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聲現象教學建議

2021-07-11 04:11:43 字數 4699 閱讀 5959

(一)全章概述

這一章主要是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聲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們是怎樣利用和控制聲音的。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應該使學生了解振動使物體發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是一種波,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實際中既要合理地利用聲音,同時也要有效地控制雜訊。

這一章特別注意使學生了解聲音在生活(12、17、18、25等頁)、生產(13、27等頁)和社會(25、26、29頁)等方面的應用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中應注意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實際的聯絡,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知識,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樂趣。

這一章的教學,很多處可以通過實驗和**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初步的**物理規律的能力,以及應用物理規律解釋簡單現象的能力等。

(二)課時建議

本章共分五節,建議6課時。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課時

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1課時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1課時

第四節雜訊的危害和控制1課時

第五節聲的利用1課時

複習和總結1課時

說明與建議

章首圖及配文

本章的章首圖是大象,並給這幅圖配了文字。這樣安排主要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雖然大象的**不像其他一些圖(如編鐘、鑼鼓)更具有明顯的聲特徵,但是由於立意比較新鮮、奇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的慾望可能會有較好的作用。

對章首**字中的問題,本書在第20頁交待了「大象可以用我們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的問題。

此書各章前的章首圖及與之相配的文字主要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而編寫的,注意了與其他學科間的滲透。這部分內容對學生沒有具體的教學要求,有些詞語個別學生不懂也無關緊要。

本章內容的引入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來設計,不一定拘泥於課本。如果想從課本介紹的「大象是如何進行交流的?」角度引入,可以按下面的方式進行教學。

學生看過課本第10頁大象的圖後,可讓學生思考、討論如下的問題:

●關於大象你了解多少?(大小、種類、生活習性等)

●你認為大象之間如何進行交流?(多數學生可能只能說出大象用聲音交流,而提不出次聲的問題。如果學生提出大象可以用**接觸進行交流也是對的。)

讓學生閱讀課本第11頁的文字,然後讓學生討論、猜測「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中的「聲音」指的是什麼聲?還可提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

●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能產生人類聽不到的聲嗎?

●你知道哪些動物能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聲嗎? 然後告訴學生,這些問題學過這一章後就都可以解決了。

閱讀指導

「閱讀指導」可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對這一章有個概括的了解,也可以在學過這一章之後讓學生以此為綱自己總結這一章所學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目標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通過學習活動,鍛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說明與建議

聲的產生

聲現象豐富多彩,教材通過圖1.1-1中的四幅圖,從不同的方面給出了聲音產生的情況,意在給學生創設乙個情景,使學生可以就這幾幅圖或圖以外其他物體發聲的情況,談談物體發聲時都要振動的共同特徵。

教學中最好是組織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課本圖1.1-1中左上圖人是通過聲帶的振動發聲的,右上圖主要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右下圖青蛙是通過氣囊的振動發聲的,左下圖主要是工件和砂輪相互磨擦,引起工件和砂輪的振動發出聲音。

**聲是怎樣產生的?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一些活動(如尺子振動發聲、聲帶振動發聲、擊打紙片發聲等),來進一步**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活動中應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好讓學生自己想出做什麼樣的活動,並觀察物體是怎樣發聲的。

也可以將學生間的討論與**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活動結合在一起展開教學,讓學生邊活動、邊**,最後歸納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結論。

想想議議

「想想議議」這個欄目中,應該盡量讓學生互相交流。這裡,如果學生能夠說一些新奇的關於發聲的現象,不僅可以調動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是鍛鍊學生交流能力的機會。

若學生之間的討論調動不起來,教師也可提些有趣的發聲問題讓學生討論。例如「笑樹是怎麼發出笑聲的?」(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裡的籽撞擊殼壁發出聲音)「長頸鹿為什麼總是那麼安靜?

」(長頸鹿沒有發聲器官)

課本圖1.1-2中的蟬是通過腹部的發聲器官來發聲的。

只有雄蟬才會鳴叫,因為雄蟬腹部有發音器,而雌蟬則沒有發音器,在腹部只有接收聲音的器官。

圖1-1為雄蟬腹部發聲器官的結構圖。雄蟬腹部下方有一層薄薄的發音膜,當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振動,這些振動通過共鳴室的放圖1 1雄蟬腹部發聲器官的結構大,最後發出非常響亮的聲音來。

課本圖1.1-3是早期的「粗紋」唱片的表面放大圖,它記錄的振動是橫向的,唱片轉動時,唱針左右擺動。現在還有一些唱機可以使用機械唱片,但是多數機械唱片都是「密紋」的,唱片上記錄的振動是縱向的,唱機工作時,唱針上下振動。

聲音的傳播

教學中應使學生體會到,要想使聲音從發聲地傳播出去,必須要有傳播的載體——介質。教材對固、氣、液三態物質傳聲的教學安排是,重點讓學生自己**固體傳聲,教師演示氣體傳聲,學生設計液體傳聲。這樣安排是因為固體傳聲實驗易做,氣體傳聲實驗條件要求高。

固體傳聲的實驗比較好做,關鍵是讓學生領悟到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 用課桌做實驗的目的是器材易得,不會發生危險。

這一章的「**」相對後面的幾章而言比較容易,教學中應注意讓學生體會**問題的一般方法。

演示 空氣是傳播聲音的一種重要介質,容易被人們忽視,所以教學中要做好空氣傳聲的實驗。學校如果有課本圖1.1-4所示的真空罩實驗儀,把響鈴的鬧鐘放在罩外和放在漸漸被抽空的真空罩內,聽起來**聲的強弱有著明顯的不同,因而學生很容易理解「空氣是傳播聲音的一種重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如果鬧鐘的鈴聲不強或響的時間不夠長,可換用小收音機或電鈴。

如果學校沒有真空罩實驗儀,也可讓學生自己做如圖1 2所示的實驗,來體驗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實驗做法如下:

圖1-2真空不能傳聲把小鈴鐺拴**上,線的上端穿出橡皮塞(如圖1-2甲所示)。照圖乙那樣,把橡皮塞塞到燒瓶上,然後搖動燒瓶,聽小鈴鐺此時的響聲。

取下橡皮塞,向燒瓶中倒少許水,給燒瓶加熱,使燒瓶中水沸騰,大量水蒸氣湧出後,停止加熱,並迅速照圖乙那樣塞緊橡皮塞。冷卻一會兒,待燒瓶中水蒸氣大部分凝結,瓶中氣體稀薄時再搖動燒瓶,聽小鈴鐺此時的響聲。比較兩次鈴鐺響聲的強弱,可以明顯地感到氣體稀薄時響聲弱。

由此可推得,真空不傳聲。

課本圖1.1-6重在讓學生理解聲音也是一種波。波是物質運動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應讓學生了解。這裡將聲波與水波做模擬,便於學生理解,同時也為後面用示波器顯示聲波的波形打下了基礎。

想想議議

對於學生設計液體傳聲的實驗要求不可過高,重點應放在學生相互討論和實驗方案的提出上。

液體傳聲的實驗可以將一振源(機械表、電鈴等)放在塑膠袋裡,然後把塑膠袋密封後放在水裡,看看水是否傳聲。

聲速 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可以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例如回聲、雷電等。田徑比賽時,在遠處先看到發令槍的煙霧,後聽到槍的聲音,也是很好的例子。

關於速度的概念,儘管本書是放在後面講,但是學生在小學數學和科學中就已學過這一概念,因此一般性地使用速度這一概念是可行的。這一觀點和處理方法本書在後面還將用到,例如能量的概念也是直接使用的。

物體的彈性好,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就快。一般來說,在固、液、氣三種物態中,固體的彈性最好,氣體的最差,因此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在氣體中傳播得最慢。

小資料中,銅、鋁和鐵後面都標有(棒)的字樣,這是因為一般來說金屬有兩種聲速,一種是在有限棒中傳播的速度,一種是在無限大金屬中傳播的速度。銅(棒)、鋁(棒)和鐵(棒)後面的聲速值給出的就是聲音在有限棒內傳播速度的大小。

想想做做

對「想想做做」中說的「每組想出乙個測量聲速的方法」,不要誤解為每組的方法必須是不同的。其實初中階段學生也只能想出類似測量發令槍的發令地點到觀測地點的距離,以及看到發令槍發令時的煙霧到聽到槍聲的時間的方法來測量聲速。當然如果學生想出類似用鐵鎚擊打鋼板、鐵片等,然後測量鐵鎚落下和聽到鐵鎚擊打鋼板的聲音的時間,再測量擊打點到測量點的距離的方法來測聲速也應該給予鼓勵。

動手動腦學物理

1、學生想出的辦法只要能說明桌子是振動的就可以。比如在桌子上固定乙個彈性較好的細棍,當用手敲桌子時,就可以看到細棍振動,可以說明桌子是振動的。

2、此題是乙個開放性的問題。首先在實際中聲音是不可能從北京傳播到上海的,這裡題目的設問,只是一種假設。另外聲速、北京到上海的距離、火車的速度、大型噴氣式客機的飛行速度等資料,都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需要學生自己查詢資料。

實際上,由於這種計算不必太精確(也不可能太精確),根據查詢到的資料,或者自己知道大致的數值,最後估算即可。

如果學生對火車和飛機從北京到上海的時間是直接查到或自己知道的,也是允許的。有關資料如下:

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距離約為1500km (實為1463km )

北京到上海的航線距離約為1200km

k14(北京—上海)快車平均每小時執行105km

737客機平均每小時行駛約600km

3、會聽到兩次敲打的聲音,一次是從鐵管中傳來的,一次是從空氣中傳來的。

第一章聲現象 複習總結

默寫1.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2.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稱為 3.聲音可以在中傳播,但不能在 中傳播。4.聲音是一種 我們把它稱為 5.回聲是由於 形成的。6.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速度是 的,通常情況下,聲音在 中傳播的最快,在 中次之,在 中傳播的最慢,空氣中的聲速大約是 m s。7.聲音具有 這種...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 聲音的發生 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 聲音的傳播 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3 聲速 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 340公尺 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4 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s 1 2vt 5 樂...

第一章 聲現象複習提綱

產生 聲音是有物體振動產生 p13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傳播 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p13 聲速 不同介質的聲速不同,空氣中的聲速340m s p15 人耳的構造 聲音傳播的 物理過程 p17 聲音的接收骨傳導 聲音通過頭骨 頜骨傳到聽神經,引起聽覺。p17 立體聲 雙耳效應 p18 音調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