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試題

2023-01-23 11:00:05 字數 4545 閱讀 5695

西華三高2014---2015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周練

第i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共3題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孔子對民生問題是重視的,但語焉不詳。孟子則把孔子的仁學落實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會統治者和管理者在解決民生基本問題上體現仁民愛物的思想感情,中國近代的民生主義即發源於此。

首先,要「制民之產」,使百姓豐衣足食。仁政最核心的內容便是解決好民眾的吃穿問題,使他們的物質生活有起碼的保障。其次,「省刑罰,薄稅斂」,人民的負擔要有乙個限度,過此即有災難,所以要省刑罰,必須薄稅斂。

再次,救濟社會上孤苦無援者。最後,加強教育,德化民俗。孟子認為要在富民的同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使民去惡從善,形成禮義之風。

這樣,社會才有秩序,人民才會有真正的安寧壽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沒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視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孔子講過「民無信不立」的話。孟子則大大前進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這就是民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為民意,認為這兩者是一致的,這實際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釋了傳統的天命論,大大提高了民眾的地位。他引《泰誓》的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的感受和意志,體現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滿意,就等於服從了天命。孟子用民眾的意志代表天命,從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權天授」變成了「君權民授」。

孟子提出了乙個超越同時代人的口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口號一經提出,便使社會震動,響徹了兩千多年,成為批判君主**的有力**。

這個「民貴君輕」的說法,在先秦諸子之中是極為罕見的,它肯定民眾是國家的主體,對於君權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衝擊力。按照孟子這一思想來設立政治體制,至少能發展出開明的君主立憲制。這是孫中山提出民權主義的思想源頭之一。

孟子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是確立中國士人的獨立性格,提公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為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建立了一種較高的標準。

孟子認為君臣關係完全是相對的,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為昏君而死。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所以他不贊成愚忠。

他認為明君必須「貴德而尊士」,「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這樣,孟子就大大提高了士君子的社會地位。

孟子刻畫了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氣象,此即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大丈夫的氣度是何等的雄偉巨集大,富貴、貧賤、威武這三樣東西不能改變乙個人的氣節,在生死考驗面前能「捨生而取義」,最後成全自己完美的人格。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社會進步事業而「成仁」、「取義」的志士仁人是很多的,他們的思想多少都受到孟子的影響。

對於我們來說,孟子的思想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如能認真開發而運用,對於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民族的復興,將有莫大的助益。

(選自牟鐘鑑《從孔子到孟子》,有刪改)

1.下列對於孟子「仁政」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和孟子都很重視民生,但孔子的論述模糊、零散,相比之下,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清楚,更具體,更有條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b.孟子不僅繼承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孔子的「仁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社會的統治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具體施政要求。

c.孟子的仁政不僅要求保障基本民生、減輕百姓負擔、保護和救濟社會弱勢群體,更強調用孝悌之義對百姓實行道德教化,以確保社會秩序。

d.孔子關於民生的論述雖然語焉不詳,但它是孟子「仁政」學說的基礎,所以,也理應把它看作是中國近代民生主義思想源頭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和「君權民授」的新天命論,都充分體現了孟子對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的前所未有的重視。

b.孟子重新闡釋了君臣關係,認為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忠於昏君,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這已經具有了樸素的平等和民主思想色彩。

c.孟子為中國知識分子所建立的一套立命處世的高標準,不僅確立了中國士人的獨立的人格,而且提公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

d.西歐和日本等國之所以能發展並保留成熟的君主立憲制,是因為這些國家比中國封建王朝更能接受孟子的學說,更願意放棄君權至上的封建制度。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重視和強調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這不僅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是最突出的,而且在先秦諸子百家中也是很少見的。

b.孟子的仁政學說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孫中山近代革命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和民權思想也都從孟子那裡汲取了精華。

c.孟子的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只要我們認真開發、運用,就必定會對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和民族的復興產生巨大的助益作用。

d.孟子刻畫的「大丈夫」氣象已經成為一種完美人格和優秀精神的座標,長久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思想。

二、古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張珪字公端,弘範之子也。少能挽強命中,嘗從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軍盡讙。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攝管軍萬戶;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將軍、管軍萬戶,佩其父虎符,治所統軍,鎮建康。

未幾,弘範卒,喪畢,世祖召見,親撫之。奏曰:「臣年幼,軍事重,聶禎者,從臣父、祖,久歷行陣,幸以副臣。

」帝嘆曰:「求老成自副,常兒不知出此。」厚賜而遣之,遍及其從者。

十九年,宣、徽群盜起,行省檄珪討之,士卒數為賊所敗,卒有殺民家豕而並傷其主者,珪曰:「此軍之所以敗也。」斬其卒,悉平諸盜。

二十九年,入朝,命為樞密副使。太傅月兒魯那演言:「珪尚少,姑試以僉書,果可大用,請俟他日。

」帝曰:「不然,是家為國滅金、滅宋,盡死力者三世矣,而可吝此耶!」拜鎮國上將軍、江淮行樞密副使。

大德三年,遣使巡行天下,珪使川、陝,問民疾苦,賑恤孤貧,罷冗官,黜貪吏。還,遷浙西肅政廉訪使,劾罷郡長史以下三十餘人,府吏胥徒數百,徵贓鉅萬計。珪得鹽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賂遺近臣妄言珪有厭勝事且沮鹽法帝遣官雜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鹽官欺罔狀,皆伏罪。

劾大官不法者,不報;並及近侍之熒惑者,又不報。遂謝病歸。泰定三年,上遣使召珪,珪至,帝曰:

「卿來時,民間如何?」對曰:「臣鄉里也,民飢甚,朝廷雖賑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

」帝惻然,敕有司畢賑之。未幾,起珪商議中書省事,四年十二月薨。

(節選自《元史·張珪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攝管軍萬戶攝:**

b.求老成自副副: 相符。

c.劾大官不法者,不報報:答覆。

d.敕有司畢賑之畢:全部。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珪得鹽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賂遺近臣/妄言珪有厭勝事/且沮鹽法/

b. 珪得鹽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賂遺近臣/妄言珪有厭勝事/且沮鹽法/

c. 珪得鹽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賂遺近臣/妄言珪有厭勝事/且沮鹽法/

d. 珪得鹽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賂遺近臣/妄言珪有厭勝事/且沮鹽法/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珪勇猛過人,年少有為。他善於拉硬弓射猛箭,在樹林中遇到老虎,毫不畏懼,一箭射中老虎咽喉;十七歲時就統領軍隊,鎮守建康。

b. 張珪盡忠朝廷,受到皇帝寵愛。他父親去世,皇帝召見並撫慰;太傅認為他年少,不宜馬上重用,皇帝還是授予他重要職位。

c.張珪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擔任浙西肅政廉訪使時,他多次**有不法行為的**,奏事進言均得到採納,奸人怨恨,相互串通誣陷他。

d. 張珪盡心國事,關注民生。他斬殺侵奪百姓財物、傷及百姓生命的士兵,平定了盜賊;把途中遇到百姓饑荒的情況如實奏報皇帝。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珪使川、陝,問民疾苦,賑恤孤貧,罷冗官,黜貪吏。

(2)對曰:「臣鄉里也,民飢甚,朝廷雖賑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

(二)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問題。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劉長卿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注釋:安史之亂爆發後,劉長卿長期居住的洛陽落入亂軍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江蘇揚州一帶,秋日登高,到吳公臺,寫下這首詩。

8.詩的中間兩聯,主要用了哪兩種手法,描寫了怎樣的景物?(5分)

答: 9.詩人表達了哪些情感,是如何表達的,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答(三)名篇名句默寫(11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落霞與孤鶩齊飛漁舟唱晚雁陣驚寒王勃《滕王閣序》)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兩句通過寫琵琶女演奏完後周邊環境的寂靜,來表現**的強大魅力。

(3)南宋詩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表達了英雄業績的流風餘韻已蕩然無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樣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難以實現的惆悵。

(4)杜甫的《登高》一詩中的名句今常用來表達舊事物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

(5)在《醉翁亭記》中,歐陽修以寫出了山間的春夏美景,讓自己流連忘返。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高二語文試題

2014 2015學年第一學期月考二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分第 卷 閱讀題 和第 卷 表達題 兩部分,共4頁,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號 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3 答客觀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機讀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

高二語文試題

第 卷閱讀題 一 現代文閱讀 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題。美育讓美學走進生活 朱立元歌德說 生活之樹常青,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這就是說任何理論包括美學理論如果只滿足於體系建構和邏輯自洽,而不關心現實生活及其變化,其結果只能是灰色的。美學跳出純理論的圈子,走進大眾的現實生活,包含豐...

高二入學考試語文試題

德陽外國語學校2014年9月高二入學考試語文試題 第一卷 30分 一 30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無誤的一組是 a 橘子洲 j創傷 chu ng 雨霽 j如棄草芥 ji b.牆垣 hu n漫溯 s 回眸 m u雕欄玉砌 q c 錙銖 z戲謔 xu 巉然 ch n呱呱墜地 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