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考試題目與答案

2023-01-17 08:27:04 字數 4813 閱讀 8072

第一章、第二章

一、概念

1.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

2.狹義的學習:指人的學習,是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以語言為中介,經思維活動而自覺積極主動地掌握人類歷史的社會知識經驗,以積累個人體驗的構成。

二、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1.學生學習的特點:

(1)學生的學習是以掌握書本的間接經驗為主;(2)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進行的活動;(3)學生的學習以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技能,形成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為主要任務。總之,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系統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行為規範的活動,即在教育情境中進行的學習活動。

2.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1)認知領域:(1)言語資訊:

能用語言文字陳述表達的知識。(2)智慧型技能:使用符號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3)認知策略:是對內的控制與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的特殊的認識能力。2)動作領域:

動作技能:習得的平穩而流暢、精確而適時的操作能力。3)情感領域:

態度:習得的、決定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傾向。

3.奧蘇伯爾的學習分類觀: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認知領域的學習從兩個獨立維度上進行了劃分。一是學習進行的方式,他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二是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他分為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

不過在奧蘇伯爾的理論中特別重視有意義的接收學習這種型別,這是其理論的核心。學校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接受學習。無論是接受學習還是發現學習,都極可能是機械的也可能是意義的。

如果在接受學習中講授得法,並不一定導致學生機械地接受,也可能是意義的接受學習,同樣發現學習也不一定保證學生進行意義的學習。在現實課堂教學中,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被認為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學習形式。

第三章、第四章思考題

掌握下列概念

1. 正強化:在反應後出現某一刺激或把一些東西加入某個情境中,使該反應今後出現的可能性提高。

2. 負強化:在反應後取消某個刺激或從情境中抽走某些東西,使該反應在該情境**現的可能性提高。

3. 社會學習:社會(觀察)學習就是學習者通過觀察榜樣在一定情境中的行為及其後果所進行的學習。

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1.操作條件作用的常用技術。

a、塑造:強化個體逐漸趨近預期目標的行為

b、代幣:運用代幣並編制一套相應的激勵系統來對符合要求的目標行為的表現進行肯定和獎勵以提高其發生率

c、消退:行為發生之後不(再)給予任何強化刺激的方法

d、刺激控制 :通過控制情境中的辨別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受它提示和強化的行為

2.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答: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一)基本觀點

1、 學習是乙個複雜的認知過程

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1)習得新資訊(理解新知識) 即通過個體的感知,從外界獲得新的資訊。不過,這種新資訊經常是與學習者已有資訊相背的,也可能是已有資訊的一種替代或提煉;(2)轉換通過外推、內插或變換等方法,把資訊整理成另一種形式,以便超越所給予的資訊;(3)評價檢查我們處理資訊的方式是否適合於這項任務,如概括是否合適、外推是否恰當、運算是否正確等等。

2、學習在於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十分強調認知結構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認為認知結構可以給經驗中的規律性以意義和組織並形成乙個模式。但究竟什麼是認知結構?他並沒有乙個統一的說法,他使用過「再現表象系統」、「內部模式」、「推理框架」以及「編碼系統」等概念。

不過,他更傾向把認知結構看作是「一套感知的類目」的編碼系統,學習就是類目及其編碼系統的形成。

3、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形成表徵系統的過程

布魯納認為,兒童使用的表徵系統有三種: (1) 動作表徵:根據對客體的直接感受來表徵客體;(2) 表象表徵:

使用「心理映象」作為某些物體或事件的替代品;(3)符號表徵:用符號來表徵客體。符號表徵表象表徵的根本區別在於:

表象表徵同它的指稱物在形式上完全是相似的,而符號表徵則完全是任意性的。 布魯納認為,認知發展就是表徵系統的形成過程。 即從動作表徵到表象表徵到符號表徵的發展過程。

4、教學應促進學生對學科基本結構的理解

布魯納主張教學要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學科基本結構」就是指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等。他要求,不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

當學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門學科的結構,他們就會把該學科看成是乙個相互聯絡的整體。因此,布魯納把學科的基本結構放在設計課程和編寫教材的中心地位,成為教學的中心。

5、發現學習是最佳的學習方式

布魯納認為,學生在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方法,其中發現的方法和發現的態度是最為重要的。

所謂發現,當然不只侷限於發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動,而是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儘管都是人類已知曉的事物,如果這些知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引發出來,那麼對學生來說,仍然是一種「發現」。

教師應盡可能給學生較為具體的學習材料,讓學生自己獨立地發現教材有的內部結構及其特點,從而在發現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精神,這種教學思想對當代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我國中小學教師採用這種教學思想的各種變式,因地制宜地進行教學實驗,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效。如讓學生丈量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發現π值;讓學生發現代數運算的規律等。

發現學習得到許多人的認同,現代教育改革中倡導的探索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想也與此有密切聯絡。

發現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表現在:(1)有利於開發利用學習者的潛能(2)有利於外在獎賞向內部動機轉移(3)有利於學習者學會探索最優的方法和策略(4)有利於資訊的保持和檢索

「發現法」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學生沒有一定的知識與技能,沒法發現;發現困難要求助於教師,會降低學生的求知動機;發現學習一般在團體討論的情境中進行,那些思維緩慢、不善表達的學生可能會喪失學習的機會。

3.行為主義與認知派的學習觀比較。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華生、斯金納等。其理論的共同特點是:

以s-r公式作為所有心理現象的最高解釋原則

將一切心理現象歸結為s-r聯結的形成

強調學習發生的原因在於外部強化,主張研究學習就在於研究其外部條件,而忽視對學習內在過程和內部條件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只是提供潛在的刺激,至於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種反應取決於學習者內部的心理結構。認知派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有:古典格式塔學派、托爾曼、布魯納、奧蘇伯爾、加涅等。

認知派學習理論的共同點

強調學習是通過對情境的領悟或認知而形成認知結構而實現的;

主張研究學習的內部過程和內部條件。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啟示。

一、基本觀點

1.建構主義的知識觀

(1) 知識是經驗性實在

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而不是最終答案。

(2) 知識只是一種「可行性」

知識並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在面對具體問題時更不會一用就靈,而是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造。

(3)知識源於主體的建構

a.人認識的物件是經驗性實在,那麼,認知者與認知物件就不能斷然分離

b.學習者是具有大量生活經驗和先前知識的主體,這些知識與經驗可能促進新的學習,也可能妨礙新的學習,但無論如何它們是學習的基礎 ,理解依賴於個人的經驗,知識與學習者不可分離

2.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1)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

學習者總是主動選擇一些資訊,忽視一些資訊,並從中進行推論,而且在推論過程中,也總是與他以前的經驗相結合建構對輸入資訊的解釋

(2)學習中的建構是雙向的

a.建構一方面是對新資訊的意義的建構,另一方面是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b.學習不僅是理解和記憶新知識,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從而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思想

(3)學習者對學習物件的理解存在差異

a.學習者的個體經驗是相當豐富的,又是存在差異的

b.每個學習者都有以自己的方式看待新知識的傾向,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通過學習者的合作或社會性學習,可以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

3.建構主義的教師觀及學生觀

(1)教師是知識學習的促進者

a.建構主義在原則上否定知識傳遞的可能性 ,否認教師能夠「教給」學生任何知識

b.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現在的想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

(2)學生是富有背景經驗的主體

a.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 從自然現象到社會生活,他們幾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b.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3)教學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師生互動過程

教學的作用在於給學生設定有效的活動機會,使學生在活動和討論中、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

二、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

1.拋錨式教學

這一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乙個完整、真實的問題情境中,產生學習的需要,並通過鑲嵌式教學以及學習共同體中成員間的互動、交流,即合作學習,憑藉自己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親身體驗完成從識別目標提出和達到目標的全過程。

2.認知學徒教學

通過允許學生獲取、開發和利用真實領域中的活動工具的方法,來支援學生在某一領域中的學習

3.支架式教學

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

4.隨機通達教學

由於事物的複雜性和問題的多面性,要做到對事物內在性質和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的全面了解與把握,即形成對所學知識全面深刻的意義建構是很困難的,往往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

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對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時間、不同情景、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現,從而使學習者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問題的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5.如何使用行為技術管理班級以及激勵學生。

教育心理學考試題

教育心理學複習題答 1.成就動機 指人們在完成任務中力求獲得成功的內部動因,即個體對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樂意去做,並努力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部推動力量。成就動機由默里 murry,1938 提出。大學生研究發現成就需要 發明主題統覺測驗。麥克來倫 mcclelland 對此加以研究。成就動機影...

教育心理學考試題

高等教育心理學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動機 是指直接推動人行為的內部動力,它具有啟用 指向 強化功能.學習動機 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個性 是指在個人自然素質的基礎上由於社會的影響通過人的活動形成的穩固 區別於他人的心理特徵的總和。能力 是直接影響人...

教師招聘考試題教育學心理學考試題及答案

教師招聘考試題公共教育學.心理學考試題及參 一 填空題 在下列每題的空白處填上正確的字詞,每空1分,共17分 1 楊賢江寫的 大教學論 是我國第一本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2 教育的本質是 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3 我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內容是 五經 四書 4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