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禮樂文化

2023-01-05 21:03:07 字數 2096 閱讀 2871

第四講禮樂文化:天人秩序的構建

※《禮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

一禮樂文化的起源

1、祭祀神鬼的巫術禮儀

2、先民的風俗習慣:

(1)鄉飲酒禮(尊老之禮)

(2)冠禮和笄禮(成丁禮)

冠禮:(男子成年禮,二十歲)

笄禮:(女子成年禮,十

五、六歲)

(3)「戴天頭」禮(青海互助縣土族女子成年禮)

摩梭族成丁禮圖

二禮樂文化的內涵

1、禮:社會行為規範的總稱(未成文法)

2、樂:詩歌、**、舞蹈的總稱(營造氛圍)

※《禮記·樂記》:「比音而樂之,及幹鏚羽旄,謂之樂。」

武舞圖、文舞圖、原始岩畫舞蹈圖

3、禮樂文化:特指中國周代禮、樂並行的一種社會制度

三制禮作樂

1、周公制禮作樂的可能性

※《禮記·明堂位》說:「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衡而天下大服。」

2、周代禮樂文化的繼承性

※《論語·為政》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週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3、關於禮樂活動的文獻記載:

(1)《周禮》:又稱《周官》,共四十二卷。(《考工記》)

(2)《儀禮》:士禮十七卷。

(3)《禮記》:大戴《禮記》十三卷,小戴《禮記》四十九卷。(《樂記》)

漢服婚禮圖

四由禮樂構建起來的天人秩序

1、「天」和「上帝」觀念的確立(最高神)

※《尚書》中大量出現「上帝」(週前8次,週後24次)、「天命」(週前7次,週後18次)、「天子」(前後各4次)、「皇天上帝」(週後1次)。

※《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以赫。」

2、秩序井然的天人關係

(1)天人之間的等級秩序:

※《左傳·昭公十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事神也。」

(2)不同等級的祭祀差異:

※《國語·楚語》:「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禮,士庶不過其祖。」

3、禮樂文化中的世俗秩序:

(1)樂縣(懸)之制: 曾侯乙墓編鐘、編磬圖

※《周禮·春官·小胥》:「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

(2)樂舞等級祭孔文舞圖

※ 何晏《論語集解》:「佾,列也。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關於舞制的兩種說法)

(3) 士大夫與庶民之別:

※《禮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禮樂文化的社會意義

(1)祭祀活動:以詩樂舞溝通天人關係

(2)政治活動:以禮樂制度確立等級關係

(3)軍事活動:以禮樂構建軍紀、鼓舞士氣(鼓樂)

(4)日常生活:以禮樂維繫社會秩序

5、商、周天人秩序的不同

(1)商:群神、群鬼與人;盟主與諸侯,君臣之分未明。

(2)周:最高神上帝、天與人;天子與諸侯,君臣之分嚴明。

※王國維《觀堂集林·殷周制度論》:「逮克殷踐庵,滅國數十,而新建之國,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國之臣子,而魯、衛(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晉(成王弟叔虞封地)、齊四國又以王室至親為東方大藩,夏殷以來古國,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復諸侯之長而為諸侯之君。

」五禮與詩歌、樂舞

1、《詩經》與外交禮節

※《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2、樂舞與軍禮儀仗出行圖、馬上鼓樂圖、軍中鼓吹圖、英**樂隊圖

3、鄉射之禮戰國射獵燕樂紋壺鄉射圖

◎ 禮壞樂崩

※ 楚子問鼎仲孫、叔孫、季孫)

※《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總結自然:上帝、天(至高神)

人:上天的子民

禮樂文化:社會秩序

藝術:禮樂文化的外在表現

思考問題

1、什麼是禮樂文化?

2、禮樂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3、禮樂文化的社會價值是什麼?

4、商周天人秩序的差異是什麼?為什麼?

5、禮樂文化和藝術的關係是什麼?

6、禮樂文化在今天的表現有哪些?

28 哲學院 領導哲學與藝術 1

一 課程及教師基本資訊 二 教學進度及基本內容 注 1.掌握程度指學生應掌握教師講授內容的程度,分為 熟練掌握 熟悉 了解 等 2.學習內容包括課前閱讀 課程作業 課後複習 文獻綜述 課下實驗 課程 等 3.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進度及基本內容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小幅度調整。三 推薦教材及閱讀文獻 包括...

儒家禮樂文化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及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 觀念形態的總匯。從外延上說,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歷史上形成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的許多文化形態,如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等等。從內涵上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儒...

《詩經》如何體現了西周時期的禮樂文化

詩經 的體制分為 風雅頌 三部分,風 是指地方樂調,所以又稱為 國風 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共有十五國風160篇。雅 是周王朝 所在地的樂調,即週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 共105篇,含小雅 74篇 大雅 31篇。頌 是用於宗廟祭祀而兼有舞容的樂歌,也就是祭祀 祭祖或祭神 時用的歌舞曲。共40篇。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