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密度說課稿

2023-01-10 03:03:02 字數 3885 閱讀 2790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乙個重要的概念,在教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本節內容既是對前一節物質的質量等內容的延伸與深化,同時本節內容的學習,也為接下去要學習的浮力等內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體現了教材編排的連續性與邏輯性,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二、 學情分析

再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時學生通過對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對物質的屬性—質量也有了初步認識,但是,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還沒有完整的建立起有關密度的知識體系。同時,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具有求知慾強、思維活躍、容易產生焦躁厭學情緒等特點,因此,在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及時做好引導工作。

三、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並結合新課程標準,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與應用,學會用密度的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密度概念的得出過程,體會比值定義的得到物理概念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以及通過實驗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四、 教學重難點

針對以上的三維教學目標,並結合初中科學教學指導意見,由於通過比值定義的方法得到密度概念,既是本節課最主要的知識內容,也是學生需掌握的初中科學非常重要的概念與定義方法,所以我將通過比值定義獲得密度的概念與定義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五、 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主要通過實驗**法,採用**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知識、**知識;多**直觀教學法,通過多**裝置直觀的呈現知識,以利於學生的學習;以及集體談論法,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並且在課堂中我會通過適時地提問來啟發誘導學生,以此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

至於學法方面,為了使所學知識能更好的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智慧型發展,使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任,我主要通過動手操作與總結反思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想、去說、去感悟、去探索。

六、 教學過程

針對以上分析,為了有序、有效的進行教學,我主要安排了以下這幾個教學環節。

1、 辨別物質、匯入新課

在上課後,我會分別取出3個體積相同的金屬塊:銅塊、鐵塊以及鋁塊,同時還有一塊磁鐵。然後讓學生將銅塊、鐵塊以及鋁塊鑑別出來。

那麼,學生一般會通過顏色先將銅塊鑑別出來,然後用磁鐵將鐵塊與鋁塊鑑別出來。在學生鑑定完畢後,我會馬上提出問題: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能用什麼方法來鑑別?

然後,我就會啟發學生我們在前一節剛學過質量的測量,這三個金屬塊雖然體積都相同,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呢?

這樣通過乙個小實驗來匯入新課,既回顧了所學知識,又為了這節課的新課內容教學奠定基礎,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2、 測一測、體驗物質的密度

在課堂匯入之後,我會拿出托盤天平,請學生上來親自動手完成書本第134頁的活動比較不同金屬的質量。

學生經過自己親自動手操作,會發現體積相同的銅塊的質量大於鐵塊的質量,而鐵塊的質量則大於鋁塊的質量。由此,我會引導他們得出第乙個結論: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並不相等

在得到上述結論的基礎上,我會繼續引導學生,如果將相同的體積變為單位體積,即1立方公尺,1立方分公尺,1立方厘公尺等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否會相等?此時,不論學生的回答是相等還是不相等,我都不予評論,而是讓學生完成書本134頁的**,單位體積的質量計算。通過完成書本134頁的**,學生可以歸納出第二個重要結論:

不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並不相等

在學生得到第二個結論的基礎上,我會繼續提問:不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並不相等,那麼,相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否相等?這時,我會取出體積分別是1 cm3,2 cm3 ,3cm3的小鐵塊,然後讓學生測量這三個小鐵塊的質量,並計算密度。

學生通過測量與計算得出這3個鐵塊的密度都是7.9g/ cm3,由此我會引導學生得出第三個重要結論:相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等。

在得到了這三個結論後,我就會一旁引導學生:「不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相等,而相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等,所以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可以成為鑑別某種物質的依據,也就是說這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我們把它稱為密度。」同時,在ppt上呈現密度的定義:

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稱之為這種物質的密度。

在得到密度的定義後,我會繼續提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密度的定義,那麼如果用公式表示密度的話,該如何表示呢?

這個時候,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我會創設出一生活中情境:我們在買蘋果時,假設買了5斤蘋果,花了10元錢,那麼,一斤蘋果的價錢是多少,該如何計算。

學生經過思考,很快就可以答出:單價=總價/斤數。同樣的,這時,我在將剛剛的問題遷移到密度中,學生經過思考可以得出:密度=質量/體積。

然後,我再通過ppt展示有關密度的知識內容:

定義式:密度 =質量/體積

公式:ρ=m/v

單位:kg/ m3 或g/ cm3

1 克/立方厘公尺 = 1000 千克/立方公尺

並對這些內容進行逐一講解。

3、 問題啟發,鞏固新知

在結束上一環節的教學任務後,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問題啟發,鞏固新知。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習題,鞏固學生本節課所學知識。

首先,我會讓學生討論乙個問題:「密度 =質量/體積,那麼2kg的鐵塊與1kg的鐵塊相比,哪個密度大?」讓學生積極討論,大膽說出心中所想。

這裡,學生一般持兩種觀點:一種是兩個鐵塊的密度一樣大;另一種就是2kg的鐵塊密度比較大。

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後,我會請學生說出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所持這種觀點的理由,然後我會讓學生再回過頭來看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稱之為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屬性之一,所以相同的物質儘管質量不同,或者是體積不同,但密度始終是相同的。

在把上述這個問題講清楚之後,我會讓學生進行習題演練,精選難易程度不同的幾道習題。

4、 知識回顧,課堂小結

在學生完成我所布置的習題後,就到了最後乙個環節。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知識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同時在ppt上予以呈現,並鼓勵他們提出他們還感到困惑的地方,由我或者其他同學來進行解答。

以上這幾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體現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七、作業設計

1、課後作業1.2題。

2、選做題小明同學的媽媽總是懷疑自己在金店裡打製的金戒指有問題,為了消除媽媽的疑問,小明同學決定自己動手來鑑別金戒指的真偽。請你來做小明同學的幫手。(1)寫出鑑別過程需要的器材(2)寫出你的測量過程(3)請你**可能出現的情況

3、選擇乙個你感興趣的話題,上網查詢,下節課與同學交流。比如:

地球上的物體到太空中去,密度會變化嗎?再比如其它星球的密度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學會知識的應用。

為了體現新課標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原則,我設計了選作題,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了鋪墊。開放式的作業將學生引向社會和大自然,使課堂無限延伸。

五、板書設計

密度● 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比值定義法)

2.密度的符號:

3.公式:ρ=m/v

4.密度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5.單位:kg/m3、g/cm3

設計意圖:板書列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使學生一目了然,減少學生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六、教學預設反思

1.在實驗**部分,學生分組討論,可能會有個別組不知道要做什麼得不出實驗**的過程,所以實驗**部分教師要做兩手準備,一旦學生反應不好時,要與學生共同計論設計實驗步驟。

2.在模擬法學習密度的概念時,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對組合單位的換算上會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上課時在這方面花費時間不易過長,不然會導致後面的內容時間不夠而這個問題在課後作業上反覆練習可達到預期效果。

3.如何對學生進行學法上的指導。現在學生習慣於動腦,很少有動筆,這樣容易造成上課全聽懂,下課統忘掉的現象,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動腦又動手的習慣。

《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

陳蘭蘭密度這節課是本章的重點課,密度是物理學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 總的教學思路 通過情景創設匯入新課的學習,然後由學生進行科學 活動,自主的進 景創設,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資料,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探索,使...

密度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密度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六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課。密度是物理學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課程標準中要求的七個掌握層次的重點知識之一。學好本節知識又是進一步學習力學知識的基礎。本節教材是在學習 質量 之後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既是質量知識的進一...

測量物質的密度的反思

物理課教學反思 每每上完一節課,我都會帶著這樣的疑問 1 一節課能做些什麼?課後有老師提出我在和學生設計實驗時怎麼不考慮誤差,我說 如果我再考慮誤差,這節課做得到嗎?每次在聽評課時很多老師在評課時總愛說這個內容還有什麼 還有什麼,總會發現講的課中還很知識點沒有講到,主要是和教案 教參或是某個教輔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