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研究與實驗方案

2023-01-26 14:57:05 字數 4410 閱讀 4206

生命教育的研究與探索*全文已在《中國教育學刊》2023年第12期發表。

羅楚春[摘要] 教育從其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是為人類社會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續和發展服務的,然而,在社會發展的程序中,由於種種原因,

生命教育的研究與探索

羅楚春[摘要] 教育從其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是為人類社會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續和發展服務的,然而,在社會發展的程序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忽略了教育的這一本真意義甚至背離了這一初衷。本文在對學校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辦學理念;生命教育的基本觀點由教育的生命觀和生命教育觀兩個部分構成。教育的生命觀包括:

生命是整體的存在,生命是有差異的存在,生命發展是自主的和主動的;由此推演出生命的教育觀:協調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進生命整體的發展、尊重生命及其發展歷程中的獨特性和相互差異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尤其是師生關係。生命教育應從構建大德育模式、加強課程改革、營造校園文化、創新學校管理入手。

[關鍵詞] 生命教育;生命觀;生命教育觀;探索

[作者簡介] 羅楚春,深圳市南山區松坪學校校長,中學高階教師,教育學碩士 (深圳 518052)

一、生命教育問題的提出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體,為其創設生動活潑、充實豐富的環境和條件,以促進生命主體全面、和諧、主動、健康發展的教育。

教育從其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是為人類社會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續與發展服務的,然而,在社會發展的程序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忽略了教育的這一本真意義甚至背離了這一初衷。在當前條件下,如何將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每一位學生?還給每乙個教師?

是本專案研究的出發點。我們思考和探索的意圖,是想在學校建立起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體系,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體系,建構起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即生命教育的辦學模式。

2023年8月,南山區教育局研究決定,將松坪中學與松坪小學合併為九年一貫制的松坪學校。合併後的松坪學校將向何處去?辦學思想如何定位?

改革路徑又如何設定?這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回顧八年的辦學歷程,兩校曾對教育改革作過許多探索。原松坪小學進行了八年的主體教育的實驗研究,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思想指導下,先後對合作性的師生交往模式、參與式的班隊活動模式、賞識性的激勵教育模式、**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改革,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先後積累350萬字的科研成果。原松坪中學進行了「分層次教學」和課程改革的探索,尤其是在課程改革方面,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所作的綜合實踐活動和科學課的研究與實踐,其成果處於全國實驗區領先水平。

應當說,兩校所積累的成功經驗為提出新的研究課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儘管如此,兩校的現狀仍然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開學以來,我們以課堂觀察和訪談等方式(以中學部為重點)深入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主要存在著如下問題:

——教學中存在著嚴重忽視學生生命狀態的存在現象。課堂上,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學生的焦慮、學生的自卑、學生的需要,學生的成功,似乎與我們教師沒有關係;老師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把教學僅僅當作乙個知識的授受過程,忽視了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因而使得課堂機械、刻板、沉悶、單調和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樂趣,缺乏對智慧型的挑戰,一句話,學生存在狀態(變即生命狀態)缺少應有的關注,課堂教學缺乏生命活力。

——在師生關係方面。教師把學生當作一種監管物件,學生略有「越軌」行為,輕則訓斥,重則被罰站於教室後面,有的甚至被趕出教室,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和心靈。師生之間缺乏心靈的情感交流,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授受關係」。

師生關係的疏離與單一化,造成學生不思進取,對學校、對教師、對學習態度冷漠甚至反抗的心態。

——在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缺乏生動活潑管理方式。如何促進學生道德生命的成長,班主任很少去思考。他們總是習慣於把學生滯留在四周是牆壁的教室裡。

即便是舉行班會活動,其活動內容大多限於總結過去一周的學習情況和紀律方面的說教。在這樣的班級裡,學生的諸多需要被剝奪了,學生感到枯燥以致厭學甚至恨學。

——學生對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少同學把學習當作是學校、父母交付給自己的任務,而不是作為自己生命成長的需要;有的同學不思進取,虛度光陰;甚至有的同學沉迷於網咖、經常抽菸,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反思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一是教育觀念陳舊。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即傳統的「三中心」觀念主導著我們的教育行為,主宰著我們的課堂教學,學校雖然也進行過一些主體教育思想的學習與研討,然而我們是更多地關注了「主體性」弘揚問題,而忽略了學生生命的整體成長,對學校促進人的生命發展這一基礎性價值認識不到位。而且,教育思想的轉變不僅僅是認識的轉變,更需要在日常實踐中落實,觀念與行為是相互構成的。

二是考試的壓力。在日益激化的公升學影響下,學校教育陷入一種追求考試分數為目的的知識灌輸主義狀態。從而導致以知識為本的觀念統治課堂,教育中的非人道主義橫行,學生的主動性和個性受到壓抑,學生生命的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

三是某些政策上的不合理。不管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不管是生源好的學校還是生源差的學校,上級主管部門都以分數排次序;在經費的分配上和教師的配置上,向重點學校傾斜,導致學校之間的不平等,也導致了條件差的學校好生源留不住,從而造成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惡性迴圈。

走出這一困境,不能只是等待外部條件的改善,更需要主觀努力。從主觀方面說,既需要果斷的決心,還要有開放的態度和開闊的眼界。要看到:

人類在步入新的世紀後,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視窗,已經初步實現了現代化,大部分居民已過上小康生活,提公升生命質量尤其是精神生命質量的需要也日漸迫切。近20多年來,為適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基礎教育處於不斷改革的狀態,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也一再得到理論界與實踐界的重視與**。

在認識上,先後經過了強調「雙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注重能力和智力、關注「非智力因素」、重視個性和人的整體發展、關注人的主體性等幾個主要的「台階」,在這個過程**現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創造教育」、「和諧教育」、「主體教育」等等研究與實驗,具有乙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強調學生情感的體驗和人格的獨立,一句話,強調以人為本。進入21世紀以後,「新基礎教育」研究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都涵括著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這就是強調個體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整體發展,這為我們在新的世紀開展新的教育探索給予了新的啟示。

二、「生命教育」的理論構想

當我們在巨集觀層面討論教育事業的發展的時候,不能忽視它的社會基礎,然而,當我們轉入到中觀的學校工作和微觀的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時,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另外乙個重要的基礎——人的生命基礎。國內有學者敏銳地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教育的生命基礎,主要包含如下思想:

(1)生命價值是教育的基礎性價值;(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轉換的基礎性構成;(3)生命體的積極投入是學校教育成效的基礎性保證。①也就是說,當今教育要以提公升人的生命價值和創造人的精神生命為追求,知識、能力、智慧型、情感、意志等這些精神能量通過師生相互作用以及類和個體的相互作用而發生轉換和生成,師生的主動狀態和真誠的合作是取得教育成效的關鍵性保證。

我們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正是要在價值取向上強調人的精神生命主動發展,在教育過程上關注人際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轉換,在保障機制上注重生命主體自主能動的投入與合作。生命教育的基本觀點由生命觀和生命教育觀兩個部分構成,其中,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一)教育的生命觀

生命是一種存在,它的理想存在狀態是整體的、是有差異的、是自主而主動地變化和發展著的。

—— 生命是整體的存在

學生作為人是乙個完整的人,從自然結構上看,人的身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社會意義上看,人不僅是自然的人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是社會的人文化的人;教育過程中的學生,是乙個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創造力的多方面、多層次的整合體。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物質的、精神的、行為的、認知的、價值的、信仰的等等。在任何一種滿足生命需要的活動中,人都是以乙個完整的生命體的方式參與和投入,而不只是區域性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參與和投入。

精神科學的創始人狄爾泰認為,人是整體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在「人這一整體事實中」,「精神生活與人心理——物理(靈與肉)生命統一體完美融合」,②與那些將人分解、割裂,看作單純反映的、無生命的「死」主體的陳舊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學校教育既然以促進人的生命發展為主旨,就應當把學生當作乙個完整的生命體,而不只是「認知體」,就務必把學校生活當作是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構成,關注學生生命的全部內容和全部過程,而不只是認知學習及其過程。

—— 生命是有差異的存在

生命是整體的存在,又是有差異的存在。由於遺傳、環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學生的生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事實告訴我們,學生的心理、生理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並且,後天環境和活動導致的個體間的差異遠遠大於與生俱來的差異。

這些差異在興趣、愛好、志向方面以及氣質、意志、性格方面都表現出來。單從認知的特點來看,每個學生的獲取知識、鞏固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方法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必須承認生命之間這種差異的存在。

既然生命是有差異的,我們就不可能強迫學生就範於某一刻板劃一的教育要求或「齊步走」的教育模式,而應該尊重學生生命的差異,欣賞學生生命的獨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乙個學生生命的潛能。

教育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一節教育調查方案的設計與教育調查報告的撰寫 第二節教育實驗的設計與教育實驗報告的撰寫 第三節小學數學教育科研 的寫作 當今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已成為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方面,廣大小學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實踐經驗,但需要掌握適當的教育科研方法,使這些資料和經驗能及時總結出來,以供教育科研之用。本...

節能減排研究與探索課題的研究實驗方案

遼源市西安區實驗小學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價值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低碳環保問題的研究。以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政治經濟新一輪競爭的高地。因此,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確保經濟持續增長的有效措施。本課題定位在節能減排問題,實現了雙重研究的目的。兩方面相互滲透,...

《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課題實驗方案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 實驗方案 河南省舞鋼市第二小學翟慧月 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實驗方案 河南省舞鋼市第二小學翟慧月 2011年,經我校申報,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總課題組批准,正式成為對 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作為課題進行專題研究。為了有效實施課題實驗,充分利用 小學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