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變遷案

2023-01-12 22:21:06 字數 2084 閱讀 6485

學習目標:

(1)能舉列說明地球海陸處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之中。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3)培養科學興趣、科學**精神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重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教學**:地球儀、地圖冊、填充圖冊。

課前檢測: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2、 世界兩大著名的山脈帶:一是環山脈帶,二是橫貫的山脈帶。兩大山脈帶的組成、分布、走向各是什麼?

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高原,號稱分布在洲。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是 ,在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 ,在洲。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在洲。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是 ,位於洲。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

位於洲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在太平洋底部,最深處達11034公尺

4、 海底地形由遠海到近海依次為( )

a 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 b 大陸坡 、大陸架、大洋底

c 大洋底大陸坡、大陸架 d 大陸坡、大洋底、大陸架

5、 被海水淹沒,坡度較小,向海底的過渡地帶叫做( )

a 大陸坡 b 大陸架 c 海嶺 d 大洋中脊

【自主合作學習】

知識點一地表形態變化

1、 狀況: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之中。

2、 短時間改變地表形態的活動

(1)**:岩石在運動過程中引起地面

(2)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沿衝出地表。

隨堂練習:

1、 完成課本p33活動題。

2、 海陸變遷的科學依據是( )

a 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東海變成陸地。b 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有海洋生物化石生。c 赤道地區的高山上有冰川。d 沿海地帶的地勢都很低。

知識點二: 大陸漂移假說

1、提出時間及人物:20世紀初由德國科學家提出。

2、主要內容於兩億年前破裂,「碎塊」經漂移,於距今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在的 、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隨堂練習:

下列不能作為大陸漂移假說證據的是( )

a 大西洋兩岸有著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b 大西洋兩岸有著共同的動物:鴕鳥和海牛

c 赤道附近的亞馬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 d 南極洲有著豐富的煤炭。

知識點三: 板塊構造學說

1、地球岩石圈是由拼合而成的,全球共有板塊,名稱分別是為板塊、 太平洋板塊、 板塊、非洲板塊、 板塊、南極洲板塊。

2、板塊的內部比較 ,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 。

3、海洋的生成和發展: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共經歷了個階段。

隨堂練習:

亞洲的印度半島位於( )

a 太平洋板塊 b 亞歐板塊 c 印度洋板塊 d非洲板塊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下列哪個大洋還在不斷擴張?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知識點四: 火山與**

主要的火山**帶山脈帶和山脈帶。

隨堂練習:

下列地區位於火山**帶的是( )

a 南極大陸 b 南北美洲東海岸 c 歐洲的地中海沿岸 d 亞洲的北冰洋沿岸

課堂達標檢測:

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在我國東部海底,人們發現了人類活動的遺跡。

材料三歐洲的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國」,全國1/4的陸地低於海平面,但是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不的擴大。

材料一說明喜馬拉雅山區在地質時期曾經是造成這種海陸變遷的原因是

材料二說明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曾經為造成這種海陸變遷的原因是

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說明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三說明活動也可以引起海陸的變化。

2、完成填充圖冊p19 1、2、3、4小題。

課後拓展: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海陸變遷》教育隨筆

微笑著面對做課 海陸變遷 課後隨筆 本學期代表哈市地理教師在哈爾濱市新課程改革階段性成果匯報展上進行示範課展示,接到這個任務,倍感壓力,由於是代表著哈爾濱市,上級領導也是非常重視,上報給市教研員的試講課就有4次,而為了這節課,我總共試講了13次,歷時2個月。記得我校老師曾經說過,你想要讓乙個人痛苦折...

海陸變遷的教學反思

4.峰迴路轉 20世紀70年代,人們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認為大陸漂移是板塊運動形成的。於是板塊構造學說誕生。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可以解釋很多地理現象 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成因 與板塊活動的關係。四 反思本堂課的教學成果 1.很多時候地理學習讓學生認為很難很抽象,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加上以往的學科偏視使得學...

《海陸的變遷》教學設計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2.了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3.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課文的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和想像能力 推理能力。2.運用板塊運動理論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 的分布。德育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