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學名詞解釋

2023-01-05 21:00:02 字數 4773 閱讀 8588

●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為目的的物品。

● 食品加工:將食品原料經過不同的加工、處理、調配製成各種加工食品的過程可統稱為食品加工。

● 轉基因食品:又稱為基因改良食品和轉基因食品,通常是指一種經基因修飾的生物體產生的,或由該物質本身構成的食品。

● 食品營養學:是研究人體營養規律的一門學科. 主要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關係以及提高食品營養價值的措施

● 營養:原意指「謀求養生」。是指人攝取食物後,在體內消化和吸收和代謝、利用其中的營養素以維持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處於健康狀態的總過程。

● 營養素:是指具有營養功能的物質,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膳食纖維七大類。

● 產能營養素:在人體攝取的營養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能產生能量,營養學上稱這三種營養素為「產能營養素」或「熱原質」。

● 好的營養:人體從食物中獲得保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最佳健康狀況所需數量的必需營養素。

● 營養密度: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

● 食品的營養價值:食物中營養素及能量滿足人體需要的程度。包括營養素是否種類齊全,數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適宜,並且是否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

● 營養不良:由於一種或一種以上營養素缺乏或過剩所造成的機體健康異常或疾病狀態。

● 營養質量指數/食物營養指數(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 ,inq):指食物中某種營養素滿足一日所需程度與能量滿足一日所需程度的比值。

●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dris是一組每日平均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參考值,其中包括4項內容:平均需要(ear)、推薦攝入量(rni)、適宜攝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

● 膳食結構:指膳食中各類食物的數量及其在膳食中所佔的比例。

●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erage requirement ,ear):根據某些指標判斷可以滿足某一指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50%個體需要的攝入水平。

● 推薦攝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

● 適宜攝入量(ai):通過觀察或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

● 可耐受最高攝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攝入某種營養素的最高量,也就是幾乎對所有個體健康都無任何***和危險的最高推薦攝入量,當攝入量超過ul時,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 膳食營養狀況變遷:從膳食匱乏低劣和體力活動強大為主的狀況,向膳食能量、脂肪過多,同時缺少運動佔主導的狀況轉變。

● 酸性食品:指含硫、磷、氯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常呈酸性,包括肉、魚、蛋、禽類、穀類及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

● 鹼性食品:指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包括蔬菜、水果、豆類、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 消化(digest):食物在消化管內被分解微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 吸收(absorb):是食物經消化後,透過消化管粘膜進入血管和淋巴迴圈的過程。

● 易化擴散: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質,在膜蛋白幫助下順濃度差跨膜轉運

● 被動轉運:是指物質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進行的跨膜轉運,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單純擴散和易化擴散。

● 主動轉運:指細胞通過某種耗能過程將某種物質分子或離子由細胞膜的低濃度側移向高濃度側的過程,主動轉運中所消耗的能量多**於atp的水解。

● 脂類(lipid):脂類是脂肪、類脂的統稱。脂肪是甘油和各種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

類脂是指一類在某些理化性質上與脂肪類似的物質,包括磷脂、膽固醇、脂蛋白等,它們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體類固醇激素的材料。

●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體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乙個或多個反式雙鍵的非共軛不飽和脂肪酸。

● n-3pufa:n-3(或w-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即從甲基端數,第乙個不飽和鍵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間的各種不飽和脂肪酸。

● n-6pufa:n-6(或w-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從甲基端數,第乙個雙鍵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間。

● 能量係數:每克醣類,脂肪,蛋白質在體內氧化產生的能量值也稱為能量係數。

● 能量過剩:長期能量攝入過多,會造**體超重或肥胖,血糖公升高,脂肪沉積,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過度肥胖還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組織缺氧;肥胖併發症的發病率增加,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膽結石症、心腦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 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 ,bm):指維持機體最基本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即人體在安靜和恆溫(18-25℃)條件下,禁食12h後,靜臥、放鬆又清醒時的能量消耗。

此時能量僅用於維持體溫、呼吸、血液迴圈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

●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指人體在基礎代謝狀態下,每小時每平方公尺體表面積(或每千克重)的能量消耗。單位為kj/(或kj/(

● 食物的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人體攝食過程而引起的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

● 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營養學上常用bmi評價體重。 bmi=體質量(kg)/身高(m)2

● 肥胖:肥胖是一種代謝疾病,由於能量攝入過多,超過能量消耗而使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積聚,表現為脂肪細胞增多,細胞體積加大,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標準體重20%上。

● 遺傳性肥胖:肥胖相關基因突變導致的肥胖,有家族傾向性。

● 繼發性肥胖:由於其它疾病原因而導致的肥胖。

● 單純性肥胖:單純由於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過量積累。

●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由於它所含的氫氧的比例為二比一,和水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

● 抗生酮作用:當碳水化合物不足時,脂肪酸不能被徹底氧化分解而產生過多酮體,會產生酮症酸中毒;當碳水化合物充足時,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發生,這種作用稱為抗生酮作用。

● 膳食纖維:指不能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但能被大腸內微生物部分或全部發酵的可食用碳水化合物的總稱

● 功能性低聚醣:低聚醣或稱寡糖,是由2~10個單醣通過糖苷鍵連線形成直鏈或支鏈的低度聚合糖。

● 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 ,gi):某種食物公升高血糖效應與標準食品(通常為葡萄糖)公升高血糖效應之比。gi值越高,說明這種食物公升高血糖的效應越強。

● 節約蛋白質作用:以糖、脂供能為主,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重要成分,通常並無多餘儲存,機體盡量節約蛋白質的消耗,且糖、脂代謝之間相互制約,如脂肪分解加強會抑制糖分解。

● 蛋白質互補作用:為了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往往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補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稱為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 完全蛋白質:指那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充足,相互比例適當,能夠維持生命和促進生長發育的一類蛋白質。

● 不完全蛋白質:指那些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種類不全,既不能維持生命也不能促進生長發育的一類蛋白質。

● 互補蛋白質:乙個不完整的蛋白質由各種氨基酸組成,若補充另乙個蛋白質的缺乏特定的不可缺少的氨基酸,這樣兩種蛋白質的結合提供了足夠數量的所有必不可少的氨基酸。

● 蛋白質消化率:蛋白質消化率是指蛋白質受消化酶水解後吸收的程度,即吸收氮與攝入氮(食物氮)的比值。

● 氨基酸模式:蛋白質中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稱作氨基酸模式。具體計算方法如將該種蛋白質中的色氨酸含量為1,分別計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應比值,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該種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

● 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是蛋白質仲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用來反映人體蛋白質即食物蛋白質在必需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上存在的差異。

● 氨基酸評分(amino acid score,aas):指待評價食物蛋白質的某種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佔參考蛋白質同種eaa的百分比。

● 必需氨基酸:在人體內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遠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質中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對較低,導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體內不能充分利用而被浪費,造成蛋白質營養價值較低,這種含量較低的必需氨基酸稱限制氨基酸。

●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得既不參與機體組成,也不提供能量的一類微量、低分子有機化合物。

● 維生素a:所有類維生素a的總稱。包括視黃醇、視黃醛和視黃酸。

● 礦物質/無機鹽(mineral substance):指人體所含各種元素中,除c、h、o、n構成有機物和水,其餘為人體功能所必須的礦物元素,稱為礦物質或無機鹽。

● 常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一般>0.01%,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 常量元素包括鈣、磷、硫、鉀、鈉、氯、鎂等7種元素。

●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一般<0.01% ,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甚至以微克計。 必需微量元素共有8種,包括鐵、鋅、硒、銅、碘、鉬、鈷及鉻。

● 鈣磷比例:膳食中磷的過多存在對鈣的吸收有一定的影響。因為鈣吸收有賴於合理的腸道鈣、磷比值,所以適當的磷攝入對鈣的吸收非常重要。

但是當健康**攝入磷量超過1克時,磷會與鈣離子形成不溶性磷酸鈣,阻礙鈣離子在腸道的吸收。膳食中鈣、磷的理想比值為2:1時,有利於鈣在腸道的吸收。

● 混溶鈣池:在人體內,99%的鈣元素以羥基磷灰石結晶的形式存在於牙齒和骨骼中,其餘1%的鈣元素大多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血液中,這部分鈣統稱為混溶鈣池。

● 植物化學物(phytochemicals):指由植物代謝產生的多種低分子量的末端產物(次級植物代謝產物),並通過降解和合成產生不再對代謝過程起作用化合物的總稱。

●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是一類由8個異戊二烯單位組成且含有多個雙鍵的碳氫化合物及他們的氧化衍生物。

學前營養學名詞加簡答

名詞解釋 1.營養素 指保證人體生長 發育 繁衍和維持健康生活的物質。2.合理膳食 指根據學前兒童對熱能和營養素的需要及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通過合理的食物調配,供給食物種類和營養素齊全 數量充足和比例適合的膳食,從而使人體的營養需要與膳食供給之間建立平衡的關係,達到合理營養。3.肥胖症 以身體脂肪含...

材料效能學名詞解釋

第一章 單向靜載下力學效能 彈性變形 材料受載後產生變形,解除安裝後這部分變形消逝,材料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的性質。塑性變形 微觀結構的相鄰部分產生永久性位移,並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現象 彈性極限 彈性變形過度到彈 塑性變形 屈服變形 時的應力。彈性比功 彈性變形過程中吸收變形功的能力。包申格效應 材料預先...

教育學名詞解釋

1.教育學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 教育問題為研究物件,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2.教育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3.廣義的教育 泛指一切有意識影響人 培養人的活動,包括個體從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會生活影響的總和。4.狹義的教育 是指通過專門的教育機構 學校 進行的有目的 有計畫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