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下對研學案使用的思考與實踐

2023-01-31 00:45:06 字數 4186 閱讀 1328

優化「研學案」是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乙個重要手段。在「研學後教」教學理念下,我校構建了「問題引導――高效課堂」的數學科教學模式,在對研學案的編制、使用原則及實踐過程中容易走入的誤區進行了探索。

研學案;問題引導;設計原則;誤區

我校在「研學後教」理念下,構建了「問題引導――高效課堂」的數學科教學模式。研學案編寫和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的兩個抓手。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對研學案編制和使用幾個方面的實踐認識。

一、研學案的編制

所謂「研學案」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以課標、課本為綱,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為主線設計的教學活動方案。研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 「研學」方案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說得更直白些,「研學案」就是把課堂教學的流程、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學習中的反饋以書面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講的話做到心中有數,按「學案」開展學習,從而避免課堂學習中無謂的「枝蔓」,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精髓可以從師生關係、時空關係、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四個角度概括為四句話「主導加主體,課外加課內,教材加(研)學案,自主加合作」。

1. 研學案要與教材結合使用

研學案不能脫離教材,它是為了學生更有效的「用教材學」而設計的學習方案,要依託教材,達到增長知識、習得技能、培養能力、形成智慧型的目的。

2. 研學案的使用時間要求

研學案一般提前下發,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但對於低學段的學生不宜下發,老師在課上指導必須跟上。一般乙份研學案在課前預習的時間必須以半小時左右為宜。在老師對課題內容進行設計時就要精心設計研學案,精心選材,精心設計問題,精心設計訓練。

在課堂學習中,對研學案的使用是課堂學習程序一體進行的。由於學生學習差異,在研學案的學習使用上也有快有慢,所以各學習小組由學科組長根據課堂學習程序總體把握,根據課堂各環節預設的時間統籌安排。

3. 基於「問題引導」的研學案的設計

研學案要有利於學生增強對知識學習的直觀體驗,能積極主動建構新的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問題**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情感的體驗能得到很好的落實。

二、編制研學案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主體性原則研學案是為學習主體服務的,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導學性原則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研學案的學習任務,彰顯「問題引導」的意義。

課時化原則一課乙個研學案,每一課都有明確的目標導向。

問題化原則學習目標、內容、方法、應用等盡量以問題和任務的形式明確地展現給學生。

層次化原則適應學生主動發展的層次性需求,讓學生實現差異發展、共同發展。

三、「問題引導」研學案的結構

研學案是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案,體現教師服務於學習主體的主導作用,要把「學什麼」「怎麼學」「學會了嗎」等問題明確地擺在學生的面前。

「學什麼」要具體告訴學習內容,如請學習第幾頁內容,回答以下問題並完成練習1至3題等等。

「怎麼學」就是告訴學生採用什麼學習方式,使用什麼學習方法等。如先個人閱讀相關內容,再通過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學會了嗎」是對研學案學習效果的檢測,也是課堂交流、討論、展示、反饋的主要內容和渠道。

我校數學科研學案的結構包括研學目標、研學重難點、課前導學,確定研學目標、課堂研學,解決研學問題、研學檢測,突破重難點、研學總結,昇華主旨、研學評價幾個部分。

研學目標依據學情、新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制定。制定學習目標,一是要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二是要考慮學生發展的層次性需求。

課堂研學依據教學目標制定包括問題、習題、方法、應用、例題的概括總結、實驗、社會觀察與思考等內容。對自學內容的要求一是能夠引導學生自學;二是通過自學內容的學習,能夠基本達成教學目標。

問題討論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等,準備小組互動和大組討論。

研學總結在大組討論後通過概括總結完成知識建構,形成自己新的觀點、經驗和知識體系。

研學檢測(也可以另附)依據目標和內容編制檢測題。通過遷移練習,當堂檢測學習效果。「研學檢測」是獲取反饋資訊,為制定下一節課教學目標提供依據的重要環節,不能忽略。

四、教學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精心設計的研學案,能否充分發揮作用,關鍵看能否用好研學案。由於學生學習差異,加上研學案本身開放性的問題設定的自由度,會導致學生的在學習進度上的參差不齊,如何保證不同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既能完成學習目標,又不會使那些同學在某些學習環節上無所事事,尤其是在課改初期。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研學案的設計的問題層次不強、難易梯度不夠或者題量偏小。

(2)小組學習缺乏合作意識、沒有互幫互學,出現各自為戰的狀態。

(3)小組學習角色分配不到位。學優生沒有承擔更多的小組學習的任務。

(4)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學生還停留在等、靠、要的狀態上。

學生的主體性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主體性不強是因為老師沒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

這些問題,主要發生在研學案與小組學習上。因此,教師除了對研學案進行「二次加工」,做好「指導員」的角色,還要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協調員,協調學習進度,協調組內的分工,協調角色分配等。

五、研學案使用的誤區

老師在使用研學案時由於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容易走入一些誤區。

誤區一重「顯性目標,經隱性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存在重視「知識和能力」的目標,輕視或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現象。前者是顯性目標,可能通過學生自學和課堂教學達成的,是具體、可測的易評價的;後者為隱性目標,它常常以一種隱性狀態出現,滲透在平時的學習過程與方法的運用之中,對知識的掌握之中,體現在師生交流、合作之中。任何知識的獲得過程都無不含隱性目標,教師要善於挖掘知識與技能習得過程的方法和情感思索,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並最終實現創造性學習。

誤區二重研學案的使用,輕教材的使用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後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並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秀篇目在班裡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研學案畢竟不能包攬學生課堂學習的一切內容,研學案設計的問題**於對教材或其他教學文字內容的選擇,是「二次加工」的過程,很多情況下它不能脫離教材或其他文字材料而單獨存在。所以研學案要與教材進行很好地結合。

誤區三重統一性評價,輕差異性評價

教師在學生使用研學案時,容易出現對學生評價要求「一刀切」現象。在研學案的使用上,一方面加強個別指導,一方面要組織好組內幫扶,尤其是在評價使用上進行分層次評價。教師要學會用「多把尺子」來衡量學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乙個好學生。

誤區四重「講」輕「學」,重「學」輕「導」

在研學案使用和課堂學習中容易導致兩個極端就是重「講」輕「學」和重「學」輕「導」。要解決使用研學案「度」的問題。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老師不能把研學案當成傳統的教案,老師駕馭課堂,主宰課堂,把所謂的「唯一答案」強加給學生,對那些本應由學生自主、合作、**解決的問題代之以講深、講細、講透。

由於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學習處於自由散亂的狀態,自學迷失方向,合作缺乏目的,**不能深入,拓展偏離主題,生成沒有價值,目標沒有達成等等。

研學案中的「收」與「放」、「活」與「實」的問題,其影響因素很多,但只要遵循「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原則來處理這種關係,堅持這樣的教學原則,科學地認識課改中研學案的作用,並在使用中適度調整,不斷反思,逐步完善,就能達到日臻完美的地步。

[1]張海晨,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濟南山東文藝,2018.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後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並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秀篇目在班裡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對「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反思

導學案 教學模式在我校推行以來,大多數教師在課堂都是以 導學案 為依託進行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但由於理念和經驗的限制,在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諸多誤區,自主,合作,的新課程理念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下面就從我們地理組在使用 導學案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 現...

「問題引導活動單元式」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摘要 化學教學不僅是化學知識的傳承,更是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化學素養的形成過程。基於問題引導下的活動單元式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不僅有利於學生化學成績的提高,更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有利於學生化學素養的提公升。1.問題引導活動單元式 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1.1學科依據 化學是一門以實...

對化工職業物理知識網路鏈結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作者 李振敏 科學與財富 2015年第11期 摘要 現階段,我國各個學科都已經進入到了改革階段,物理學科的改革尤為突出。為了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物理人才,各個職業院校就依照改革要求物理學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值得一提就是教學模式。目前針對物理學科,各個職業院校都在嘗試這應用知識網路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