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現象》單元教學設計框架

2023-01-29 06:42:06 字數 1946 閱讀 4737

1.教學內容分析

年級:初中八年級上學期

教材版本:北師大版

章節:第四章

課時:六課時

內容概述

本單元內容主要包括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樂音與雜訊和超聲波,其中聲音的發生和傳播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乙個內容,也是貫穿本章的乙個核心內容。

聲音是人們交流資訊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理現象。本章主要講述的是一些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關的聲學初步知識。

教材力求通過觀察、實驗和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認識這些現象和它們的應用,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激發他們對自然現象的學習、研究興趣。

知識結構圖

2.單元整體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4.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原理。

5.知道雜訊的概念,知道雜訊給生活帶來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雜訊.

知識與技能:

通過讓學生觀察、實驗,讓學生理解聲音的產生、傳播。

通過對樂音與雜訊的學習明白聲音的一些特性,並且懂得防治雜訊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這一章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對生現象有進一步的認識。

2、體會物理思想:理論**於實踐,理論應用於實踐。

教學重點

1、 從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的重要渠道出發,認識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 從實驗認識聲音由振動產生,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3、 從真空鈴的實驗出發,認識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4、 簡介回聲測距。

5、 認識樂音的三要素,弄懂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別。

6、 雜訊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認識雜訊的真特點和雜訊的防治。

7、 初步了解超聲波的特點和應用,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

1、 回聲測距的原理,並應用速度公式計算。

2、 真空鈴的實驗操作。

3、 音調和頻率的關係,響度和振幅的關係。

教學關鍵

1、 讓學生知道聲音由振動產生,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2、 了解聲音靠介質傳播,認識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3、 明白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分析、實驗,得出聲音產生的條件。

2.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弄清實際問題的意義,然後逐步把實際問題表示為物理問題

3.教學時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以及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維水平;

4.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關注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恰當考查知識與技能。

設計思路

3.各教學內容的教學形式安排

教學內容

教學形式及課時安排

任務設計

教學環境

1.聲音的產生

**+合作+演示

一課時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從實驗認識聲音由振動產生,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實驗室2.聲音的傳播

**+合作+實驗

二課時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

普通教室

電子白板

實驗室3.樂音與

雜訊**+合作

二課時1.知道樂音有三個特徵:音調、響度和音色.

2.知道音調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發聲體與聽者的距離有關係.

3.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的樂音的音色不相同.

4.知道雜訊的概念,知道雜訊給生活帶來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雜訊.

普通教室

電子白板

4、回顧與思考

本章知識點,進行小結

討論歸納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

教室電子白板

聲現象單元測試

班級姓名學號 一 選擇 每小題2分,共30分 1 體育課擲鉛球活動後,同學們對 鉛球 的製作材料進行討論,有同學認為 鉛球 是鐵製的,並從實驗室借來磁鐵吸一下 吸一下 這一過程屬於科學 中的 a 提問 b 猜想 c 實驗 d 得出結論 2 正要咬餌上鉤的魚,突然聽到腳步聲受驚逃走,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

聲現象教學反思

學生對 聲現象 教學的反思 學完聲現象後 讓學生寫學習體會,初二的一位學生感想頗深.全文如下 學過聲的現象,我對聲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領悟。嬰兒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與聲打交道。正因為有了聲,我們人類的世界變的多麼美好,我們能通過聲可以相互交流 學習 關心。如果沒有聲,我們的世界將會失去一...

單元教學設計框架

1 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人教課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該單元主要選編的是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章,它們分別是 社戲 安塞腰鼓 竹影 觀舞記 和 完成本單元教學需要8課時。社戲 是回憶幼時一段看社戲的 文章採用寫意筆法,於優美的意境中包孕著作者對美好童年生活的珍惜與眷戀。安塞腰鼓 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