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內生性」意識形態分析

2023-01-07 16:51:03 字數 840 閱讀 6815

作者:王冉

**:《現代經濟資訊》2023年第07期

摘要: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文化背景以中國古老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意識」、宗族意識和「均平思想」為主要內容,這些傳統的文化思想成為引導中國農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主要內容,成為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的「內生性」意識形態引導。

關鍵詞:農村土地制度;制度變遷;意識形態

中圖分類號:f30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7-00-01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文化背景以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為主,在沒有其他文化滲透的情況下,也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意識形態形成的主要依據。這種傳統的意識文化形態通過幾千年來的代際傳承與共享,深深植根於中國農民的思想,成為廣大中國農民的行為習慣與思維模式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意識、宗族觀念和均平思想在我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意識

在中國農民的傳統觀念中,家庭是以血緣與親情為紐帶構建起來的社會核心細胞,是社會結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和最重要的制度。針對家庭對中國農民的重要意義,金耀基先生對家庭在傳統中國的意義進行了這樣的闡述:「在傳統中國,家不只是乙個生殖的單元,並且還是一社會的、經濟的、教育的、政治的,乃至宗教、娛樂的單元。

它是維繫整個社會凝結的基本力量。」可以說,家庭對於個人而言,是其最早的教化機構,對於個人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及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人自始至終也會在行為舉止、言談中流露著家庭所烙下的「胎記」。可以說,中國人的活動是在乙個「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這樣一種家庭之內進行的。

在簡單的、農業的、交通欠發達的、全國尚處於散落的「小社會」中,家是頗能承擔起一般的社會功能的,但是到了乙個複雜的、工業的、生產的依賴關係擴大之後的社會中,社會就有可能應運而生。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兩個問題

作者 於建嶸 國土資源導刊 2014年第08期 我國土地制度的 二元結構 刺激了改革開放的動力神經,也引發了諸多弊端的顯現。中國的改革開放發軔於貧窮落後的農村,啟動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土地制度的改革發展。我國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結構,刺激了改革開放的動力神經,但經...

中國農村制度變遷的路徑與成效

作者 韓喜平楊藝 求是學刊 2009年第04期 摘要 制度變遷對農業經濟發展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生產領域中以明晰產權為核心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等制度創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流通領域中以市場化改革為主的制度創新,為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創造了乙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分配領域中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為主的制...

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變遷的原因分析

作者 延麗珍馮新新 財經界 學術版 2016年第07期摘要 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 改革開放 的偉大國策之後,不斷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現階段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全面解決,開始更多的關注到相關社會制度方面的建設,養老保險制度作為近些年來在我國社會發展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