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四上《認識幾分之幾》教學反思

2023-01-29 23:42:06 字數 1551 閱讀 9712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教學中我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從比較中發現新的知識其實是已學知識的延續,他們有著相同的特點。一開始,我設計了從幾個分數中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分一分,哪些是我們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就分清了,一類為上節課的知識是幾分之一的分數,而另一類為幾分之幾的分數,在老師還沒有出示課題之前學生已經對這一類的分數有所了解了,但作為老師要十分清楚,學生只不過是對這些分數表層意義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讀出這些分數罷了,至於對幾分之幾的分數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還需在進一步的學習研究中帶領學生去探索。

我是這樣想的,當然也是這樣做的。在接下去的教學環節中,我所設計的讓學生自主探索分數幾分之幾與幾分之一的內在的聯絡與區別。學生經過對同一圖形(乙個圓、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若干分,取其中的乙份與取其中的幾份相比較,發現它們的相同點都是把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相同,只不過取的份數不同。

比較探索之後,學生還能進一步指出幾分之幾其實就是有幾個幾分之一組合而成得。從學生的口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師還需要再反覆強調那些生硬刻板的知識內容嗎?在這裡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推理的能力。

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也採用讓學生動手塗一塗,動腦想一想的教學方法,直觀地得出結論,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加深了對幾分之幾的認識,也為下面學習同分母分數的簡單計算做準備。在鞏固練習階段,採用闖關的練習形式一下子把注意力已經有點分散的學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點上,使得鬆弛的弦再一次繃緊了。在練習中加強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同時也採用梯度式的層面讓有能力的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

我還是覺得這堂課存在著某些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照顧還不夠。下一步我要朝著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讓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好數學。

《認識幾分之幾》教學反思

戶遠寨小學唐秀梅 上個星期五,我上了一節數學公開課 認識幾分之幾 授課結束後,通過各位領導和前輩教師的點評,我感觸很深,反思如下 首先在備課上,我沒有做到充分的備課,對教材還沒有完全研究透。在授課之前我們應該吃透教材,尤其是對於一名新教師來說,一節課要經過多次的試講和磨課,才能面向學生去進行授課,所...

小學數學四上覆習

38 943 38萬 5 4903439 6億 72 4950 721萬 4 要使8 943 8萬,裡最大能填 要使8 943 9萬,裡最小要填 5 乙個數取近似值約是20萬,這個數最小是 最大是 6 比較大小 981600 2000050 395146 391569 5600000 56萬 478...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上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 1 億以內數的認識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小結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十 2 億以內數的讀法 小結 從高位數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乙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