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史課程教學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教育

2023-01-30 05:30:04 字數 2437 閱讀 1276

人文學科的教育目的,在於弘揚人文精神,重視培養人格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人文學科的初中歷史課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意識」、「國際意識」、「公民意識」,養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等。初中政史學科課程教學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培養、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礪、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本文試圖站在初中政史教學改革的前沿,準確把握新時期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關注人,推動歷史教學與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造就良好道德、勇於進取、開拓創新、人格健全、個性鮮明的一代新人。一、轉變觀念,立足實際,培養學生學會做人

新的課程目標確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將學生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置於課程目標的核心位置。這就要求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切實貫徹人本主義思想,一切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立足於青少年的思維特徵、認知能力,讓青少年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說過,歷史教育的關鍵主要有三條,第一條是講做人的道理,第二條是講人類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條是講歷代治亂興衰。

在這三條中,第一條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學歷史首要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

促進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更要關注他們的情緒生活、情感體驗、道德修養和人格養成。通過教育使他們不僅能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他們進入、服務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初中政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從情感、意志、性格、習慣等方面全面考察學生發展,鍛造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德育行為和實踐能力。

政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容,引導學生真正分清假惡醜與真善美,正確地看待歷史和現實,樹立面向未來的發展眼光,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二、敬業愛生,營造氛圍,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

創設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是政史教育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的健康人格的關鍵。長期以來,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天職,把掌握知識本身作為教學目的,把教學過程理解為主要是知識的積累過程,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絕對權威,以致造成教師、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有這樣一種潛意識:學生應聽從老師的教誨,聽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教師應管住學

生,不能管住學生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師生間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意見,共同**科學知識,其負面影響就是扼殺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我們必須改變這種傳統教學理念,堅持以育人為本,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增進師生情感交流,強調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為學生提供更為寬鬆充滿溫情的學習氛圍,形成大膽**、用於創新的勇氣和精神,建立這種溫馨融洽的關係;強調在教學中老師由「權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轉變,懂得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乙個學生,讓老師成為學生最可依賴的心理支援源,以滿腔的熱情去愛護學生,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每乙個學生,以父母般的溫情去善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寬鬆、溫馨的教學氛圍中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要說,從而增強他們獨立進取、勇於創新、善於表達的人文素養。

三、注重引導,寓教於樂,為學生展現和完善自我提供舞台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道德價值觀,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作為教師,應當在指導、引導上下功夫,通過創設教學環節靈活多樣、形式多變的教學情景,營造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充分表演的機會;作為學生,應盡情舒展生命活力,積極思維、展現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型,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高尚道德生活和豐富人生體驗的過程,成為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優秀的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景,不但強化學生對課文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而且使不同才能、特長、興趣和性格的

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精心指導下,主動參與,主動獲取,自主構建,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個體的有效參與,讓學生根據興趣需要學會選擇自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學會面對陌生領域,自主蒐集、篩選資料,尋求最佳答案。

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初中政治課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中,應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的能力人手,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受器官,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將學習過程變成主動探索與創新的過程。不僅注重學生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用知識,讓學生面對繁紛複雜的現實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發現問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問題,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行為,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觀點、信念,轉化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逐漸養成符合社會主義的道德標準和良好行為習慣,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同時塑造了學生健康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生活態度,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

總之,在初中政史課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

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課程教學中得以充分體現。

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深化化學教學

1.問題的提出 當前中學基礎教育的現狀是過分強調公升學的需要,人為地將教書與育人剝離。教師在教學中唯科學 唯技巧 唯知識地 灌輸 見 分 不見 人 見 人 不見 心靈 的現象仍然嚴重。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缺乏對他人的關心 對社會的關心和對科學家所應有的崇敬,缺少精神和信仰,沒有激情和樂趣,厭學逃學等...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作者 劉文萍 科教創新 2013年第08期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 0745 2013 08 0383 01 摘要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營造一種自由 平等的人文氛圍,傾注教師的人文關懷,點燃學生強烈的人文精神,從而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讓學生...

大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旨在讓高校都來重視語文教育,讓語文教師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規律,發揮語文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還語文教學一片蔚藍的天。關鍵詞 大學語文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素質是跨學科的複合性概念,是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人認識和改造自然 社會和自身的成果積澱而成。人文素質表現為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