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

2022-12-09 07:54:05 字數 3581 閱讀 3680

《社會學概論》練習題及參***

一、名詞解釋

1、社會學「本土化」——社會學「本土化」是社會學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

2、再社會化——再社會化也稱重新社會化,它是使個人改變以前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建立起新的、符合社會要求和新的形勢需要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過程。

3、婚姻——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間依照社會風俗或法律的規定而結為夫妻關係的一種社會制度。

4、滕尼斯的「社群」概念——滕尼斯的「社群」概念指的是傳統農業社會的鄉村。這種社群的特徵是:其成員對本社群具有強烈的認同意識、他們重傳統、重感情,相互全面了解。

5、社會規範——社會規範是協調人們的相互交往與相互關係,維護社會正常秩序與社會共同生活,並以各種形式表現的行為方式和準則。

6、角色衝突:是指人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由於不同角色規範的不同要求,而引起人們某一具體角色扮演的矛盾和衝突。

7、社會分層:就是根據一定的標準把人們劃分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層次的過程和現象。

8、社會唯實論:是對社會本質認識的一種基本觀點,它把社會看成是超越了人類個體的客觀存在物,認為社會先於個體而存在,並且事先規定了個人的存在是一種互動作用的實在,有集體意識和集體象徵。

9、組織結構:就是組織按實現目標的需要劃分系統內的各種構成部分,並使它們間相互協調的一切方式的總和。

10、社會問題:它是社會關係失調的產物,並使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發生障礙,引起社會成員普遍關注的、需要依*社會力量才能解決的問題。

二、簡答題

1、涂爾於如何看待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1)他認為個人應服從社會,社會必須制約個人的需要。

(2)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和其他動物不同,並不僅僅滿足於生理上的需要。因為滿足不會解決需求,只激起更大的慾望。

(3)在協調執行的社會中,社會對個人傾向施加限制。這樣所有社會成員就有了共同的目標,社會得以穩定有序。

(4)如果打亂社會秩序,社會對個人意願的控制就會失效,社會就會放任個人自行其是。涂爾幹將此稱為「失範」。

(5)失範的存在和發展對社會的安定和發展是不利的。

2、群體動力論的意義。

(1)群體動力論提出群體行為的驅動力在群體內部。

(2)群體動力論把群體及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看成是群體行為的動力。

(3)群體動力論研究的發展,使個人、群體和社會之間三位一體的關係正在逐漸得到認識。

(4)群體動力論促進了小群體的研究重點的轉移,以及研究方法的發展。

(5)群體動力論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簡述組織的特徵。

(1)特定的目標體系。

(2)成員的角色化。

(3)正式而明確的規定。

(4)權威體系和科層化的管理。

(5)組織是一種歷史現象。

4、簡述社會變遷的基本含義。

(1)社會變遷是社會關係基本形態的變異,包括基本制度、基本結構和基本面貌三方面的內容。

(2)社會變遷是社會執行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

(3)社會變遷總的趨勢是前進的,即由低階向高階、落後向先進的方向運動。

(4)社會變遷的具體道路並非直線的,往往有曲折,呈波浪式的態勢。

(5)社會變遷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是一種全面性的變化。

5、簡述個人社會化的必要條件。

(1)遺傳因素。

(2)環境因素。

(3)生活實踐。

6、社群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⑴有按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組織起來的人口;

⑵必需具有一定的地域條件;

⑶要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⑷社群居民在思想意識、心理感情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觀念、鄉土觀念和認同感。

7、簡述社會**在社會控制中的重要性。

社會**控制是眾多社會成員對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態度和所持意見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種公意。

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現最為突出:

(1)社會**流行迅速,範圍廣,對當事人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借助於大眾傳媒,其控制作用更強。

(2)事實上,任何習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過一定形式的**控制來實現的。因此,充分發揮社會**在社會控制中的作用。

8、社會組織中非正式結構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非正式結構的意義:它是指組織內部的成員以共同的觀點、愛好、僧感為基礎, 自發形成的一種群體結構。

非正式結構存在的基本原因:為了滿足個人從組織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社會背景、文化素養、興趣愛好的組織成員自覺自願形成非正式群體。

非正式結構有正、負功能,其功能為:

(1)能緩衝正式結構所帶來的壓力。

(2)能提供正式結構以外的豐富的社會控制和溝通形式。

(3)能及時解決正式結構的失調現象。

(4)能成為組織改革的積極的能力和維護社會成員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三、論述題

1、試述社會的主要特徵。

社會是以特定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為基礎。以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為主體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運動發展的社會關係體系。

(1)社會的人群為主體,只有以一定數量和質量為基礎,並按特殊方式組織起來的人群,才能成為社會主體。

(2)社會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人們在物質生產活動中結成的生產關係。構成社會的基本關係,其他關係或多或少是這一基本關係的產物或表現。

(3)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任何社會狀態都是特定的人與人互動作用的產物。

(4)社會**於自然又超越自然,是特殊的自然。

2、聯絡實際談談社群有哪些基本功能?

(1)經濟生活的功能。經濟生活的功能亦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功能,這是社群的首要功能,主要表現為社群通過生產或進口,為其成員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務。擔負這一功能的經濟組織通過社群的縱向格局和橫向格局進行經營活動,前者在社群內部,也在更大社會的經濟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2)社會化的功能。任何乙個人的社會化都是在這個或那個社群裡進行的。也正是通過這一渠道接觸更大社會的文化。

對社群成員起社會化作用的包括家庭、鄰里、學校等正規與非正規組織,還包括社群之外的大眾傳播媒介等,其中學校最能體現社群的社會化功能。

(3)社會控制的功能。在各種控制力量中,當地**擁有更多地是通過各種組織和規章制度來進行外在控制。在各種控制力量中;當地**擁有最大的強制性權力。

社會參與的功能。社會越是人們就地直接參與社會事務和活動之所,人們往往通過與社群事務來參與更大的事務,社群參與功能的組織。

(4)社會福利的功能。社群社會福利功能的特點是提供就地直接及時的幫助,農業社群與城市社群的區別,執行功能的組織。

3、試論社會現代化與「全盤西化」。

(1)現代化首先在西方國家啟動,「現代化」與「西化」出現巧合。社會趨同論的觀點認為現代化即「全盤西化」。

(2)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過程應該而且必須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

(3)但這並不意味著現代化就是「全盤西化」;文化傳統不同(展開);現實條件不同(展開)。

(4)許多發展中國家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模式,給本國的現代化帶來極大的損害。我們要吸取教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4、試論當代中國家庭的發展變化趨勢。

(1)家庭規模縮小趨勢。優點(略);帶來的問題(略)。

(2)家庭功能變化趨勢:消費功能加強;生、撫功能提高;精神生活功能增強;事業功能擴大。

(3)對家庭價值的認識趨於現代化。

社會學概論

社會需要 是人們需要是人們在一定情景下,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匱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滿足的社會心理反應。社會交往 是指個人與個人 個人與團體 團體與團體之間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相互作用 相互影響的活動與過程。社會組織結構 是指組織由哪些部分構成及各部分之間所確立的關係形式。在這裡,前者是從外觀上來描述社會組織...

社會學概論

一 名詞解釋 1 社會學 是從變動著的社會系統整體出發,通過人們的社會關係和社會行為,研究社會結構 功能 發生 發展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2 優勢需要 指人在同一狀態下可能會有多種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種需要佔據主導地位,對人的行為起主導主導作用,我們把這種需要稱之為優勢需要。3 社會交往 指個人...

社會學概論

社會學概論 參考資料 一 名詞解釋 1 正式群體 非正式群體和參照群體 正式群體是指由組織正式規定而構成的群體。這種群體,其成員有固定的編制,明確職責分工,明確權利和義務,並且為了組織目標的實現,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例如,工廠的車間 班組 科室,機關的科 處 室等都是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