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民族關係

2023-01-23 06:51:03 字數 3982 閱讀 8489

正確處理民族宗教關係,努力搞好民族團結

金紹龍一、 民族關係

1、 民族及形成、發展

民族是一群基於相同的歷史、文化、語言、宗教、生物特徵而與形成的群體,即具有相同經濟生活、相同地域、相同心理特徵、共同語言形**們的共同體。民族是乙個歷史範疇,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民族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範疇,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

人類最早的社會集團是原始群,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需要,才結成穩定的集體——氏族。幾個親屬氏族又結合成部落。二次社會大分工破壞了氏族部落內部的血緣關係,在更大規模上以地緣關係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共同體——民族。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規律。同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就會消亡。民族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族語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經濟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徵形成的過程。

民族形成之後,各民族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差別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復到無民族差別的狀態。但這不是恢復到史前史期那種無民族差別的狀態,而是在高階形態上的恢復和發展。民族有「客觀」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包括地域、語言、宗教、外貌特徵或共同祖先,也包括「主觀」的特質,特別是人們對其民族性認知和感情。

2、我國民族狀況:種類多,居住有特點,有的少數民族幾乎全民信教。

3、各民族與中華民族、各民族之間、個人與本民族之間的正確關係

1)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雖然僅僅是乙個政治概念和政治宣傳,並非人類學社會學裡的民族。

但全球華人在「中華民族」這一大背景、大前題下團結奮進,氣壯山河的歷史卻堪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不得益於炎黃子孫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各民族與中華民族其實是個體與總體的關係。

2)民族關係: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關係的總和。是乙個具有社會學與政治學含義的廣泛概念。

在複雜的社會機體中,各種社會關係(階級關係、民族關係及其它各社會集團之間的各種物質的、政治的、道德與法律的關係等等)是相互交錯、互相制約的。一般地講,由於社會制度和所實行的政策不同,民族關係也隨之具有不同的本質和內容。從歷史發展看,民族關係的發展表現出兩種不同的趨勢:

①在私有制和階級社會條件下,由於剝削階級中的反動統治集團為了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總是挑起民族糾紛,唆使各民族互相殘殺,以實行其民族壓迫剝削政策,這就造成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不平等、不團結的關係;②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度,剷除了產生民族壓迫的物質基礎,民族間的關係基本上變為各民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在我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已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團結、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3)民族成員與具體民族的關係:同樣是個體與總體的關係。

4、 民族與宗教的關係

1) 宗教及特點: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歪曲、虛幻的反應。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神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

2) 民族與宗教的關係:

民族和宗教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兩種社會現象,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決定了民族和宗教是作為兩個概念而存在的。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穩定的共同體,既不屬於上層建築,也不屬於經濟基礎,而屬於歷史範疇。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都是客觀世界和現實社會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種歪曲的反映。

民族和宗教都有各自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民族是人類經過若干萬年的漫長過程,經過氏族、部落的發展階段,在即將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形成的。宗教則是人類社會發展到原始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在氏族部落時代它就先於民族的形成而形成。

民族和宗教各有自己發展的軌跡。古往今來,一種宗教常被許多不同的民族所信仰,在乙個民族中的人們也有信仰不同宗教的,而有的人則完全不信教。因此,民族與宗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一談。

民族和宗教又有一定的聯絡。世界上各民族基本上都有過宗教信仰,而且許多民族不只信仰一種宗教。宗教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是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並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

因此,宗教對一些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使宗教問題具有民族性和群眾性。如伊斯蘭教和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擁有眾多的教徒,在一些民族中還為絕大多數群眾信仰,這使得宗教與這些民族發生了密切的聯絡。因此,在這些民族中,宗教問題往往與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

在歷史上,由於發生宗教歧視和宗教糾紛而引發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的事例很多。在社會主義時期,宗教還會長期存在下去,在一些民族中仍會有較深的影響。因此,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問題,必須從民族大團結的根本利益出發,注意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的聯絡,採取特別慎重的態度,予以正確對待。

宗教不是構成民族的因素,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雖然對一些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會發生作用,甚至在有的民族的形成發展中起過某種紐帶作用,如回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伊斯蘭教曾將散布於全國各地**不同的人們聚合在一起,維繫了民族感情,使宗教信仰成為回族心理素質的乙個組成部分。但是,從構成民族的基本要素看,宗教不是基本要素之一。有的宗教是多個民族信仰,中國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東鄉、撒拉、保安等十個民族的絕大多數群眾信仰伊斯蘭教,卻不因他們信仰同一種宗教而成為乙個民族。

有的民族信仰多個宗教,蒙古族群眾除大多信仰藏傳佛教外還有一小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柯爾克孜族群眾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而居住在新疆塔城的少部柯爾克孜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群眾信仰薩滿教,卻沒有因他們信仰不同的宗教而分為三個民族;在漢族中也有信仰佛教、道教、**教和天主教的,也沒有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同,而分為多個民族。宗教信仰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民族在歷史上都曾信仰過不同的宗教。維吾爾族在信仰伊斯蘭教之前,就曾信奉過薩滿教、摩尼教、佛教、景教和其他宗教。

公元9世紀末至11世紀初,喀什、和田地區的維吾爾族群眾才改信了伊斯蘭教,而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則是在14世紀後半葉才改信伊斯蘭教的,這同樣沒有妨礙他們成為同乙個民族。可見,宗教信仰不是民族的基本特徵。

3)我國宗教政策及內容:宗教信仰自由。

二、 民族問題:

民族問題是民族間的相互關係問題,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多民族國家中,或在不同國家之間關係中經常遇到的社會問題,是在民族的活動、交往聯絡中發生的問題。只要民族存在,就會有族際社會,也就必然產生民族問題。

因為民族特點本身在使人們區分為不同民族群體的同時便包涵著形成民族問題的內部機制,民族特點導致民族差異,民族與民族差異的存在產生出不同的民族問題。而且,民族將是乙個長期的歷史存在,民族差異的永續性也將使民族問題長期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與時代背景下,民族問題的表現形態和內容不盡相同而已。

如民族歧視、民族壓迫、民族剝削、民族奴役、民族糾紛和民族鬥爭是階級社會民族問題的主要內容。在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產資料私有制,剷除了民族壓迫的根源,實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並成為其他民族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三、 怎樣處理好民族關係,解決好民族問題,維護民族團結

1、 我國新型民族關係:平等、互助、團結、共榮

2、 我國處理民族關係和問題的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榮

3、 怎樣處理好民族關係、維護好民族團結?

1)堅持好法紀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2)自尊、自省、自重、自信、自強,堅決改正不良習性,努力不斷進步;

3)不搞極端民族主義,不把個人矛盾與糾紛隨意上公升為民族問題;

4)不以大欺小,也不以小賣小而耍賴;

5)多寬容、多理解、多忍讓;

6)互相關心、愛護、幫助

四、怎樣正確對待宗教

1、正確理解宗教的實質及其與民族的關係,盡量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封建迷信;

2、很好堅持國家宗教政策,不在國家禁止的地方宣傳宗教、開展宗教活動,不把宗教和民族風俗混為一談,不神話宗教;

3、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宗教活動的關係,以學習為主、為重。

2023年8月27日

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教學設計

匯入新課 歌曲 愛我中華 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樣56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那麼為什麼56個民族能夠親如一家呢?這與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是分不開的,今天就讓我們共同 一下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請同學們拿出導學案,我們來了解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

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係

襄陽市保康縣兩峪中學 丁小英 不知不覺中,我進入中學教書已經10年了。如何處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閱讀了很多有關處理教師與學生關係方面的書。我覺得作為一位人民教師,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師德。良好的師德是處理師生關係的基礎。近年來,在教育上體罰學生和變向體罰學生的事件頻繁發生,...

如何正確處理與老闆的關係

2013年07月30日 搜狐 絕大多數時候,溝通中存在著一種約定俗成的關係模式,你的角色在進入這個關係時,就被定格了。在上下級關係裡,下級是比較被動的一方,很難改變上級的溝通模式。你是誰不重要,他是誰才是關鍵。心悅老師 我入職三個月了,在銷售部門工作,部門裡男同志居多。有兩個女孩子,也都頗 爺們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