再加上24:00以後的8:25(每二天後執行的時間),就是整個人北京到上海的全程執行時間。

列綜合算式:(24:00-18:

00)+8:25=14:25。

解決了跨兩天的執行時間問題後,那麼跨多天的執行時間也就可以類推計算了。例如:一列火車從瀋陽14:

00發車,第三天到達成都,到站時間為13:20,求列車的區間執行時間。在解決這個問題時,首先應該把執行的時間分為三段來認識,即從瀋陽出發的當天為第一天,到達成都的那天為第三天,那麼中間的第二天是整整的一天(24:

00)。列算式也就很容易的事了。那就是先求出第一天的執行時間:

24:00-14:00=10:

00,第二天是整24:00,第三天執行了13:20,把這三天的時間加起來的和,就是這列火車從瀋陽到成都的執行時間。

即:10:00+24:

00+13:20=47:20。

北京版數學三年級上《24時計時法》教學反思

1 營建乙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新課程標準已經指出,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存在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是感覺知覺思維 智慧型過程 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緒意志 性格,後者是情感過程,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學只重視前者,忽視了後者,因此使多數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

數學小學24小時計時法的教學反思

24時計時法 教學反思 教材說明 本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 分 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根據這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材的編排意圖,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習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刻。2 要求學生能夠對知識遷移,培養學生善於思考 發現問題的能力。2 過程...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24時記時法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 24時記時法 易錯題歸納 一 請你畫線連一連 起床19 00 放學16 20 吃中餐11 30 看cctv新聞聯播6 40 二 寫出下列時間的合適形式。1 用24時記時法表示下列時刻。凌晨3時 下午5時 中午1時30分 晚上12時20分 2 用普通記時法表示下列時刻。4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