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傳統醫療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

2023-01-03 19:30:03 字數 4074 閱讀 5292

摘要]解決好廣大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關係到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目前我國農村原合作醫療制度已經衰退,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的政策資源投入不足,農村醫療保障資金籌集困難,醫療保障制度覆蓋率低,農村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醫療市場體系不完善。要建立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村醫療保障的資金籌措機制,舉辦多種形式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對農村低收入患病人群的醫療救助制度。

建立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核心問題是要讓該制度適應社會發展、符合民眾需求、具備完善的制約和激勵機制。

關鍵詞]農村醫療保障;資金籌措機制;衛生資源配置;醫療市場體系;醫療救助制度

,它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和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我國對農民實施的社會保障主要立足於農民的自我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也必須隨著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而作為其中重要一環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已經成為當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農村傳統醫療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正處在調整和重構時期,它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具體來說,存在以下一些主要問題:

(一)原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衰退

原農村合作醫療是人民公社社員依靠集體力量,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主義性質的醫療體系,是社員群眾的集體福利事業。建國後,我國**十分重視農村衛生工作,農村逐步建立了**(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衛生服務網路,基本解決了農村「缺醫少藥」的問題。另外,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部分農村開展了合作醫療。

合作醫療指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共同籌資,為農村居民提供疾病**和預防的一種社群型醫療保障體系。合作醫療和**衛生服務網路相互配合,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基本上解決了農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問題。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由建國前的35歲迅速上公升到2023年的71歲,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為佔總人口80%的農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功不可沒。

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農村醫療保障發生了嚴重的衰退。隨著集體經濟體制的解體,原有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所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不復存在,於是農村合作醫療事業發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2023年,全國農村參加合作醫療的人口由2023年的90%銳減到5%左右。絕大部分農民失去了醫療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狀態。

(二)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儘管各級**為恢復合作醫療體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成效不大。2023年衛生部進行的「第二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居民中得到某種程度醫療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醫療的比重僅為6.

5%,與80年代末的5%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70年代90%以上的合作醫療覆蓋率相比,有很大差距。這說明合作醫療的作用大大下降,相當規模的農村居民失去了社會或社群提供的集體醫療保障,不得不恢復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2023年城市居民自費醫療的比重為44.

13%,農村居民自費醫療的比重達到了87.44%。通過上述資料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國農民基本醫療保障的問題很多,局勢嚴峻,未來一段時間必須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加大對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問題的重視,盡快促進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對重建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政策資源投入不足

一項社會政策出台之後,需要政策資源的支援才能運作和執行。一般地講,政策資源主要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財力的支援。目前,農村的醫療保障政策主要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尤其是**的財政投入。

雖然國際上對衛生支出應佔gdp的份額一直沒有定論,但是大部分國家的衛生支出大於gdp的8%。我國一直以來在醫療方面的支出明顯偏少,衛生總費用及其佔gdp的比重近年來雖有所增長,但依然不足6%,且這一比例還在緩慢降低,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我國的衛生總費用的支出結構也存在著很大問題,城市和農村的衛生投資出現嚴重的不均衡局面。

(四)農村醫療保障所需資金籌集困難,醫療保障制度覆蓋率仍然很低

目前,農村合作醫療仍然是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合作醫療所需的資金,主要**於農戶、縣鄉**、村集體和農村企業。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地方**財政困難,農村企業不發達,所以無力負擔醫療費用的農戶出資反而成了合作醫療資金的主要**。

不少基層縣、鄉**財政緊張,導致對合作醫療的投入嚴重不足,財政投入啟動資金缺乏,前期的醫療保障得不到很好保障,農民參保率不高,**規模太小,醫療體系覆蓋率偏低。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在不少地方有過兩次恢復合作醫療的努力,但是重建的合作醫療體系往往由於籌資困難、設計缺陷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持續時間很短。所以廣大農村地區合作醫療制度的覆蓋率現在仍然很低,現存的合作醫療也主要分布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地區。

(五)農村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

實行財政分級管理體制後,不僅對衛生院投入減少,也使衛生行政部門對農村衛生機構缺乏有效的調控和監督,原有的醫療衛生保健網功能減弱了,依照農村行政設定的醫療衛生網點中,有不少網點業務量不足。同時,縣鄉醫療衛生體系機構重疊、人員臃腫的現象也比較突出,造成農村衛生資源不足與浪費並存的現象。鄉鎮除了衛生院外,還有計畫生育站等機構,這些機構大多自成體系、自己進行小而全的建設,不僅造成醫療衛生設施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和衛生技術人員的浪費,而且增加了不少非專業人員,提高了機構執行成本。

(六)農民素質侷限,文化于擾因素很大

由於農民自身思想認識的侷限性,看問題只看到眼前利益。一些年齡結構比較年輕、成員身體較好的家庭不願意參加合作醫療。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認為合作醫療保障的水平太低,也不願意參加。

只有那些年齡結構比較大、健康狀況比較差、經濟收入比較低的家庭才是合作醫療的積極參與者。由於允許自願參與,這導致合作醫療面臨嚴重的逆向選擇問題。合作醫療的積極參與者,往往又是家庭經濟困難的人,造成合作醫療**的資金到賬率不高,使本身實力不厚的**更加雪上加霜。

面對高風險的參保人群,合作醫療**很難支援。

(七)農村醫療市場體系不完善

1.個體診所遍地開花,由於體制因素、經費不足、人員培訓困難、醫療成本的提高等原因以及醫療衛生人才的流失和個體診所的擠壓,鄉鎮衛生院大多門庭冷落,拖欠人員工資比比皆是。衛生院裝置陳舊,設施不齊全,只能應付一些較輕的常見病。

農民是小病上藥房,大病上市醫院。而個體診所因為醫療成本低,行醫准入門檻低,利潤豐厚,紛紛湧人社會,現在個體診所乙個村三四個,乙個鄉鎮七八個,甚至更多。

2.個體診所醫藥用品進貨混亂,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多。個體診所大部分從小的、不正規的藥店進廉價藥品、注射器、輸液器、檢驗試劑,甚至購進國家明令禁止的疫苗,並****。

為應付檢查,個體診所只從正規藥店進少量藥品和醫療用品。此外,個體診所多數沒有行醫許可證,而上級主管部門對違規經營者僅作罰款和沒收器械等輕微處罰。

3.醫療衛生知識水平低,技術裝置落後。農村衛生院多數沒有閱覽室、圖書館,醫務人員也不訂閱專業雜誌,醫療技術水平低下。

而個體診所醫生更是膽大包天,唯利是圖,「包治百病」。由於不少病人得不到及時、對症**,小病被看成大病,最後出現病危。有些個體診所缺乏必要的消毒滅菌輸血設施也敢開刀,做闌尾、膽囊的切除手術,這種亂醫亂治的現象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對其進行整治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我國農村傳統醫療保障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未能得到及時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瓦解了農村合作醫療體系所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導致了農村合

作醫療的大面積滑坡。時至今日,新型的行之有效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尚未建立,這一切都是因為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改革步伐沒有跟上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程序所致。

(二)農民認識觀念上的誤區和滯後

農民普遍認為**不會把農村醫療衛生問題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來抓,同時也不認為**有能力解決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問題,從而不能夠積極主動地與**部門進行配合,導致**部門對農村工作效率低下,同時也影響到建設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程序。

(三)農村居民經濟收入水平不高,個人在醫療保障上的支出能力較為低下

巨大的就業壓力、家庭壓力和收入壓力,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壓力,使得部分農民還不會在醫療保健方面投入很多。醫藥費用**幅度過快,醫療保障制度尚沒有建立,農民絕大部分屬於自費醫療群體的現實,使得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降低,進一步制約了農村醫療衛生的發展。

(四)農村地區落後的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農民的就醫行為

傳統的生活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健康水平的提高。加上傳統文化中諱疾忌醫的習慣和中華民族隱忍的特徵,在不威脅到生命的情況下,對疾病採取的是能忍則忍、能拖則拖的態度,另外各種各樣的民間驗方、處理某些疾病的約定俗成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的就醫行為。

有關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思考

內容摘要 現階段我國正處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點推廣階段,其效果與我國社會文明建設息息相關。文章首先通過對社會效益 民眾意願和歷史因素三個方面的分析,指出了在我國農村實行合作醫療的合理性,以及現行農保制度在制度設計方面的不足,並在數理分析和邏輯推理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建議,最後從歷史觀的視角分析了...

國內外醫療保障制度的比較研究

郭永松摘要 作為社會保障體制中醫療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社會穩定和體現制度公平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國家,由於國情不同 人權狀況不同,以及 歷史和文化理念的差異,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醫療保障制度。對具有代表性的四種醫療保障制度進行簡述和比較,並就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提出了見解...

現有城鎮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模式分析

作者 陳海波 消費導刊 理論版 2008年第23期 摘要 我國的城鎮醫療制度改革首先是從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這方面進行的。通過對我國已有的城鎮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模式進行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運用線性支出系統模型分析城鎮居民醫療消費,了我國城鎮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關鍵詞 城鎮改革模式醫療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