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2023-01-10 23:12:06 字數 5060 閱讀 3858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考核題

一、簡答題(每題10分,共計30分)

1. 簡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的子領域與目標。

答:健康領域中包含身體狀況、動作發展和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三個子領域。

目標:(一)身心狀況:(1)具有健康的體態

(2)情緒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二)動作發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 簡述何謂「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答: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大致包含以下內容

一、感知認識能力。

讀過-篇文章,能弄懂語句所表述的意思,知道文章是什麼體裁、寫的是什麼,能對所寫的內容進行複述。一般同學以為有了這種能力就是會讀書了, 不需要下功夫學語文了,重理輕文的現象與這種認識有重要關係。應當明白,這種能力是最低階的能力,滿足於此,是讀不好書的。

二、內在關係的理解能力。

精讀文章後,能理清文章內容和結構上的各利:關係,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和把握語言的深層含意,善於捕捉作者在字裡行間隱含的「言外之意」。知道文章為什麼這樣寫。

閱讀如果不具備這種深層意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 不能準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沒有真正讀懂文章。

三、鑑賞性理解能力,&p評判能力。

能對文章進行認真的評析,能考察其真實性,能判定其是非曲直。就是說不盲目讀書, 不迷信書本。閱讀時,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對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內容與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斷與評價,不便看書的頭腦成為作者思想任意馳聘的跑馬場。

能品i床作者的優劣:看到佳處,能道出其中的高妙:發現缺陷,不為其錯誤迷惑。

即能鑑賞,又能批判,從而真正在閱讀中增長學識。

四、創造性理解能力。

讀過的東西經過思維的過濾,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並能因此生出新意。從閱讀中生出新意,就是能活讀書,跳出書本的範圍,從書中走出來。對作品的理解能同現實生活相

聯絡,把書本知識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相溝通,善於觸發聯想。如讀這篇(部)作品能聯想到以往讀過的其它作品:見到這種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學這種知識,能聯絡到別的知識:

由此種文體延及到多種文體:從書本上講的情景聯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某些情景,等等。這樣就能將死書本化為活材料,由舊知識生成新思想。

3. 簡述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開展的途徑

一、幼兒園為孩子創設適宜閱讀的環境

《指南》中要求,「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主要環境,幼兒園應當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幼兒早期閱讀要貫穿於一日生活之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的放矢的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擺放在幼兒易於取放的地方,讓幼兒自由的選擇閱讀;要設立圖書館、繪本館,每班設立閱讀區,在大廳等公共區域布置書架、圖書、小沙發、坐墊等,供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為他們隨時隨地創設閱讀的條件。

二、引領閱讀

園領導引領閱讀。園領導要定時給老師、孩子們買書,每逢節日開展贈書活動,對優秀書籍進行導讀,讓教師養成閱讀的習慣。教師要引領幼兒、家長閱讀,向他們推薦一些優秀書目。

形成園領導教師孩子、家長的輻射圈,全園上下共閱讀。

師幼共讀和自主研讀。領導向老師們、老師向家長、孩子推薦共同閱讀書目,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幫助家長選擇適合各年齡段孩子閱讀的書目,形成階梯閱讀書目,大家根據階梯閱讀書目自主選擇,認真閱讀,從而改變自我。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在讀書沙龍中分享提公升。通過組織教師讀書沙龍活動、幼兒讀書沙龍活動、家庭讀書沙龍活動,讓大家交流、分享,促進閱讀活動的開展,讓大家讀有所得、讀有所用。

開展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等各類評比活動。鼓勵家長在家中陪孩子一起閱讀,天天堅持親子閱讀,既有利於養成孩子閱讀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又有利於增進親子感情,對孩子的認知及情緒的健康發展十分有效。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每個班級通過閱讀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一周一彙總、一月一評比,人人都積極爭創書香家庭、書香班級,讓孩子從中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感。

通過幼兒園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帶動乙個個家庭的閱讀,由乙個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閱讀,帶動全民閱讀,讀出我們民族的希望與進步,讀出我們國家的強大與繁盛!

二、論述題(計30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為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請你談談你對 「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的理解,並談談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如何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首先要「創造乙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自由寬鬆的環境可以讓孩子談自己的想法時,始終積極主動的狀態,並讓孩子感到談話時沒有壓力、沒有恐懼。而作為教師就應該不強調幼兒言語的對錯與好壞,從而使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並且喜歡說,滿足幼兒說的需求,增強幼兒說的能力。

一、在語言教學環境中,給孩子創設輕鬆的語言氛圍

乙個輕鬆沒壓力的語言環境的調動幼兒說的內部動機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請示語言教學活動中,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夥伴關係,平等介入,尊重他們,使他們在自主自由的氛圍中,有話願說、敢說、愛說。幼兒願說了,老師還要成為他們的熱心聽眾,在傾聽了解幼兒,適時地給予積極的回應和指導,並注重與幼兒的互動,使他們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豐富語言,主動表達,樂意交談,無任何拘束感。

二、通過區角活動,給孩子創設語言交往的條件

喜歡遊戲的孩子的天性,區角活動又是迎合了孩子的需求,他們在區角活動的刺激下,有許多話要說。我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區角遊戲,如:喂你吃飯、快餐店、小買部、小小修理工、小醫院、收銀台等。

並在活動中給幼兒自主權,讓幼兒自由交談,選擇角色,分配角色及活動後的區角材料的整理等等。教師只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干涉孩子的分配。從活動中看出孩子分配德不但井然有序,而且交談的相當快樂。

《綱要》告訴我們: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想法與感受,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我在一次次組織幼兒觀察自然角里的小兔時,發現幼兒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先觀察小兔的外部特徵,然後了解小兔愛吃什麼。孩子們剛來到小兔面前,一種好奇心促使他們不等老師說,便開始嚷起來,「老師,小兔喜歡吃什麼?」其他小有自以為自己說得對,便七嘴八舌議論開了,有的孩子說小兔喜歡吃青草,有的說小兔喜歡吃蘿蔔,也有的說是喜歡吃肉、吃麵條、啃骨頭……

雖然孩子們說的有對也有錯,但我不是立即干涉他們,而是始終站在孩子們的解毒理解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最後我盡量找來剛才孩子們說的小兔愛吃的東西,餵給小兔吃,讓幼兒仔細觀察,並作以總結,整個活動過程對孩子來說,不但是乙個探索,而且給幼兒創設了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三、耐心等待,滿足孩子的語言交往需求。

義大利瑞吉歐教育家馬拉古方齊曾誰過:「我們非常留意和尊重幼兒的時間,給予幼兒所許的時間,我們真的需要放慢腳步,就是說我們應該等待幼兒」。

在我們的幼教工作中,「等待幼兒」的必要性常常被忽視,我們不等幼兒思考,便急於把現成的、可靠的答案告訴幼兒,從而扼殺了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想象。

耐心等待,意味著教師不包懶孩子可以做的事,不可以自己的智慧型代替孩子的智慧型,對進步慢的孩子更要耐心等待,在語言思維方法和思維水平的不同,不能以個別孩子的想法左右其他孩子是思路。如在語言活動《小公雞躲迷藏》中,我引導幼兒說一說,小公雞躲了三次為什麼就勝了一次,並要求和故事裡說的不一樣。孩子們都很興奮,有的孩子說躲到櫃子裡就找不到了,如果我立即說「某某你說得對」,就易造成這樣的回答是唯一答案的印象,從而扼殺了其他孩子的回答和言語表達。

作為老師應顧及大部分孩子的發展水平,可以用「你講得有道理,我怎麼沒想到」等,表達談話可以進行下去,真正促使每個孩子去大膽表達,即使孩子說錯了也不會受到任何批評。

所以,面對孩子語言發展中所產生的問題,教師的耐心等待,不但不會給孩子造成語言的壓力,並能促使幼兒更好的發揮,同時教師的耐心等待,也是乙份寬容,是我們教育者應給孩子的尊重,讓其感受帶你對他的信任,同時又給自己留有教育的餘地,從而滿足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交往的需求。

四、在輕鬆的氛圍中與孩子個別交談

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個別交談,不僅可以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還可以為幼兒創設敢說、愛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從而滿足幼兒說的需要,增強幼兒說的能力。

我在給幼兒個別交談時,特別注意談話的技巧,與幼兒在輕鬆的範圍中交談,別沒天幼兒入園時,我總是撫摩一下幼兒的頭,或輕拍乙個幼兒的肩,或給幼兒乙個微笑,然後再和幼兒交談,開始交談後,交換司不僅僅是聽,還要問一些問題,鼓勵幼兒說下去,如「後來呢」,「你是怎麼想的?」這種隨意性的平等交談,不僅使幼兒感到談話的輕鬆,更使幼兒感到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五、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種機會,給孩子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不能只重視每天的幾十分鐘的語言教學教育,而應特別關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的語言教育,在一日活動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願和感受的需求,有與人交往的需求,他們會在交談中學會聽與說,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上面所說的在區角活動、觀察自然活動中,都是孩子自由交談的好機會,即使在孩子的爭執中,也可以發展孩子的辯論性語言,如在一次戶外體育後動中,我發現有幾個孩子在爭乙個花皮球,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我看到後並沒有立即制止,而是等孩子們不說了,再告訴他們:這樣爭來爭去,說也玩不成,你們能不能商量著玩?從而讓他們想出自行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還經常利用家園欄,把自己的建議寫在欄目上,讓家長在茶餘飯後適時地給孩子創設自由、寬鬆的氛圍,讓孩子主動去交談,使孩子感到談話的樂趣,從而使孩子的每一天都感到快樂。

從上可知,創設乙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首先教師要有一定耐心去發現幼兒的閃光點,有一定的勇氣去面對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甚至要有一定的壓力去承受自由而帶來的暫時「混亂」現象,這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所面臨的乙個新的考驗。

三、活動設計題( 計40分)

請為大班的幼兒設計一次詩歌教學活動(詩歌附後)。

具體要求:(1)制定目標要全面,符合該年齡班幼兒發展特點;

(2)活動過程結構完整,體現該類活動的設計組織思路;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期末複習指導

複習要點及重點 難點分析 緒論知識要點 本章主要介紹了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性質 研究物件和任務,以及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研究方法等。重點 難點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研究物件 任務以及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學前兒童的語言學習 知識要點 本章主要介紹學前兒童語言的本質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複習指導綱要

福建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專業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複習指導綱要 課程名稱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課程教材 周兢.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 課時 35學時 授課33學時,考試2學時 適用專業 學前教育 知識結構 理論知識80 實踐能力20 成績匹配 考試 總評成績 平時成績30 期末...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教學大綱 1

適用專業 學前教育專業 學時 64學時 一 編寫說明 一 本課程的性質 目的和任務 性質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是五年制高職學前教育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為學生正確地設計 實施 評價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提供理論背景,提高學生從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實踐和研究的專業素養。目的 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了解學前兒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