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說課稿 有趣的多少

2023-02-01 17:33:02 字數 4502 閱讀 3894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後會「活用」。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麼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範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

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給學生的腦海裡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效。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要練說,先練膽。說話膽小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障礙。不少幼兒當眾說話時顯得膽怯:

有的結巴重複,面紅耳赤;有的聲音極低,自講自聽;有的低頭不語,扯衣服,扭身子。總之,說話時外部表現不自然。我抓住練膽這個關鍵,面向全體,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兒建立和諧的語言交流關係。每當和幼兒講話時,我總是笑臉相迎,聲音親切,動作親暱,消除幼兒畏懼心理,讓他能主動的、無拘無束地和我交談。二是注重培養幼兒敢於當眾說話的習慣。

或在課堂教學中,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取消了先舉手後發言的約束,多採取自由討論和談話的形式,給每個幼兒較多的當眾說話的機會,培養幼兒愛說話敢說話的興趣,對一些說話有困難的幼兒,我總是認真地耐心地聽,熱情地幫助和鼓勵他把話說完、說好,增強其說話的勇氣和把話說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確的說話要求,在說話訓練中不斷提高,我要求每個幼兒在說話時要儀態大方,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學會用眼神。對說得好的幼兒,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揚,並要其他幼兒模仿。

長期堅持,不斷訓練,幼兒說話膽量也在不斷提高。 教學目標: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後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並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秀篇目在班裡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1、 結合具體情景用多(少)得多、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等詞語描述數與數間的大小關係,並感受這些詞語的含義。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

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

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培養和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勳(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穀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雲:「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

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物件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教學重點:用多(少)得多、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等詞語描述數與數間相對的大小關係

教學難點:感受多得多和多一些兩個詞語的不同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水彩筆、卡片(每人4張)、試題紙;安排4人小組;

教學過程:

一、 比賽匯入

談話:暑假有沒有出去旅遊啊!玩得開心嗎?

今天老師也要帶你們去北京來一次數學旅遊,想不想去?在去之前,首先我們要來玩個遊戲。看,這是上個學期我們認識的一些平面圖形(課件:

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或圓形),試試自己在一分鐘內能畫多少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選擇一種圖形)

比賽時間到,學生數出自己畫的個數告訴大家。(指名口答。)

二、 **學習

(一)認識多得多、多一些。

1、 談話:有個小朋友畫了(板書學生畫的圖形個數,大約22個左右)個,蔡老師也試了一下,我畫的圖形個數比他畫的多得多,猜猜看:蔡老師可能畫了多少個?

這裡有三個答案,你估計應該是哪個答案?為什麼?出示課件:

16個 30個 68個

(學生回答。板書:68比22多得多)

2、 提問:如果蔡老師畫了30個,那和22個比,應該怎麼說呢?(先同桌討論,再指名回答)談話:

同學們說的30比22多一點兒,30比22多得很少,意思都是對的,還可以說成30比22多一些。(板書:30比22多一些 )

3、 提問:有沒有同學把蔡老師畫的個數猜成16個的?你們為什麼不選16個?

4、 你畫的圖形數量比22個多的請舉手。畫的數量是比22多得多還是多一些?(指名同學回答)

5、 小組合作:小組內用自己畫的圖形數量和其他人比一比,用多得多、多一些來說一說。(先小組內說,再指名小組回答。)

6、 提問:多得多、多一些意思一樣嗎?什麼情況下用多得多,什麼情況用多一些呢?

(引導學生用各種方式加以區別,如:手勢、語言[如果多很多很多,就說多得多,只多一點兒,就說多一些])

(二)認識少得多、少一些。

1. 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多得多、多一些,你還會想到什麼?(可提示:有多就有少)

提問:68比22多得多,還可以怎麼說?(引導學生得出另一種說法:22比68少得多。板書:22比68少得多)

30比22多一些,還可以怎麼說?(指名回答。板書:22比30少一些)

2. 小結:多與少是相對的,乙個數比另乙個數多得多(一些),另乙個數比這個數就少得多(一些)。

(三)即時運用。

提問:你能在生活中選兩件物品來比較多少嗎?(指名回答,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學生比聽課老師少得多,學生比上課老師多得多)

(四)認識差不多。

1.創設情景。現在我們要去爬長城,所謂不登長城非好漢,你們敢登嗎?

你瞧老爺爺奶奶也來了,他們有多大年紀了,這麼厲害!(課件**錄音:[爺爺:

我今年65歲了;奶奶:我的年齡和你差不多])

提問:奶奶今年可能多少歲?

(小組內自由討論,全班交流:可能是多一點,例如66歲;也可能是少一點,例如64歲)他們可真是厲害啊!

2.小結:差不多可以是多一點,也可以是少一點。(板書:差不多)

三、拓展練習

(一)(課件出示:教科書第17頁第4題圖)

1.提問:游完長城,我們去科技館看看!瞧,桌上擺了兩摞科技書,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幾個詞語說說兩堆科技書的多少情況嗎?藍本大約有多少本?(紅本與藍本的數量差不多)

2. (課件演示藍本增加) 提問:現在發生了什麼變化?(藍本比紅本差不多多一些多得多)

(課件出示:藍本比紅本差不多的**)提問:想一想,如果藍本比紅本少一些,它們的數量發生了什麼變化?(藍本減少一些、紅本加一些)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現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後,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乾二淨。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範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造和發展。(二)(課件出示教科書第18頁第5題圖)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

「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並非由「老」而形容「師」。

「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於《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

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於傳播知識。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

「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並非由「老」而形容「師」。

「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於《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

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於傳播知識。1.

[小猴:我買了一筐蘋果,有20個;小貓:我買了一筐士多啤梨,你知道有多少個士多啤梨嗎?])

小學數學說課稿

五 教學過程 所有的分析都服務於教學,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環節一 複習鋪墊,情境匯入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乙個尋夢的地方 台兒莊古城遊玩,古城裡有許多的非遺商品,特色建築,特色文化。接著多 出示 中設計本課內容 在此基礎上提問學生 從 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資訊?根據...

小學數學說課稿

認識圖形的面積 茂南區鰲頭鎮中心小學蔡日旺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9 41頁的 認識圖形的面積 二 教材地位和作用 認識圖形的面積 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及初步掌握它們周長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部分的知識,不僅有利...

小學數學說課稿

我將從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學法分析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其中教學過程將是我闡述的重點。首先,我們來分析教材 一 教材分析 小數加法和減法 選自蘇教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 第一章,第一節。教材之所以要把它安排在這裡,是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學生在進入五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