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卷 1

2023-01-10 23:12:04 字數 4715 閱讀 4485

九年級語文試卷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或書寫有誤的一組是

a馳騁(chěng ) 愜意(qiè)   叱吒風雲(zhà) 畢肖(xiào)

b秀頎(qí)   沉湎(miǎn ) 鳴囀 ( zhuàn ) 幽咽(yè)

c衣缽(bō)   周匝 (zhā ) 荒繆絕倫(miù) 潛滋暗長(qiǎn)

d誆騙(kuāng)  屏氣凝神(bǐng) 慨嘆(kǎi顰蹙 (cù)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我常想,要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煉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境。

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鍊。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_____,愛與恨的____,知識的____,感情______,藝術的昇華,文字的捶打,這一切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岩漿的滾動臌脹,衝擊集聚。既然這股力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

a.糾纏搏擊澆鑄積累

b.糾纏積累搏擊澆鑄

c.積累糾纏澆鑄搏擊

d.搏擊糾纏積累澆鑄

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南方科技大學的自主招生能力測試不涉及任何高中理化知識,而是主要考察與創新能力培養相關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洞察力。

b.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國,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雙邊關係中的重頭戲。

c.隨著黃浦江死豬事件的**,引起了人們對病死動物如何善後這個重要話題的熱議。

d.學生成績的好壞是老師和家長關心的重要內容之一。

4.將下面語句重新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就這一點說來,所謂「事事關心」實際上也包含著對一切知識都要努力學習的意思在內。

同樣,不問政治而死讀書本的人,那是無用的書呆子,決不是真正有學問的學者。

片面地只強調讀書,而不關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強調政治,而不努力讀書,都是極端錯誤的。

真正有學問的學者決不能不關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學者,無論如何他的學問是不完全的。

真正的政治家沒有不努力讀書的。完全不讀書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議的。

不讀書而空談政治的人,只是空頭的政治家,決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a b c d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共9分,每小題3分)

成語裡的歌聲

①翻閱成語大詞典,你能找到許多形容歌唱的詞彙,你會聽到許多成語裡飛揚的歌聲。這歌聲喚出了歷史,展現著我們祖國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底蘊和獨特的迷人的風采。

②相傳,古人唱起歌來,格外投入,常常放開嗓門,大聲歌唱。於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來描述其情狀。歌聲亮傳播遠,又有人用「響遏行雲」形容讚美這嘹亮的歌聲。

「響遏行雲」這個成語出自《列子·湯問》篇,是說秦國有個叫薛譚的人,拜秦青為師學習歌唱。不久他以為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了,便要告辭回家。老師知其想法,未作勸阻,並擺酒為他送行。

臨別時老師在郊外大路旁,滿懷惜別之情高歌一曲,其聲音洪亮,震得樹林瑟瑟作響,行雲駐足不前。薛譚見此大吃一驚,深感自己無知和盲目,於是請求老師留下他繼續學習。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聲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暢,發聲自然圓潤,以達到表意之目的。於是,便產生了「字正腔圓」、「珠圓玉潤」這兩個成語。唱歌既要唱聲,又要唱情。

「聲情並茂」這個成語,就反映了古人對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聲情並茂的歌聲,恰當表現歌曲的情感內蘊,才能產生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使聽者為之動容,為之共鳴。這就要用上「迴腸盪氣」、「哀感頑艷」這兩個成語。

④歌唱含情,歌聲美妙,迴盪耳畔,久久難忘。這便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心理效果。「餘音繞梁」這個成語也出自《列子·湯問》篇。

說的是南韓有個名叫韓娥的美麗歌女,一次來到齊國臨淄城,因帶的口糧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門賣唱謀生。她的歌聲哀婉悅耳,使人們張大嘴,聽得出神。直到韓娥走了很久時間,聽者的嘴巴還未閉上。

她那優美的歌聲,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過了三天,人們還感覺到歌聲的餘音仍在屋樑周圍迴旋蕩漾。古人唱歌還十分講究節拍韻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這三條成語即是。

板、眼是民族**和戲曲中的節拍。每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板,其餘的拍子叫眼。

⑤從成話中,人們還能聽到一種結構複雜,音域寬廣,演唱中還要改變調性的歌曲,這便是「移宮換羽」和「引商刻羽」兩成語播出的音響。「移宮換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宮調,後再轉換唱羽調,相當於現在的「1」大調轉為「6」小調,這顯然是難度較大的藝術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從這些文獻中,還知道在戰國時就已經有了通俗**和高雅**兩大流派。

當時楚國的歌曲中有兩首很有名氣,那就是《陽春》和《白雪》。相傳為春秋時晉國樂師師曠所作。《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滌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均屬於較高階的**。

於是,便產生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兩個成語,後泛指高雅的文藝作品難以得到大眾的理解和應和。

⑥古人不僅能歌通曲,而且有著純熟的演奏技藝和驚人的欣賞水平。成語「高山流水」(見於《列子·湯問》)記載此事,傳為美談:春秋時,晉國大夫俞伯牙善於彈琴。

乙個皓月當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興彈起琴來,意境表現高山。曲猶未盡,只聽有人讚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抬頭一看,見迎面走來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會,又彈一曲,意境表現流水。曲音未絕,來人朗聲讚道: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驚,起身施禮,得知此人叫鍾子期。伯牙與子期憑**的共鳴結成「知音」。

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幾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彈《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並沒有因伯牙不彈而失去知音,它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民族**中的珍品。

⑦古人還悟出了**在戰爭中的積極作用,以歌聲迷惑敵人、渙散敵方軍心。成語「四面楚歌」的聲波將真情傳遞:楚漢相爭時,楚軍被圍垓下。

一天夜裡,項羽聽到漢軍中的楚歌從四面八方傳來,覺得楚地全被漢軍占領,十分驚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它為劉邦打敗項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⑧從摘引的部分有關歌唱的成語裡,我們可以知曉古人與**的美麗傳說,證實祖先創造的民族**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5.本文談到了與**相關的許多成語,下面對作者的寫作目的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

a.說明古代流傳下來很多描繪美妙歌聲的成語。

b.說明古代成語中存在很多與**有關的美麗傳說。

c.說明古代成語中展現著古人在**上的極高的造詣。

d.說明祖先創造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者講「響遏行雲」的故事是為了說明古人講究唱歌時歌聲亮,傳播遠。

b.作者講「餘音繞梁」的故事是為了說明古人歌唱含情,歌聲美妙,迴盪耳畔,久久難忘。

c.作者講「陽春白雪」的故事是為了說明高雅的文藝作品難以得到大眾的理解和應和。

d.作者講「高山流水」的故事是為了說明古人有著純熟的演奏技藝和驚人的欣賞水平。

7.下面情境中四個人使用和**有關的成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小雪聽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不禁讚嘆:「真叫乙個『餘音繞梁』啊!」媽媽說:「你聽聽鄧麗君唱的這首歌,那叫乙個『迴腸盪氣』啊!」

b.小軍在作文裡評價《千里之外》:「周杰倫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費玉清的字正腔圓的演唱,居然配合得這樣完美!」

c.小惠在畢業紀念冊上為自己最好的朋友寫下這一樣一句臨別贈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難覓,你我相逢共譜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記裡寫下與同學們到東湖郊遊的經歷:「走在迴盪著編鐘**的小路上,我們都覺得自己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題。(共9分,每小題3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8.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賢者能勿喪耳喪:沮喪

b.呼爾而與之與:給

c.萬鍾於我何加焉加:增加,指帶來好處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人皆有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不效則治臣之罪

d.宋何罪之有

10.下列不符合文字內容的一項是( )

a.義比生命更重要就像熊掌比魚更重要一樣。

b.義高於一切,人不應該見利忘義,失其本心。

c.這裡的本心指的是是非之心。

d.有義之人不會接受他人施捨性的「一簞食,一瓢飲」。

四、(14分)

11.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2.填空。(共10分)

(1西北望,射天狼。

(2舉杯消愁愁更愁。

(3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 了卻君王天下事天下事」指的是

語文試卷練習 1

姓名一 基礎知識 20分 1.看拼音寫詞語或注音填空。12分 召喚 脊 梁著 陸嗚咽 友誼 入場券 愜 意搖曳 眼m u 咳s u 暫 時固執 zh u 然寒xu n 集腋成qi粉zhu ng 玉砌 sh 忽粗c o 麥suk 睡簡l uji n 別懶du 2 古詩名句。8分 1邊秋一雁聲。2 清風...

2019級大學語文試卷B 1

綿陽師範學院試卷 試卷份數 2014 2015 1 考試考試科目大學語文 b卷 試卷說明 1 該門考試課程的考試方式 閉卷 2 考試所用時間 120分鐘。3 使用班級 2014級大學語文必修班 4 學期 2014 2015 1 一 單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乙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5分...

部編語文期末測試卷1 無答案

期末檢測卷 a卷 60分鐘 100分 開始計時 一 基礎訓練營。56分 1 看拼音,寫詞語。8分 x n zh o g n j n w n nu n f n f tu n yu n j ng l ng yu n y b ng zh 2 在加點字正確的讀音下面畫上 12分 目的 d de 漂亮 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