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及平衡條件

2023-01-01 06:39:03 字數 3829 閱讀 4397

1.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上,當蹺蹺板處於平衡時

a.兩個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兩個小孩到支點的距離一定相等

c.輕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 d.重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

2.圖甲所示的槓桿是平衡的。若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乙個等重的物體,槓桿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a端上公升 c.不能平衡,b端上公升 d.無法判斷

3. 一根長為1.8m的扁擔,左、右兩端分別掛了24kg和30kg的貨物,要使挑的時候扁擔平衡,肩膀應放在距離扁擔左端 m的位置上(不考慮扁擔的重)

4.我們都做過「**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槓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前使槓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實驗中,用圖9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槓桿也能水平平衡(槓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採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 )

a.乙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槓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

(3)圖9中,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保持左側第____格的鉤碼不動,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它的下方,槓桿仍可以水平平衡。

5. 小民按圖5所示裝置做「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操作步驟如下:

a.把槓桿的中點固定在支架上.

b.把鉤碼掛在槓桿的左邊,在右邊的不同位置加減鉤碼,直至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c.記下兩邊鉤碼的重,並用刻度尺測量出力臂的長度,分別填入實驗資料**內.

d.改變兩邊鉤碼數量或位置,使槓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重複上一實驗步驟.

e.分析表中的實驗資料,得出結論.

(1)實驗過程中,小民漏掉了乙個重要的步驟,這個步驟的具體內容是

(2)小民的實驗資料如下表。很明顯第次的實驗資料是錯誤的。

(3)分析實驗資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6.在「**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先把槓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槓桿停在如圖18-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槓桿處於① (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為了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調節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② (填「左」或「右」)移動.在槓桿上掛2n的重物,如圖18一乙所示,槓桿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為 ③ n,將所掛的重物往左移1格,槓桿重新平衡後,彈簧稱的示數會 ④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如圖5所示,將體積相同的物體g1、g2分別掛在槓桿的兩端,槓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將兩個物體g1、g2同時浸沒在水中,則

a.槓桿仍能保持平衡 b.槓桿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槓桿不能平衡,b端下沉 d.無法確定槓桿的狀態

8.如圖1所示,輕質槓桿支點為o,在已調平的槓桿兩端分別掛上一些鉤碼,每乙個鉤碼的質量相等,槓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兩邊各拿走乙個鉤碼,槓桿將

a.仍保持平衡並靜止b.不平衡,向順時針方向轉動

c.不平衡,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轉動

9、如圖a所示的槓桿是平衡的,在此槓桿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乙個物體,如圖b所示,那麼,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槓桿仍然平衡 b.槓桿可能平 c.槓桿一定不能平衡

d.槓桿是否平衡與加掛物體的質量多少無關

10.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槓桿上放著質量不相等(m1>m2)的兩個球,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兩球以相同速度同時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相等的距離,則槓桿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無法確定

11.(6分)在**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小明發現槓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應將槓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小明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2)如圖甲所示,在槓桿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槓桿右邊b處掛同樣鉤碼個。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槓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變大/變小/不變) ,其原因是

12.(5分)在**「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槓桿上每格等距: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發現槓桿左端上翹,應將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旋一些(選填「左」或「右」),使槓桿在______位置平衡。

(2)實驗中,用圖12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槓桿也能平衡,但採用這種方式是不妥當的。這主要是因為( )

a.乙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槓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

(3)圖12中,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保持左側第______格的鉤碼不動,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它的下方,槓桿仍可以平衡。

13. (5分)在研究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槓桿右端下傾,則

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如圖14所示的裝置中,每個鉤碼重1n(槓桿上每格等距,槓桿自重不計),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張在a處應掛個1n重的鉤碼,而鄰組的小強在b處施加乙個豎直方向的力,也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力的方向應大小為n

(3)本實驗得出槓桿的平衡條件是

(4)某實驗小組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後,得到的資料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該實驗小組是否根據這組資料就能得出**結論理由是

14.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槓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槓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槓桿中點置於支架上,當槓桿靜止時,發現槓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槓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槓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並靜止,達到平衡狀態。這樣做的好處是:

便於在槓桿上直接測量    。

(2)槓桿調節平衡後,小明在槓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槓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於是小明便得出了槓桿的平衡條件為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    ;為什麼

(3)實驗結束後,小明提出了新的**問題:「若支點不在槓桿的中點時,槓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於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發現在槓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槓桿處於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槓桿平衡條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15.小麗在「**槓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1)小麗將槓桿放在支架上後,呈如圖所示的狀態,則她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調節,使槓桿在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2)調節好槓桿後,小麗將兩個重均為0.5n的鉤碼掛在槓桿a處,又將彈簧測力計掛在槓桿b處的細線上,豎直向______(填「上」或「下」)拉彈簧測力計,能使槓桿再次平衡。操作時,小麗發現彈簧測力計讀數太小,不能準確讀數,請你幫她找出一種改進的方法

(3)小麗通過實驗獲得了三組資料如下表。表中第3次實驗中的阻力臂l2應為_____cm;

分析上表中資料,得出槓桿的平衡條件是

16.小強在驗證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和彈簧測力計時,發現槓桿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槓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這一調節過程的目的是為了使槓桿的對槓桿平衡不產生影響,這時槓桿重力的力臂為

(2)在下圖中,槓桿水平平衡後,小強調節左邊鉤碼的個數和位置,使槓桿水平平衡時,測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將所得資料直接代入槓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發現f1×oa和f2×ob並不相等,從而認為槓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強的失誤是

(3)在圖中,若b處的鉤碼不變,小強將彈簧測力計由a處移到c(oc=10cm)處,施加乙個豎直方向的力,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力的方向應大小為n。

(4)在圖中,若b處的鉤碼不變,小強不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掛 n的鉤碼,槓桿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槓桿平衡條件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從生活實際入手,以問題為切入點,以學生為主體,完成對知識點的複習,使學生養成自覺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感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技巧。在授完這節課後,認為本節課有不少成功之處和值得吸取之處,為了今後能更好的進行教學工作,現對本節課的上課情況反思如下 1 能...

「力臂與槓桿平衡條件」的發現式教學方式

作者 焦長健 中學物理 初中 2013年第08期現行多種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以及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直接向學生給出了力臂的定義。在 槓桿平衡條件的教學設計中,為了方便地從有刻度的槓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實驗總是讓槓桿在水平位置達到平衡,再測出幾次實驗中的拉力與力臂的資料,從而發現桿槓的平衡條件,這種特殊情...

第三課時槓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1 定量計算 根據槓桿平衡條件 f1l1 f2l2 公式中一共有四個物理量,已知其中的三個量,就可以求第四個量。運用該公式計算時注意 要準確地畫出槓桿的示意圖 單位統一 即f1與f2 l1和l2的單位要相同 練一練 1 密度均勻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a o b 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長的三...