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

2023-01-19 22:33:05 字數 5520 閱讀 5156

《社會學概論》參考資料

一、名詞解釋

1.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和參照群體

正式群體是指由組織正式規定而構成的群體。這種群體,其成員有固定的編制,明確職責分工,明確權利和義務,並且為了組織目標的實現,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例如,工廠的車間、班組、科室,機關的科(處)室等都是正式群體。

非正式群體是指人們在活動中自發形成的,未經任何權力機構承認或批准而形成的群體。非正式群體的存在基於人們社會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體中,由於人們社會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惡感,心理相容與不相容等情感性關係,就會出現非正式群體。

這種群體沒有定員編制,沒有固定的條文規範,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結合在一起的人們、同院的夥伴、工廠或學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團」、「小圈子」等都屬於非正式群體。

參照群體是指個體樂意把它的目標、標準和規範作為自己的行為動機、調節自己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群體。通俗地說,參照群體是個體心目中嚮往和崇尚的群體。

2.中層理論

中層理論亦稱中觀理論。該理論是西方政治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有關政治研究的層次理論,也即主張政治研究應著重於發展處於巨集觀與微觀之間的中間層次的理論。中層理論是指介於抽象綜合性理論與具體經驗性命題兩者之間的一種理論,其宗旨在於架設一條社會理論「實用化」的橋梁,指導人類的經驗實踐,特別是調查。

中層理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它主要用於指導經驗研究。雖然中層理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更接近於構成可驗證的命題的觀察資料。

(2)中層理論只涉及有限的社會現象,但它比單純的檢驗概括更高一層。例如,參考群體理論、社會流動理論、角色衝突理論等都屬中層理論。(3)中層理論可以融入到所謂的社會學理論系統中去,即通過有限的中層理論可以發展出普遍性的理論體系。

(4)中層理論區分出了微觀社會問題和巨集觀社會問題。(5)中層理論是經典理論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續。(6)中層理論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社會失範

社會規範是指人們對什麼是適當的社會規範的理解存在本質的分歧。關於社會失範的兩種主要理論,是由迪爾克姆和默頓提出來的。迪爾克姆認為,現代社會中的失範是由於從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的改變尚未完成而造成的。

社會分工的發展快於這種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礎,於是社會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適當的控制,從而導致失範。默頓修正了迪爾克姆的假設,他將失範的含義由無規範更改為規範衝突。他認為,,是造**類不幸的原因。

當人們不能用合法手段去實現這些目標時,失範就產生了。當然,人們也可以通過遵從、革新、儀式主義、退卻主義和造反等不同方式去適應這種失範,以這些方式去抵制社會規定的目標或手段,抑或同時抵制它們兩者。

4.擬劇分析框架

擬劇分析框架的倡導人是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戈夫曼在其重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現》中,以其個人經驗觀察的結果為主要資料**,對社會互動、邂逅、聚集、小群體和異常行為進行了大量研究。他的「擬劇論」觀點是:

社會不是自行調整的,意義也不是行為中固有的,社會秩序或某一特定行為之所以具有重要意義,是由於人們賦予其重要性。在社會互動中,個體不僅彼此向對方表現自我,還努力進行特殊的印象處理,通過控制自己表現出來的姿態,以求在一定的社會場景中給人們留下某種印象。社會行為就是社會表演。

社會成員在社會舞台上小心翼翼地扮演自己的多種角色,從而使自身的形象能恰到好處地為自己欲達的目的服務。

二、簡答題

1.簡述杜爾凱姆關於社會分工的觀點

杜爾凱姆(mile durkheim)是法國社會學家,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的《社會分工論》對文化人類學的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在《社會分工論》中,他提出了「機械關聯」和「有機關聯」兩個概念。

前者是指一種由於彼此相似而形成的關聯。在這種關聯形式佔主導地位的社會(例如,原始氏族和部落),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大,個體意識幾乎完全相同,整個社會是協調一致的。後者是指建立在個體分化基礎上的關聯,這時個體之間彼此有別,各司其職,整個社會經過個體的彼此努力和合作也會協調一致。

現代工業社會就是這種典型的「有機關聯」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杜爾凱姆認為,從「機械關聯」發展到「有機關聯」的標誌是社會分化(包括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化的原因在於「生存鬥爭」。由於人們交往的擴大,為生存而進行的鬥爭愈加激烈。

社會分化是解決生存鬥爭的一種方法,它使個體與群體停止競爭,變得堅持崗位,安分守己。

杜爾凱姆認為,人口的增長導致了人們之間交往密度的提高,人們之間接觸的機會增加,互動的機制強化;而人們之間交往密度的增加,又導致對社會秩序可能構成重大威脅的競爭的產生,破壞社會秩序。但是,這種競爭本身又可以產生維護社會秩序的力量和因素。因為競爭推動了工作的專業化程度的提高。

基於專業化的分工產生相互依賴的壓力,促使人們更加自覺地從道德上相互約束。因此,勞動分工對恢復被無限制的競爭所破壞的社會秩序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為分工,才解決了所謂個體越來越獨立,卻又越來越依賴社會的矛盾現象。

2.簡述社會控制的基本形式

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利用社會規範對其成員的社會行為實施約束的過程。社會控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控制,泛指對一切社會行為的控制;狹義的社會控制,特指對偏離行為或越軌行為的控制。

社會控制可以協調社會執行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關係,修正他們的執行軌道,控制他們的執行方向和執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結構協調、相互配套、盡量使各社會執行系統同步執行,促進社會的良性執行和協調發展。

社會控制的基本形式有:

第一,習俗、道德和宗教。(1)習俗是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形成並共同遵守的風俗、習慣。習俗對人們的行為有指導和約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社會控制作用。

這表現為違背習俗的人常常會受到周圍人的嘲笑、攻擊和孤立。(2)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是非、善惡、正義和非正義、正當和不正當進行評價的標準。

它包含了對乙個人的人格進行優劣評價的因素。道德對人的行為具有有明顯的指導意義,同時也對違反道德的行為具有控制作用。(3)宗教是一種和神或神聖物相聯絡的信仰和規範體系。

作為社會規範的宗教,主要表現為教規和宗教儀式。宗教通過教育和制裁兩種手段來約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動。在政教合一的情況下,宗教發揮著極強的控制作用。

第二,政權、法律和紀律。(1)政權是統治階級實行階級統治的權力,是國家一切權力的基礎。統治階級通過建立行政體系,設定各級**和委任****來實現對內的管理,並憑藉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工具來對破壞國家利益、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進行制裁。

(2)法律是由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它以國家規定的形式告訴人們可以做什麼,不能作什麼,並靠國家政權控制力量來推行,是最嚴厲、最權威、最有效的社會控制手段。(3)紀律是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為其成員規定的行為準則,是他們用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成員,促使其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手段。

它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和一定程度的強制性。

第三,社會**和群體意識。社會**是社會眾人關於某一事件或現象的議論和意見,它包含了對於此事件或現象的是非曲直之評價。由於社會**是一種公意,代表大多數人的意見,因此它對少數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導、約束及社會控制作用。

社會**作為一種評價性意見,會對少數人的、與眾人意見不同的言行產生環境壓力,少數人為了緩解這種壓力,會改變或放棄原來的言行,與眾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社會**可以產生兩種控制效果,當它代表社會正義時是一種正確意見,有積極的社會控制作用。但是,社會**未必總能對社會現象給予正確評價,特別是對於新生事物,革新者因為畏於人言,可能改變或放棄自己的觀點,這時它的社會控制作用就是消極控制。

3.簡述「洛倫茲曲線」和「吉尼係數」的涵義

洛倫茲曲線研究的是國民收入在國民之間的分配問題。它是美國統計學家洛倫茲( lorenz)提出的。通過絡倫茲曲線,可以直觀地看到乙個國家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狀況。

洛倫茲曲線是乙個正方形,正方形的底邊即橫軸代表收入獲得者在總人口中的百分比,正方形的左邊(即縱軸)顯示的是各個百分比人口所獲得的收入的百分比。從座標原點到正方形相應另乙個頂點的對角線為均等線,即收入分配絕對平等線,這一般是不存在的。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即洛倫茲曲線)都在均等線的右下方。

洛倫茲曲線就是在乙個總體(國家、地區)內,以最貧窮的人口計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對應各個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點組成的曲線。該曲線越彎曲,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

基尼係數是由義大利統計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茲曲線提出的,也叫洛倫茲係數。它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標。以縱軸表示不同收入水平者由低到高的收入份額累計值i(由0到100%),以橫軸表示不同收入水平者由低到高人口份額累計值p(也由0到100%)。

若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則i=p,得到一夾角為45度的絕對平均斜線;若收入絕對不平均,一人擁有全部收入,所有其他人均無收入,則得到夾角為0度的絕對不平均水平線;若收入不是絕對平均,有高低收入之分,則i=1。基尼係數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勻」程度或差異(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

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

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由於基尼係數給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數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預警兩極分化的質變臨界值,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不足,所以,這種衡量貧富差距的可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和普遍採用。我國當然也不例外。 目前,我國共計算三種基尼係數,即:

農村居民基尼係數、城鎮居民基尼係數和全國居民基尼係數。基尼係數0.4的國際警戒標準在我國基本適用。

4.簡述托爾斯頓·胡森(torsten husén)的教育機會均等理論

托爾斯頓·胡森(torsten husén)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教育研究所榮譽教授,對現代教育學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胡森分別對「平等」和「機會」進行界說,從而對教育面前機會均等概念加以分析。

在論述教育機會均等歷史的演變中,以胡森的三階段論較具代表。胡森將西方教育平等的概念劃分為三個階段:保守主義階段、自由主義階段和教育機會均等的新概念階段。

梳理教育機會均等的三個階段實際上貫穿了一條獲取受教育機會資格方式的演變。對受教育資格方式的確定,在三個階段都提出了以能力為依據,但各自對能力的解釋卻十分不同。

保守主義階段認為每個人的能力與他因出生而歸屬的社會等級或社會階級是一致的,這種觀念下,貴族和平民子弟上不同的學校被視為一種各盡所能的教育平等。因此,這一階段的機會均等,雖以能力為標榜,實際上卻是以階級劃分為依據來分配教育機會。

自由主義階段對能力僅僅是乙個社會階級所持有的保守主義觀點提出異議,主張把基礎學校改為只有單軌的、招收各種社會出身的兒童的學校;認為每個兒童從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賦或某些較為穩定的能力,入學和公升級應取決於個人的能力和才能,而不應取決於社會-經濟地位;對待受教育者的方式是對所有兒童不論其年齡、宗教信仰和膚色,應用同乙個標準來對待,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條件。因此,在這一階段,教育機會均等僅僅涉及投入教育系統的資源,重視學校之間資源的均衡。學校的義務是向兒童提供相同的受教育條件,至於如何有效的利用教育資源,則是兒童和家長的責任,學業成功與否也歸因於兒童和家長。

進入新概念階段,自由主義的教育機會均等得到了重新審視,認為自由主義的所謂「能力」,其特定的標準是客觀測驗的分數和考試成績,而所有這些標準都與學生的社會背景有關。入學和公升級的機會以某些得到客觀評估的能力為依據,並不能排除社會-經濟因素在其中的影響,並非像自由主義哲學論者所說的,一旦使用某些學術性標準,社會-經濟因素就不再發生作用。這個階段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問:

要使教育機會均等,除了關心教育資源投入的均等,難道不也需要關心教育系統的產出,也需要為社會與文化方面處境不利兒童提供補償措施,從而使教育系統的投入更加均等嗎?這個階段認為學生學業成功的機會應該也歸因於學校教育,而不僅僅是學生和家長。

社會學概論

社會需要 是人們需要是人們在一定情景下,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匱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滿足的社會心理反應。社會交往 是指個人與個人 個人與團體 團體與團體之間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相互作用 相互影響的活動與過程。社會組織結構 是指組織由哪些部分構成及各部分之間所確立的關係形式。在這裡,前者是從外觀上來描述社會組織...

社會學概論

社會學概論 練習題及參 一 名詞解釋 1 社會學 本土化 社會學 本土化 是社會學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 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2 再社會化 再社會化也稱重新社會化,它是使個人改變以前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建立起新的 符合社會要求和新的形勢需要的...

社會學概論

一 名詞解釋 1 社會學 是從變動著的社會系統整體出發,通過人們的社會關係和社會行為,研究社會結構 功能 發生 發展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2 優勢需要 指人在同一狀態下可能會有多種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種需要佔據主導地位,對人的行為起主導主導作用,我們把這種需要稱之為優勢需要。3 社會交往 指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