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讀書筆記

2023-01-03 10:06:03 字數 5601 閱讀 3326

《安娜·卡列寧娜》讀書筆記

不幸又是如何而來?當我讀完托爾斯泰寫就的這部巨著時,我心裡有了答案。

1. 列文和安娜兩條主線

《安娜》一書有兩條主線:安娜追求愛情、最終失去愛情甚至更多;列文追求人生的意義、最後在跟佃戶的交流中意外找到答案。乍看之下,這兩條線毫不相關。

安娜跟列文是十足的遠親,若不是列文死心塌地的愛著基蒂,也就是安娜哥哥斯蒂瓦的老婆多莉的妹妹,他們倆也許不會有任何交集。至始至終,安娜與列文真正的交流只有一次。托爾斯泰為什麼要安排這兩條線呢?

2. 安娜、列文人物的刻畫

這兩條主線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安娜與列文性格的相似,和生命追求的不同。這兩個人表面上看完全相反,乙個最終以悲劇收場,另乙個卻找到了真理。但實際上,他們有乙個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真實。

在列文與安娜唯一一次正式的會面中,列文深深的被安娜的氣質所吸引,雖然當時她已經處在千夫所指的尷尬境地。在列文眼裡,安娜除了高雅,聰慧,美麗迷人以外,她還無比真誠,她不願隱藏自己的苦楚。而列文自己,也是這樣乙個真實的人。

他不願剝削壓榨佃戶,不願因為自身是貴族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他甚至不顧自己的社會地位,親自到農田鋤地,經手所有農雜。而更有說服力的乙個細節,就是當他還不是信徒時,也在跟結婚前跟基蒂坦白自己失貞的事實。

所以,在安娜的世界裡,安娜是最孤獨的乙個;而在列文的世界裡,列文也是最孤獨的乙個。但安娜跟列文有乙個巨大的不同點,那就是人生追求的不同。安娜18歲嫁給卡列寧,生了薩廖莎後生活平淡而充實,第一次離開兒子時她思念無比——她當時的生活很簡單。

直到,她的慾望被弗龍斯基喚醒,她的童真一去不回。從車站那場相遇開始,安娜的生命有了新的追求——愛情。弗龍斯基的翩翩風度、他的英姿、他對安娜執著地追求化解了安娜內心的最後防線。

和弗龍斯基在一起,對安娜來說便是幸福,便是開心,便是一切。這個追求在當時的**,迫於種種壓力,自然是很難實現的,但安娜是忠於內心的,她說,i can't act except from the heart. 她忠於內心,而非道德準則。

她後來對卡利寧造成的巨大傷害,以及最終她決定抱復弗龍斯基,都基於同一點——安娜是忠於內心的。她要愛情,愛情!她絕不要虛情假意,絕不偽善。

3. 其他人物的刻畫

托爾斯泰的**對我而言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劇情、不是結構、不是文筆,而是人物的刻畫。我從來沒有見識到過這麼仁慈這麼充滿愛的作家,他筆下的每個人物都彷彿是他親生一般,他不僅無比了解筆下的每個人物,而且完全不會給他們」扣帽子「或下定論,而是讓讀者們都切身同情這些人物,沒辦法不去理解他們。為了防止讀者評判安娜,他甚至在書的扉頁寫了: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錯都在我,我會償還).

4.回到主題——幸或不幸,從何而來?

大家都說《安娜》這書主題極為複雜,我才疏學淺,可能現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希望大家多思考多探索。回到開頭的問題,幸福和不幸福的原因,我找到的答案是:幸福或不幸福,在於人生追求什麼。

幸福不來自於真誠或忠於內心,因為安娜沒有得到幸福。幸福也不來自於絕對的境遇,因為全書最慘的卡列寧,因為安娜失去家庭失去聲譽甚至失去了對兒子的愛,可最後卻因為遵循耶穌的教誨,原諒了他們,找到了內心的平和。幸福也不來自慾望的滿足。

因為弗龍斯基至少有一段時間,既有錢,又有才,又有仕途,又有人們的尊敬,還有他愛的安娜,可即使是在那段時間,他的內心依然是空虛的還有多莉、基蒂、斯蒂瓦,他們生活安逸,可我卻不認為是真正的幸福。

《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也是一部喜劇。說它是喜劇,因為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為主題的**。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 ;在賈寶玉眼裡,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 ;在大觀園裡,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如此不凡的一部**,怎能說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說它是一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為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

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了,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說啥就說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

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為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裡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裡,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溼」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嘆,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裡,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裡,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

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 ,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乙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汙染了!

」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裡都含有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

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裡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

可悲可嘆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

《等待戈多》讀書報告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西方戲劇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等待戈多》是貝克特寫的乙個「反傳統」劇本,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作之一。

貝克特認為,「只有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是純正的藝術」,他要開闢「過去藝術家從未勘探過的新天地」。《等待戈多》正是他這種主張的藝術實踐。如果按照傳統的戲劇法則衡量它,幾乎沒有哪一點可以得出滿意的結論。

它沒有劇情發展,結尾是開端的重複;沒有戲劇衝突,只有亂無頭緒的對話和荒誕的插曲;人物沒有正常的思維能力;地點含含糊糊,時間脫了常規(一夜之間枯樹就長出了葉子)。但這正是作家為要表達作品的主題思想而精心構思出來的。舞台上出現的一切,是那樣的骯髒、醜陋,是那樣的荒涼、悽慘、黑暗,舞台被絕望的氣氛所籠罩,令人窒息。

正是這種惡夢一般的境界,能使西方觀眾同自己的現實處境發生自然的聯想,產生強烈的共鳴──人在現實世界中處境的悲哀,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人的希望是那樣難以實現。始終未出場的戈多在劇中居重要地位,對他的等待是貫穿全劇的中心線索。但戈多是誰,他代表什麼,劇中沒有說明,只有些模糊的暗示。

兩個流浪漢似乎在某個場合見過他,但又說不認識他。那麼他們為什麼要等待這個既不知其面貌、更不知其本質的戈多先生呢?因為他們要向他「祈禱」,要向他提出「源源不斷的乞求」,要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戈多一來,他們就可以「完全弄清楚」自己的「處境」,就可以「得救」。

所以,等待戈多成了他們惟一的生活內容,惟一的精神支柱。儘管等待是一種痛苦的煎熬,「膩煩得要死」,「真是可怕」,但他們還是一天又一天地等待下去。貝克特看到了社會的混亂、荒謬,看到了人在西方世界處境的可怕,但對這種現實又無法作出正確的解釋,更找不到出路,只看到人們在惶恐之中仍懷有一種模糊的希望,而希望又「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這就使作家構思出這個難以解說的戈多來。

有人認為,戈多就是上帝,根據是戈多是由上帝(god)一詞演變而來;有人認為波卓就是戈多,因為在劇本的法文手稿中,波卓曾自稱是戈多等等。另外一些學者,則不滿足於對戈多的索引式解釋,而認為戈多無非是一種象徵,是「虛無」、「死亡」,是被追求的超驗──現世以外的東西。後一種理解似乎更容易為一般讀者所接受。

戈多作為一種象徵,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西方社會的人們對未來的若有若無的期盼。

《紅與黑》讀書筆記

司湯達的《紅與黑》,第一層面表現為一部愛情**,而其對愛情的高超描寫,也足以讓其成為一部「偉大的愛情**」。

書中寫到了主人公於連的兩次愛情,雖然有其相似處,卻更多地表現為不同的性質。這當然同於連自身的性格特徵是分不開的。於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強,不願屈服於貴族之下,聰明能幹,感情熾烈,大膽勇敢。

而這些特徵中最中心的便是他身上那種平民階級的反抗性。這種反抗性自始至終都左右著他的愛情生活。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次愛情在這裡開始交匯,而他在兩次愛情中的不同心理出發點,也在這裡發揮了作用。第一次愛情中的感性因素和第二次愛情中的理性成分在這裡混雜,並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

首先是他第一次愛情中的感性因素,也就是「激情之愛」中付出的激情。他把與德·萊納夫人的愛情視為真正的愛情,而在他看來,真正的愛情必須是建立在平等與真誠之上的。我們可以看到,在與德·萊納夫人相處過程中,於連從來就不能忍受德·萊納夫人的不平等的表現。

正因為他太在乎這樣的一場寶貴愛情,所以他不容許有什麼人或什麼舉動來破壞。第二次愛情中,於連一直在幻想著乙個輝煌的未來,他的注意點只在事業上,而這場愛情,只是他事業的代表,在他眼中,這場愛情就是他的事業,他要保護的是愛情背後的事業,而非愛情本身。那封告發信來了之後,於連在意的不是與瑪蒂爾德的愛情的消亡,而是他前程的幻滅。

兩次不同性質的愛情,也只有在此時,在真正面對的時候,才能見出其高下。在獄中,面對德·萊納夫人和瑪蒂爾德同樣真誠的表現,於連的反應卻不同。只有在此時,他才能最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心裡對愛情的真實態度。

他別無他求,只願與德·萊納夫人在這獄中享受最後的哪怕是片刻的幸福,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司湯達把於連這兩次愛情分別叫做「心坎上的愛情」和「頭腦中的愛情」。但同時不能忽視,司湯達的這個評價也有太達絕對化之病,畢竟他是站在乙個寫作者的位置上來評價,難免會帶有規劃性,而作品中真正顯示出來的情況,則不會也不必完全與他的規劃相符。

《家》讀書筆記

《家》作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中國現代最傑出的長篇**之一標誌著巴金思想藝術的最高代表成就。作品富於意義的深刻思想內涵是通過極具特色的藝術手段得到揭示的。《家》。

《家》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包含著豐富的生活內容滲透著作家的愛憎感情寄託著作家的美好理想。覺新、覺慧、鳴鳳、高老太爺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有口皆碑的藝術典型。

其中「覺新性格」已成為失去自我具有雙重性格的現代知識分子的代名詞。在對比中刻畫人物性格在《家》中是乙個顯著的特點。不同性格的反比:

覺新的懦弱和覺慧的勇敢克明的莊重和克定的輕薄琴的樂觀和梅的哀怨。相近性格的模擬:覺慧的激烈與覺民的穩重琴的游移和許倩如的堅定。

同一人物在不同境況的自比:覺新在晚香樓上的哀痛和下樓後又同淑英嬉戲覺慧在周報社的充實和回家後的寂寞。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和複雜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對立和差別。。

比如第36章定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災」的鬼話但覺新「擔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淚依從;覺民要覺新去講道理對長輩還有所期待覺慧態度堅決主張不能屈服「應該反抗」。又如第23章寫土娼出身的連長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維護家庭的和自己的尊嚴大膽衛道**;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卻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

家》。高家內部以覺新三兄弟的遭遇、命運特別是婚姻愛情為主要線索又交織著其他人物、事件、習俗構成一幅謹嚴而又豐贍的生活畫面生動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醜惡和腐朽傾軋和**反抗和鬥爭。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場或著重提到主要情節線索或初見端倪或埋下伏筆。。

巴金不愧為現代語言藝術大師之一他為青年而寫作他的語言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家》能贏得無數青年讀者的心也得力於它那充滿抒情氣質的語言。巴金**的語言清麗、流暢、明朗、自然。

其代表作之一《家》值得一讀。

讀書筆記 《屈原》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屈原 讀書筆記 屈原 這部作品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看完。其實每次靜下心來看書,就會把書中所描繪的情節,在自己的腦海中放入一張幻燈片,讓它清晰地在眼前放映出來。屈原,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世界名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乙個高大而雄渾,深沉而奔放的屈原形象。全書以 橘頌 開始,極力地塑造屈...

讀書筆記 《閱讀的力量》讀書筆記

時至今日,有多少人還有閱讀的習慣呢?作為成年人,我們傾向於讀網路上的快餐文字,加上 佐料更是美味。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人在堅持不斷地讀紙質書呢?我們要是能了解這種閱讀的力量,對於語文能力的提公升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語文閱讀老師,我認同。睡前閱讀令人愉快。善於思考的人較愛閱讀。讀的越多的人越沒有 寫的...

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 一 讀完 醜小鴨 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 不能以貌取人 不能嘲笑別人。雖然有些人小時候長的難看,但她的心底善良 有智慧型,長大也能變成乙隻美麗的 白天鵝 外表的美與醜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我們要向文章中的醜小鴨學習,不管別人說什麼,你都要堅強,我們也要懂得乙個道理 乙個人的美醜不在外表,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